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1
1、《阿甘正传》,这是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电影,由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等人主演,于1994年7月6日在美国上映。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温斯顿·格鲁姆于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描绘了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电影上映后,于1995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影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阿甘正传》是美国作家温斯顿·格鲁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6年。该小说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美国社会的风云变幻为背景,刻画了一个智力障碍者——阿甘单纯憨厚的性格及荒诞离奇的经历。在阿甘的人生中,读者可以看到文学作品想表达的一种乐观、积极向上、不畏惧、超越困境的勇气等美国文化精神。
2、《胜利大逃亡》影星与球星最佳结合 值得一看《胜利大逃亡》是由约翰·休斯顿执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贝利、迈克尔·凯恩等主演的电影。该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纳粹在巴黎举行一场足球赛,盟军战俘队改变逃亡计划,在球场上大败德军的故事。设立的战俘营的背景,让这部电影脱离了日常生活,因此不需要去关注精细的细节。这让很多球迷们可以去在一个虚构的世界中去享受,而不需要考虑现实的俱乐部。影片首次将足球运动员精湛的球技表演融入到紧凑的剧情中,这些声名显赫的球星旨在用他们让人眼花缭乱的球技,向上个世纪40年代反法西斯足球英雄表达虔诚的敬意。职业影星与职业球星最佳结合,值得一看。
3、《虎口脱险》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虎口脱险》是Les Films Corona制作发行的战争喜剧电影。该片由杰拉尔·乌里执导,路易·德·菲耐斯、安德烈·布尔维尔等演出,于1966年12月8日在法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不幸的是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大胡子中队长雷金纳德被动物园管理员所救。而另外两名士兵彼得、麦金托什,也分别在油漆匠奥古斯德和乐队指挥斯塔尼斯拉斯的帮助下掩藏好了。几经辗转,英国士兵终于接上了头,在法国人的掩护下,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的生死游戏。不仅是一部关于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颠沛流离命运的影片,也是首次在大银幕上以沦陷题材拍摄的喜剧片。该片不仅是法国人喜爱的影片,而且影响超越国界,超越时间,全世界许多人都很喜欢。尤其是片中那个机智、幽默的乐队指挥,以及看似老实巴交总爱耍点小聪明的油漆匠等,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4、《美丽心灵》是由朗·霍华德执导,罗素·克劳、艾德·哈里斯、詹妮弗·康纳利、保罗·贝坦尼、亚当·戈德堡、贾德·赫希、乔什·卢卡斯、安东尼·拉普、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01年12月21日在美国上映。英俊而又十分古怪的数学家约翰·纳什(罗素·克劳饰)念研究生时便发表了他的博弈理论,短短26页的论文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开始享有国际声誉。但纳什出众的直觉受到了精神分裂症的困扰,使他向学术上最高层次进军的辉煌历程发生了巨大改变。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他的妻子艾丽西亚(詹妮弗·康纳利饰)的相助下,与被认为是只能好转、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完全通过意志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坚持工作,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他在博弈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也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而纳什也成了一个不仅拥有美好情感,并具有美丽心灵的人。
5、《雨人》是由巴瑞·莱文森执导,达斯汀·霍夫曼、汤姆·克鲁斯、瓦莱莉·高利诺、迈克尔·D·罗伯茨、邦尼·亨特、贝丝·格兰特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讲述了查理发现父亲将遗产留给了患自闭症的哥哥雷蒙,便想骗取这笔财富,并计划利用哥哥超强的记忆力去赌博赚钱。但在此过程中,血缘的亲情打破了原有的疏离,真挚动人的手足之情取代了查理原先只求一己利益的私心。影片最感人的地方是当查利和雷蒙终于共同回忆起雷蒙离家的情境时,以为父亲从不爱自己并心怀怨恨早早离家的查理,无意间却发现,正是由于父亲害怕雷蒙伤害到年幼的他,才在一个下雨天把雷蒙送到华布鲁克疗养院,雷蒙一直称自己为 “雨人”就是这个原因,直到父亲过世都未能了解真相没有与父亲和好的查理受到强烈的震撼,当雷蒙反复说着父亲当时的呓语: “决不能伤害查理贝比!”时,悠扬的管弦乐缓缓地响起,用钢琴模拟的风铃声、排箫渐次递进,仿佛把人拉回儿时久远的回忆,最后通过低沉厚重的管风琴拉到下一个场景:奔驰在公路上的查理和雷蒙,强烈激荡人心的摇滚乐陡然响起,表达了失散多年的手足兄弟终于彼此心灵契合的感慨,在绝望、辛酸和无奈的尽头竟是深深的爱和温暖。查理逐渐开始不再为雷蒙继承的三百万美金和自己的生意而发自内心的关心哥哥,之后的音乐也不再有焦虑和不安的符号,逐渐平和安详而兴奋向上。《雨人》拍摄于1988年。这一时期的西方社会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人们在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和崇拜中迷失了自我,传统的家庭日趋瓦解,人们的精神生活处于空前的迷茫和痛苦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国电影界掀起一股家庭伦理片的热潮。这些作品的题材和主题直接触及现实,大胆而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美国社会所普遍存在的家庭危机,以散文化的叙事方式和 “生活流”般的故事情节获得观众的强烈共鸣。《雨人》就是其中一部尤为出色的代表作。家庭伦理片最大的特点是寓深情于平淡之中,以情动人而达到疗救社会的目的。《雨人》这部描写人性回归的经典之作,多年之后依然能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和关于人性的思考。对于当前正处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观众来说,该片同样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和借鉴。影片及时反映了一个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原来许多人以为这类患者不能治好,但看过影片后发现他们还是通人性的,如给予关怀和温暖,便有可能使之从自我封闭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影片生动的故事和具体的形象所发挥的作用,大大超过了书本、报刊上的宣传。影片不仅表现了“自闭症”患者的生存问题,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伦理道德与情感问题。查利之所以能从一个不通人情、图谋遗产的不义之徒,最终放弃邪念,变成一个知情达理的人,主要是为手足之情所动。虽然这种转变还太快,但观众却从影片里享受到了美国社会生活中十分缺少的那种温馨的手足情深的感情。影片于1988年12月上映,获第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个奖项,以及金球奖、金熊奖等多个奖项。
6、《为戴茜小姐开车》是布鲁斯·贝尔斯福德执导的喜剧片,由摩根·弗里曼、杰西卡·坦迪主演,于1989年12月13日在美国首映,1990年1月26日在美国公映。该片根据阿尔弗雷德·尤里的话剧改编,讲述了性格倔强的犹太老太太戴茜抗拒儿子为自己雇用司机,但在与个性温的黑人老司机霍克相处的过程中,她从最初的敌视、抵制到接纳、宽容,二人关系由雇用升华为友情的故事。黑人司机霍克·科尔伯恩善良、正直、高尚、自尊、勤劳、幽默、负责、充满温情、彬彬有礼。面对戴茜小姐近乎神经质的抵制,他保持着温和憨厚的微笑,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包容着戴茜的古怪和苛刻。他不仅担任司机,也暗暗在照顾着戴茜小姐,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对她的友情。该片是一部质朴的影片,没有惊人之举,没有轰轰烈烈的转折点,也没有宏大得令人伤感的场面,但具有非凡的感染力,这是因为影片虽然进行得朴实无华,段落之间的转换也颇为平缓,但在尾声处却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十分神奇的一击。它是一本教科书,表明即使采用司空见惯的夸张手法,浮浅仍可转为深刻。
7、《走出非洲》是环球影业出品的爱情片,由西德尼·波拉克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罗伯特·雷德福等主演。1985年12月10日,该片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卡伦·布里克森的同名自传体小说,讲述了凯伦为了得到一个男爵夫人的称号而远嫁肯尼亚,后来她跟英国探险家邓尼斯产生感情的故事。1986年,影片获得第5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第43届美国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等奖项。《走出非洲》是20世纪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文艺爱情片之一。影片通过故事情节、大量富有诗意的画面和主人公的自白,反映了以凯伦为代表的生活在殖民地的欧洲移民对于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他们对于土著民族古朴民风的眷顾。该片制作精美,忠实再现了原著中描绘的肯尼亚原野广阔壮丽的异国风光。西德尼·波拉克不但在片中发挥了稳重的导演功力,更将很多最佳电影元素注入到这部电影中。出色的配乐和摄影,男女主角深情的演出,都让这部电影成为一部面面俱到的好片。
8、《佐罗》这是法国和意大利联合制作的电影,具有传奇色彩。该片由杜奇奥·泰萨利执导、阿兰·德龙、奥塔维亚·皮科洛、斯坦利·贝克主演,电影主角佐罗改编自约翰斯顿·麦考利创作的虚构小说人物。电影于1975年3月6日在意大利上映,1975年3月15日在法国上映。故事发生在西班牙殖民地新阿拉贡,剑术大师唐·迭戈·德拉维加在好友米格尔被新阿拉贡的威尔塔上校刺杀后,为给好友复仇,他代替米格尔成为新阿拉贡的总督,并化身侠客佐罗拯救被暴政摧残的新阿拉贡人民。《佐罗》获得第十五届法罗岛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是1976年后第一批引进中国的译制片。上译厂翻译配音,经典!阿兰德龙帅,童自荣配音绝!我来这儿就是为重申正义。“我表面是上是迪亚哥,假装胆小害怕。但是在深夜里,我化妆出发,举起锋利的剑来主持正义。要问我是谁?佐罗!” 正义战胜邪恶!!!
9、《巴黎圣母院》是由让·德拉努瓦执导,吉娜·劳洛勃丽吉达、安东尼·奎恩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1956年12月19日在法国上映。该片改编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与吉卜赛姑娘艾丝美拉达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围绕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三个人展开。强烈的美与丑、善与恶对比。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就如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这是黄昏的太阳,我们却把它当成了黎明的曙光。
10、《音乐之声》是由罗伯特·怀斯执导,朱莉·安德鲁斯、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主演的音乐片,该片于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该影片以音乐剧的形式讲述了修女玛丽亚到特拉普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并和上校的7个孩子很快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丽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并与玛丽亚之间产生了感情的故事。该片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个奖项。这部影片全篇由音乐连贯而成,不仅具有浓厚的戏剧性情节,而且有优美悦耳的歌声。非常好看!感人的是,女主角玛丽亚热爱生活、多才多艺、百折不挠、勇敢地追求自由和幸福,最终以自由战胜专制,用爱征服邪恶。《哆来咪》《雪绒花》是其中插曲,久唱不衰!
11、 《乱世佳人》是由维克多·弗莱明执导,费雯·丽、克拉克·盖博、奥莉薇·黛·哈佛兰、莱斯利·霍华德主演的爱情片,于1939年9月9日在美国上映。该片改编自小说《飘》,讲述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塔拉庄园的千金小姐斯嘉丽与风度翩翩的商人白瑞德之间所发生的爱情故事。斯嘉丽这个骄傲任性的公主在战争的残酷下,彻底改头换面。她变得现实,变得强大坚韧,靠着她的倔强和毅力,独自撑起了整个家庭。经历了死亡的威胁,目睹了战争的残酷,经历了生活的淬炼,脱去骄傲的外衣,她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人也变得势利而现实起来。做人要该狠则狠,该善良时也会善良,她始终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绝不做滥好人,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成年人的世界充满了残酷,收拾起你的骄傲和无底线的善良,认清现实才是真。斯嘉丽在连天的战火中,她没有放弃,没有软弱,而是用自己的独立和勇敢,还有倔强的不屈,一次次的从死神的边缘擦身而过。正是她的勇敢和不屈的精神,才让她扛过所有的磨难,也正因为她的自信和永远用不完的热情,才让她的人生再次崛起。请记住,斯嘉丽那句“明日又是新的一天”。拥有的时候不会珍惜,等到失去,又后悔莫及。当你执着于某段得不到的感情的同时,希望你也能回头,看看陪在你身边的那个人,你会发现,原来最珍贵的东西,就在你身边。
12、《廊桥遗梦》情节十分简单,但却意味深长,值得一看。不是简单的婚外恋,而是家庭伦理与情感如何平衡问题。《廊桥遗梦》改编自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的电影。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于1995年在美国上映。讲述了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在家人外出的四天里遇到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在经历了短暂的浪漫缠绵后,弗朗西斯卡因不愿舍弃家庭而与罗伯特·金凯痛苦地分手。但是对金凯的爱恋却萦绕了弗朗西斯卡的后半生。
13、《当幸福来敲门》是由加布里尔·穆奇诺执导,威尔·史密斯、贾登·史密斯、桑迪·牛顿等主演的美国电影。影片取材真实故事,主角是非洲裔美国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影片讲述了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影片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经历曲折坎坷,才感到幸福的珍贵。天下没有唾手可得的便宜事,胜利的道路从来都是不平坦的。
14、《罗马假日》非常难得的一部电影,我看了许多遍。《罗马假日》是1953年由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的浪漫爱情片,故事讲述了一位某公国的公主与一个美国记者之间在罗马一天之内发生的浪漫故事。影片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联袂主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奥黛丽·赫本也因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百看不厌!美妙年华的公主,短暂逃出皇室的藩篱,在街头喧闹的阳光下放肆真性情,贪婪地享受作为平民的自由。巧遇了一位美国记者乔伊,上演了一段罗马假日,在这短短的一天周游里,两个人逐渐坠入爱河,快乐的时光过去,两人还是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轨迹。她知道双方的关系是不可能持续的,她有自己的义务,为此她放弃了爱情。《罗马假日》情节简单,片中也毫无大制作场面,却是最历久不衰的好莱坞爱情轻喜剧之一。片中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的对手戏火花四射,是对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之间童话爱情的最完美诠释,令人动容。而古城罗马的别样风情,不露痕迹的轻松笑料,威廉·惠勒对爱情场景富于张力的掌控都成为影片持久不衰魅力的来源。安妮公主作为王位继承人将出访欧洲的各大城市。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安妮公主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罗马,安妮公主很想尽情地饱览一下罗马的优美风光,可侍从们以公主身份高贵、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抛头露面为由拒绝了,并给她注射了镇静剂。公主在药效发作前假装睡着了,待侍从们出去后,她偷偷越窗溜了出来。然而没逛多久,镇静剂的药效就产生了作用,使公主在广场附近喷水池边的一条长椅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与此同时,美国新闻社的穷记者乔·布莱德里恰好经过这里,乔刚刚从朋友那里打牌归来,以为这是一个在狂欢中被灌醉的少女,就租了一辆出租车想把她送回家。可是公主睡得特别沉,怎么也叫不醒,无奈之下,乔只好把她带回了自己的住所,并对她睡自己的床感到不满,于是将安妮公主放到了沙发上。第二天,报纸上的特别公告使乔意识到他带回的少女就是安妮公主,于是他欣喜若狂,打算写一篇关于公主内幕的独家报道。公主醒后发现了陌生的乔,乔连忙解释,公主才安心了。她向乔借了一些钱,然后告别了他,又到罗马大街上闲逛了。乔赶忙给他的摄影师朋友欧文打电话,让他准备好。同时自己跟踪公主,在西班牙广场上佯装和她偶遇,便自告奋勇地要为公主做导游,骑着摩托车带着她游览罗马城,同时,欧文也驾驶着小汽车跟在他们后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然而这一切,公主浑然不觉。公主的失踪引起了官员和侍从们的惊慌,国王秘密派出了许多便衣四处寻找公主的下落。便衣在乔领着公主来到水上舞厅参加舞会时发现他们了,他们请公主和他们回去,而公主坚决不肯,便衣们要强行绑架她回去,乔和欧文同他们厮打起来,而任性调皮的公主也大打出手,十分开心。趁着混乱,乔带着公主逃之夭夭,而那些便衣们却被当地警察抓走了。一天过去了,公主终于要回宫了,可此时她和乔发现彼此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坠入了情网。怎奈公主毕竟是公主,平民终究是平民,两人只能依依惜别。乔的朋友欧文在和公主握手后决心抛弃功成名就之良机,将照片送予公主留念。最后,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乔说了声再见。片尾,男人伤心的凝望着公主离去后的前台,虽然经历过比这更大的发布会,但那天真的女孩留给这位记者的震撼太大了。两个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公主是因为人民和国家,记者则是为能继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