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现实中的“中国合伙人”神秘面纱,比电影更精彩!
新东方的出国咨询业务还真是源远流长。
01
1996年,徐小平回国以后,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负责新东方曾经的移民部。移民部后来之所以被取消,就是因为不符合新东方的理念。在新东方的理念中,年轻人出去学成以后,必须回国,为祖国发展做贡献。所以当时我们的口号是:出国留学的桥梁,回国创业的彩虹。但是移民是把人移出去后就不回来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业务虽然能赚钱,但是不应该是新东方的核心业务。
徐小平当时做的第二件事就是负责出国咨询,这也是一件大好事。学生出国的时候遇到困难,签证拿不到,出不了国,就会来找徐小平咨询。当时徐小平提供的出国咨询大部分是免费的。在提供咨询的过程中,徐小平还出了对学生有指导性的书籍。可以说,徐小平迄今为止写书最密集的时期,就是那个时候。
当时新东方的出国咨询一直是免费做,学生有需求就帮一把。新东方一直没有把它当成重点,当时我们认为,出国咨询这项业务好像也不需要变成重点。因为当时新东方的出国考试培训做的很兴旺,其他英语培训业务也不错。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市场上已经悄然兴起了出国咨询的大业务。当时,英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地方积极吸引留学生去读书,甚至还变成了一个产业,即凡是能帮它们招留学生的人,都给予佣金的回报,比如说学费的15%~20%。当时中国出了一批这样的留学公司,比如今天还存在的金吉列之类,就是那时出现的留学公司。这些留学公司是在新东方完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当时,新东方专注于帮助学生考过托福以后到美国去留学,英国、澳大利亚都不在新东方的视野范围内。尽管当时新东方已经在做雅思培训,但也只是把它当作一项培训业务来做。
90年代的新东方已经成为中国学子留学备考的选择
图为中关村礼堂前,报名长龙蜿蜒数百米
这也是我在商业上的不敏锐导致的。等这些留学公司把英国、澳大利亚各个大学的独家代理权都签完了,新东方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等我们再去跟英国、澳大利亚的大学去谈的时候,他们说我们在中国已经有代理了,而且都是独家代理,不可能再跟你们合作了。当时,到美国自费留学的业务还没有起来,所以这就等于新东方丢掉了那个市场。而且当时,业务是大家分头负责的,徐小平负责出国留学咨询这项业务,他当时也没有想到要去做这个市场。
02
直到快要上市的时候,新东方还在做一些出国咨询的边边角角的业务。当时徐小平已经不做了,他说:既然我们已经快要上市了,而且现在已经是集团化运营了,那就由你们来做吧。可是那时负责出国留学咨询这项业务的人,没有太多的闯劲儿和冲劲儿,做了两三年,才做到两千万元人民币的规模,而同期的金吉列和启德留学都已经做到了几亿元的规模。所以后来新东方董事会就开会决定,把这项业务关掉算了——既然新东方做不起来,那为什么不把它关掉?而且,这项业务还每年亏损三四百万元。
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新东方产业链的问题,也就是一旦把这项业务关掉,新东方就永远跟出国留学咨询无缘了。而且我当时深刻地意识到,中国的家长们对于孩子出国留学,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既没有给孩子写英语申请的能力,也没有指导孩子去联系国外大学的能力。我当时还在想,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尽管我们丢掉了英国、澳大利亚的市场,但美国的大学我是深刻了解的,它们是不可能跟中国任何机构签独家代理的,因为美国大学绝对不会说你帮我招生,我给你一笔钱,这不符合美国的价值体系。所以我预料到,中国学生到美国去读本科这个市场必然会兴起,而这个市场的兴起必然会促使中国大量本来想把学生送到英国、澳大利亚的家长,把学生转送到美国。但是由于美国大学不可能给我们返佣金,所以我觉得我们迎合家长的需求来向中国家长收取咨询费这件事情是能够成立的。
这个预想后来被证明是对的。当时新东方董事会要把出国咨询这项业务关掉的时候,我说:不要关,这个业务我们要继续做下去,如果最后还亏损,亏损的钱由我个人来承担,如果业务做好了,归新东方所有。当时,我下定决心要把这块业务给做起来。
03
但是要想把这项业务做起来,必须符合两条商业逻辑。
第一条就是,你进入的市场一定是有前景、有发展的市场,得有商业模式。不管现在有没有,但至少你能发掘出来,而且一旦发掘出来人们就离不开它的这样一项业务,你才能去做。
第二条商业逻辑就是,有市场前景的商业必须要靠真正的人才才能做起来。如果你不是人才,进入了这个领域也是没用的。大家都知道培训领域,不管是面对中小学的K12培训、出国考试培训,还是其他职业培训,都有现成的市场,但是有的人能把它做出来,有的人就做不出来。全国有几十万人在各种培训市场进行试水,但是也有几十万人已经离开了培训市场,没有把它做出来。这就是因为,尽管市场在,但是人才不对。
教育部官方数据: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
在做新东方出国考试培训业务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两个要素。第一,市场是没有问题的。这些年来,中国的留学生人数从几万变成十几万,现在已经变成几十万了。从留学方式上看,从大学生留学拿奖学金变成自费留学,后来又扩展成中学生自费留学;留学国家从自费留学的中学生只能到英国、澳大利亚去,到后来美国大学也对中国学生开放——我觉得留学这个市场是必然存在的,老百姓有这个需求。
第二,谁能把它做起来?我觉得,原有的管理队伍是绝对不可能把出国咨询做起来的,只有顶配人才才能把它做起来。找遍新东方的顶配人才我发现,能把它做起来的,是既能够调动资源,又对国外情况非常熟悉的人,而这种人才在新东方屈指可数。我觉得我自己只能算是半个。后来,我的眼光瞄向了新东方当时的常务副总周成刚。周成刚老师在国外待过,自己也留过学,在新东方既管过学校,又管过国外考试的业务,现在作为新东方常务副总,调动资源是毫无问题的。所以我就跟周成刚说,你能不能作为集团的常务副总,去兼任前途的总裁,把前途做起来?
当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就在我们谈论新东方要不要做这项业务的时候,启德找到了新东方。启德到今天在中国还拥有规模比较大的出国咨询业务。启德找到新东方说:我们不太想做了,你们把我们买走吧。当时我想的是可以把它们买进来,因为新东方本来就没有这项业务。尽管当时启德有三分之一的业务其实已经进入了培训领域,我们可以把它并到新东方培训机构来。而启德的出国业务还包括帮英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很多大学独家招生,是有价值的。但是由于对方开价20亿人民币,我们就犹豫了。
我跟周成刚商量了一下,问他:如果我给你一笔钱,你能不能把前途的业务做起来?周成刚说:能做起来,给我点时间。所以最终,我们决定自己做,周成刚去当了前途公司的老总。
当年我和周成刚在美国
04
一上来,我们就确定了一个方针,就是先从美国业务做起。当时,中国的中学生到美国去读本科的市场才刚刚兴起,其他人还没有看到苗头。我说我们就做美国业务,而且是收费做。我们要告诉中国的家长,你愿意把孩子送到美国的好大学去读书吗?我们可以帮你做,但是要收费。就这样,我们以美国业务为切入口,打开了新东方出国咨询的市场。
除了周成刚以外,我还必须引入更多的人才。周成刚是吸引人才的一把好手,而且他本人的气质又特别高大上,所以他用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在国外留过学、经验很丰富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新东方的出国留学咨询部门一下子聚集了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世界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为中国学生提供相对来说高质量的出国咨询和辅导服务。
前途出国国内40家分公司分布图
新东方的前途出国业务从2000万元的规模起步,用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发展到了十几亿元的规模,覆盖了全领域的出国咨询市场,包括欧洲、亚洲的市场,英国、澳大利亚很多大学后来也转头和新东方签订独家代理协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把出国咨询业务当作推动学生向更高的人生境界发展的业务,我们也对自己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就是一定要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去帮助学生编造自己的优势——努力使学生的出国之路走得踏踏实实。
在把大量学生送到世界的各个优秀大学去读书之后,我们依然进行后续的指导。新东方今天的业务已经延伸到了对学生在大学留学期间的学习、考试、作业、论文的辅导,以及同学之间的教学奖励和课堂笔记的分享,以使学生们在国外的留学之旅更加顺利。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 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创业发展之路》
作者:俞敏洪
出版时间:2019年4月
揭开那些被成功掩盖的困难与困惑
现实中的“中国合伙人”
比电影更精彩!
现在,先来测一测你能上哪所世界名校吧
▼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