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课堂】让未成年人远离网吧,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沟通交流,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和途径,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青少年早已成为“网上冲浪”的主要群体。据《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0)》显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99.2%,10岁及以下开始接触互联网的人数比例达到78%,首次触网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6~10岁。这些孩子成长于网络环境,有的甚至还没学会认字,就先学会了上网 。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对新生事物往往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且缺乏自制力和分辨能力,容易沉迷于网络世界、网络游戏,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所侵害,最后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学业荒废;影响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这时候,就要发挥家长、学校、社会的教育、引导作用,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互联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特别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摘录
第五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一百二十三条 相关经营者违反本法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第一款、第六十条规定的,由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烟草专卖、公安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证,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要做到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监管。对于网吧经营业主来说,要做到拒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上网;在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止入内”标志和文化市场12318举报电话;营业期间认真核对消费者证件是否一致;对于要进入网吧的未成年人,做好思想劝导,劝其远离网吧。如果发现有未成年人网吧上网现象,请拨打文化市场12318举报电话。
编辑:李 恩
校对:刘 翠审核:王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