原创《少数派报告》20年前出品,20年后再看
原标题:《少数派报告》20年前出品,20年后再看
在我看来,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至少应该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描绘先进文明的生存模式,二是展示科技发展的智慧场景.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人类未来将走向何方的讨论,那么这样的科幻电影就可以接近伟大了。
按照这个标准,《黑客帝国》系列可以毫无争议地入选,2002年诞生的一部电影《少数派报告》在我看来也可以入围。
《少数派报告》的导演是伟大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电影之前,斯皮尔伯格刚刚完成了具有深刻反思的杰作《人工智能》。两部科幻片的接连拍摄或许只是巧合,但科幻片更方便导演隐藏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等待观众去挖掘。一把钥匙,可以开启某个诡异的心灵世界。
影片的背景是2054年的华盛顿特区,此时科技高度发达,警方可以预知即将发生的凶杀案,提前将命案击毙。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概念,也就是说,警方抓捕杀人嫌疑人的证据,是技术出现之前尚未发生的未来的镜像,但所谓的证据,就是三人察觉到的犯罪预谋。拥有超能力的人。在计算机上呈现的分段图像。
说实话,一开始我接受不了这种科幻的剧情设定。且不说这三位“先知”被泡在水里,就像实验品一样,与科学毫无关系;光是“先知”这个身份就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一时想不明白《少数派报告》为什么要以此为前提来展开故事,只能狐疑地看了。
警官约翰是犯罪预防部门的主管。他和他的团队依靠“先知”的提示破获了数千起命案。当然,“凶手”在案件真正发生之前就被抓获了。然而有一天,先知报告说约翰自己要杀人,约翰陷入了极大的混乱和恐慌之中。约翰知道一旦他被抓住意味着什么。片中之前的凶手都被囚禁在管状物体中,过着植物人般的生活,这对约翰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于是,约翰开始逃亡并调查真相。至此,《少数派报告》已经变成了和《亡命天涯》一样的动作片,为的是去除罪名。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约翰历经九死一生,冲破昔日队友的围攻,逐渐接近事情的真相。
约翰发现了先知中的一个漏洞。当三位先知对某事件的未来走向意见不一时,系统会秉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屏蔽少数报告。而正是《少数派报告》成为约翰自证清白的突破口,却同时让他意识到,因为《少数派报告》的存在,可能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冤假错案前。动作片一下子变成了伦理片,我想这才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核心。其实是对一些看似合理的制度无形的讽刺。另外,《先知》的设定也很可笑,就像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很多科幻电影里的社会制度都是君主制一样?科技发展到可以驾驶飞船在太空中自由穿梭,主角们却倒退成了君臣关系。看完《少数派报告》,我下意识的明白了,这可能是一种平衡吧。
科技越发达,人情越简单。而当技术发展到无法进一步提升的地步时,人类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这时候,信仰就成了唯一,现实中的君王或者宗教中的上帝就变成了一种精神上的依赖。
回到电影。约翰终于破解了少数派报告的谜团,查明了幕后黑手。在影片的高潮处,出现了一个悖论:反派boss拉玛被预言家预言要射杀约翰,但不管射不射,都会导致失败。最终,罗摩选择了死,他用死来捍卫自己所坚持的信念。
《少数派报告》是一部打着科幻旗号的电影,用动作场面描述真相如何被揭开的过程,探讨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只看一遍是绝对不可能领悟到剧情中蕴含的深意的,以上粗浅的文字只是我个人观点的粗浅表达。现在距离2054年的电影背景已经不远了,也许经过20多年的生活沉淀,就能完全理解《少数派报告》想要表达的意思了。这就是我对电影的美好约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