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招成年人”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最近《奈飞文化手册》这本书有点火。几位大佬在自己的文章里面都反复提及,作为一个自以为是“奋进”当中的成年人,我也大致学习了一下。
个人认为:“我们只招成年人”的这个准则,确实值得学习和借鉴。
— 1 —
“我们只招成年人”
首先,成年人不会轻易发脾气。小孩子才会发脾气,成年人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其次,成年人知道自己要什么。成年人就是那些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愿意为之出努力的人。
第三,成年人不愿意被催促。成年人不是被人拿着“鞭子”催着向着的“马儿”,他们内心都有足够的自驱力和创造力。这些无论是企业内部的激励,还是为了个人成长的自驱,都源于“我想好好干”。
第四,公司不是你妈,不会事无巨细地照顾你。每一个成年人都已经完成“断乳”,在公司里面也是一样。不要P大点的事都来喊“你妈”。
第五,偶尔挫折不是公司给的,而是成长的必须品。谁也不可能百战不殆,所以,偶尔的挫折很正常。出现挫折用成年人的方式去化解才是硬道理。
第六,公司筛选人的标准,会依照环境提高标准。所以,如果你不进步、不适合,那么不好意思,我们好好说“再见”,还是朋友。团队不仅仅是为现在所用,更是为未来所组建。员工与岗位的关系,不是匹配,而是高度匹配。
— 2 —
每个人都是渴望与高绩效者合作的
“五指成拳,力出一孔”。
每一个人都期待与高绩效者合作,而后实现个人能力和业绩的“升级”。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独木难成林,想真正做成一件事,合作是必不可少!而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进行合作?工作效率排在首位的人。
毕竟与志趣相投,学识相当,这样聚在一起才能够有更大的火花。另外,真正进取的人都喜欢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的人。
而公司与“成年人”,“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成就彼此、相互成全。
同时,想要发展那就要求“成年人”的视野要宽、格局要高。从高层管理者的视角去看事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带来的满足感绝非“钱”可以衡量。
— 3 —
别再随便花钱找人写“企业文化”
在我们这个“行”儿里,企业文化被认定为是“给别人看的”内容。
所以,有企业主为了“脸面”,会希望花钱找一个外援帮自己搞定“企业文化”。不过,当我接到客户这样的需求,我都会劝他——自己去写。
毕竟,企业文化即企业战略。一个不了解你企业的人写出来的战略一定是骗你的。
别在花钱找我给你写企业文化,因为,在我并不了解你企业所随便写写出来的内容,只能算作是“化妆”。
如果你非想花钱,那么,我推荐你合适的“化妆师”。
有需要 《奈飞文化手册》全书思维导图的朋友
可以加微信,免费分享给你。微信号:1851240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