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每日一练

  A. 直观性原则 B. 量力性原则 C. 创新性原则 D. 主体性原则

  11. 小王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小李同学偷吃零食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认为( )

  A. 小王同学错误大 B. 小李同学错误大

  C. 两者都没错 D. 两者错误一样大

  12. 有的学生在初学英语单词时,常常在单词旁边标注汉字,如把“school”标注成“司库”来记忆。这样的记忆方法属于( )

  A. 形象联想法 B. 谐音联想法 C. 首字连词法 D. 位置记忆法

  13. 在品德形成的认同阶段,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试图使自己在态度和行为上( )

  A. 与他人基本相同 B. 与大家保持一致

  C. 被他人认可 D. 与他人思想接近

  14.( )是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

  A. 自我认知 B. 自我意识 C. 自我体验 D. 自我监控

  15. 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 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才发起跑信号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其原因是( )

  A. 注意的选择 B. 注意的分配 C. 注意的起伏 D. 注意的指向

  16. 在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 )

  A. 演示法 B. 参观法 C. 讲述法 D. 讲解法

  17. 教材的主体是( )

  A. 教学指导用书 B. 教科书 C. 参考书 D. 辅导资料

  18.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起动力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 品德认识 B. 品德意志 C. 品德情感 D. 品德行为

  19. 当遇到火灾时,以下逃生方法哪种是错误的( )

  A. 在逃生过程中及时关闭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等防火分隔物

  B. 身上着火时马上设法把衣帽脱掉

  C. 火大时应用水将全身淋湿,用湿布、衣服、湿毛巾或手帕掩住口鼻或在喷雾水枪掩护下迅速撤离

  D. 起火时乘坐电梯离开

  20. 对小学生而言,为了将其注意力集中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其理解和记忆,就应该对教材中的重点部分进行( )

  A. 摘录和画线 B. 分析和写标题 C. 分析和列提纲 D. 做笔记

  1.C【解析】略。

  2.A【解析】实施是将计划变为行动,它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3.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4.C【解析】少先队活动不属于班级活动。

  5.D【解析】略。

  6.C【解析】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可度量性。

  7.B【解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取代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

  8.B【解析】题干中的意思是: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很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假如带他在庄、岳闹市区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打他要他说楚国话,也是不可能的。这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9.D【解析】在教育调查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查阅资料、问卷法、开调查会、访谈法和调查表法,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问卷调查。

  10.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量力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11.A【解析】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因此,答案为A 项。

  12.B【解析】谐音联想法是通过谐音线索,运用视觉表象,假借意义进行人为联想。

  13.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认同的概念。

  14.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自我意识的概念。

  15.C【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 秒至12 秒。

  16.C【解析】讲授法可分讲读、讲述、讲解和讲演四种。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的解释、论证。所以,文科课程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述法,讲解是适合理科课程教学的一种常用方法。

  17.B【解析】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18.C【解析】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做出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学生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19.D【解析】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可以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

  20.A【解析】摘录和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复述策略,可以有效地概括出重点,分析和做笔记都需要一定的理解基础,对小学生而言还比较困难。

  

  一、单项选择题

  1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  )。

  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九章第七十二条规定,结伙斗殴,寻衅滋事, 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 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故选C。

  2下列哪一项不是终身教育的特点?(  )

  A.终身性

  B.全民性

  C.广泛性

  D.普及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终身教育这一理念的认识。

  【名师详解】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各个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又有非正规教育。其特点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因此本题选D。

  3“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  )。

  A.受教育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

  C.安全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安全的权利。

  4数学课上,老师在讲解例题的解法,小明突然举手说,他想为大家演示例题的另一种解法,老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A.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

  B.稍作停顿,批评学生影响课堂秩序

  C.请小明上讲台为大家演示

  D.跟小明说下课谈论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素质教育要求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反映应回以关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

  5“社会人”假设是组织行为学家提出的一种与管理有关的人性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是次要的,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起决定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是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方式?(  )

  A.员工的奖金与绩效挂钩,并且实行秘薪制

  B.鼓励、支持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职业培训

  C.对不同年龄层的员工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

  D.上级和下级不同程度地参与企业决策的研究和讨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关键词是“人际”。A、B、C三项都没有提到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故选D。

  6能直接证明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理论正确的是(  )。

  A.伦琴发现放射现象

  B.居里夫人发现镭

  C.道尔顿的成就

  D.林奈的成就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伦琴发现了x射线,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林奈是现代生物学分类命名 的奠基人。故正确答案应为B。

  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哪位作家的作品?(  )

  A.刘基《卖柑者言》

  B.蒲松龄《聊斋志异》

  C.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D.曾朴《孽海花》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出自刘基的《卖柑者言》。

  8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人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  )批准。

  A.学校

  B.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的了解。

  【名师详解】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因此本题选B。

  9被称为我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的石窟是(  )。

  A.敦煌莫高窟

  B.洛阳龙门石窟

  C.大同云冈石窟

  D.天水麦积山石窟

  参考答案:A

  10菠菜不仅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也是维生素B6、叶酸、铁和钾的极佳来源。但是菠菜不能直接烹调,吃菠菜时宜先用沸水烫软,捞出再炒。在烹调前用沸水烫菠菜的主要原因是(  )。

  A.清除生菠菜含有的红血球凝集素

  B.改变生菠菜内龙葵素的化学成分

  C.防止菠菜内的草酸成分阻碍人体对钙的吸收

  D.清除菠菜种植过程中残留的农药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在人体内如果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被人体吸收而直接排出体外,从而影响钙与锌的摄取量。因此我们在食用菠菜时需用开水烫一下,以降低菠菜中的草酸含量。故选C。

  111938年,德国人(  )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A.哈恩

  B.查德威克

  C.卢瑟福

  D.麦克斯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核裂变是在1938年被发现的,发现者是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研究员奥多?哈恩。

  12“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出自(  )。

  A.席慕容《乡愁》

  B.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C.泰戈尔《飞鸟集》

  D.冯至《我是一条小河》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学常识。

  【名师详解】这句话出自泰戈尔的《飞鸟集》。

  13“孟母三迁”体现了(  )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A.环境

  B.家庭

  C.社会

  D.学校

  参考答案:A我的答案:未作答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影响个人成长的因素。

  【名师详解】”孟母三迁”主要是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充分体现了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因此本题选A。

  15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  )。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认识。

  【名师详解】教师劳动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等多个特点,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充分体现。因此本题选B。

  16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

  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四大美人典故:西施“沉鱼”,昭君“落雁”,貂婵“闭月”,贵妃“羞花”。

  18(  )向来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A.自我反思

  B.在职教育

  C.职前培养

  D.入职指导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在职教育相对于职前培养和入职指导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因此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19下列不属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是(  )。

  A.现代的教育观

  B.现代的学生观

  C.现代的教学观

  D.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20《三国演义》中“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

  A.曹操;诸葛亮

  B.周瑜:司马懿

  C.周瑜;诸葛亮

  D.曹操:刘备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是周瑜出主意让孙权假装招亲刘备,借机杀他,没想到弄假成真,不但没杀成,让孙夫人跟刘备回蜀,还在追击中折损兵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

  喜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