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酒后驾驶电动车?事故负全责!
2月4日,在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一未成年人王某(15周岁)饮酒后(经呼气式酒精测试值为51mg/100ml)驾驶两轮电动车沿红苏路东侧非机动车由北向南行驶至红苏路与蓼北路交叉口北50米路段,与相对方向行驶的钟某驾驶两轮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致钟某受伤,两车受损。王某未满16周岁饮酒后驾驶非机动车且逆行。
未成年人王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之规定,对该起交通事故承担全部责任,钟某不承担该起交通事故责任。
法律小科普:1. 未成年人能驾驶电动车吗?我国有关法律明文规定:“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骑电动车上路”。但实际情况是,近年,电动车成为不少中学生上学的交通工具。个别家长为让孩子“省力”,为他们配备车辆,还疏忽了安全教育,给道路带来了不少安全隐患。电动车车速快、稳定性差,孩子判别危险能力不足,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交通规则学习,极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中学生驾驶电动车有时还会搭载其他同学,这样车身重量增加,在遇危险时难以保持车辆平衡和刹车距离增加,大大提高危险性。中学生能通过手机视频APP浏览到许多信息,个别学生会在道路上模仿比赛赛车、漂移等危险动作,既危及了自己也危及了他人的生命安全。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应当负起责任,教育未成年人不要骑电动车,并对此进行监督。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家长,不能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掉以轻心。
2. 未成年人饮酒危害多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饮酒不仅会对肝、胃等器官造成伤害,还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不利于未成年人的生长发育。此外,酒精往往是犯罪行为的催化剂,意识不清、情绪激动极可能诱发诸如斗殴、抢劫等犯罪行为,一旦发生,刑罚无可避免。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正式实施,对未成年人饮酒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和处罚。未成年人保护法全面充实了家庭、学校、社会的保护内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则直接将饮酒列为“未成年人实施的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并明确规定了父母、学校、公安机关和基层社区应采取的干预措施。
有效预防未成年人饮酒行为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除政府部门和执法机关外,更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关爱成长、非成勿饮!
责编 / 蒿凤
美编 / 艾浩
中国酒业协会酒与社会责任促进工作委员会
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7月。针对理性饮酒三大问题领域,即酒驾、未成年人饮酒、过量饮酒,分别以“理性文明,拒绝酒驾”、“关爱成长,非成勿饮”、“适量饮酒、快乐生活”为主题,连续七年开展“全国理性饮酒宣传周”活动。活动覆盖全国五百多个城市,万家酒类消费场所,受众人群达3.5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