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怕生病,这些东西别生吃!

  

  本文约 35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太长不看

  1 苦杏仁、木薯、亚麻籽、鲜竹笋、银杏果等

   氰化物

  2 四季豆、各种豆角

  植物凝集素

  3 鲜黄花菜

  4 水生蔬菜,如菱角、荸荠

  姜片吸虫

  5 淡水鱼虾螺蛙

  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

  6 海鱼 

  风险比淡水鱼低,但也不推荐生吃

  7 普通鸡蛋

  沙门氏菌

  8 香椿

  亚硝酸盐

  这篇来总结一下那些生吃风险很大的食物,有的可能让你中毒,有的可能让你生病。

  解释一下,风险就是个概率的问题,有风险不代表每吃一次必定会中招,有人可能幸运地一直吃也没事,有人可能偶尔吃一次就中招,而且大家都是成年人,可以在知道风险的前提下自己选择。

  那么这就开始吧~

  1

  苦杏仁 木薯 亚麻籽 

  鲜竹笋 银杏果等 

  氰化物

  氰化物是一种毒物,大家可能在侦探小说甚至真实犯罪案件里听过,但你知道很多食物里也有吗?

  不少植物中都含有氰化物,多以氰甙的形式存在,氰甙本身无毒,但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植物内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甙生成氢氰酸,这就有毒了。而你吃的过程,肯定会涉及细胞结构的破坏。

  含量高、风险大、正常食用量就可能出问题的,主要是这几种 [1]:

  苦杏仁、苦桃仁:儿童生吃10 -20颗,成人生吃40-60颗即可能中毒。(我国公共卫生数据)

  

  木薯(尤其是苦的):食用150g-300g未经处理的木薯可能中毒。(我国公共卫生数据)

  银杏果:必须充分加热才能吃,成人每天10个以内、小孩每天不超过2-3个比较安全。(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提醒)

  

  亚麻籽:如果买生亚麻籽,食用前要长时间浸泡,用水反复洗,200℃下炒20分钟后食用,食用时每次不超过4g、每天不超过16g是安全的。(韩国食品药品安全厅提醒)

  

  此外,吃未经处理的鲜竹笋,也是有风险的。

  怎么避免呢?

  ① 水煮后再吃

  把含有氰甙的食用植物切成小块后用沸水烹煮可降低氰化物含量90%以上 [2],其中水和热都是关键因素,如果不经水洗仅干燥加热,就不能有效降低了,比如干燥烘焙只能把亚麻籽和亚麻籽粉样本的氰化物含量降低约10%。

  

  ② 买加工品

  加工产品还是有安全性把关的,罐头竹笋、干制竹笋、木薯粉和木薯粉圆等加工制品的氰化物含量就大幅下降了 [2],就可以放心吃了。

  2

  四季豆、各种豆角 

  植物凝集素

  各种豆类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叫「植物凝集素」的蛋白质,能让我们中毒。

  常吃的豆类里面,菜豆(又叫四季豆、扁豆、芸豆等)的凝集素是毒性比较突出的,大豆(黄豆)里也有,但毒性比较弱。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inn,豆科菜豆属),图片来自中国自然植物标本馆网站(www.cfh.ac.cn)

  吃了一盘夹生的四季豆,你可能会在2~4小时后开始出现头疼头晕、四肢发麻、恶心腹痛、急性喷射状呕吐和腹泻等,不过一般及时治疗后可以很好地恢复 [3]。

  其他的豆类相对风险低,但也不是肯定没事,也有吃了荷兰豆后疑似中毒的读者留言。

  

  一般建议至少四季豆一定要彻底加热才能吃,更保险的做法就是所有豆子、豆角们都记得熟吃。

  去掉植物凝集素,最有效的办法是湿+热处理让它分解,干热不如湿热有效。水煮最保险,保持100℃、20分钟一般可以完全去除,炒的话虽然温度比水高,但效果不如水煮 [4]。

  3

  鲜黄花菜

  鲜黄花菜为什么有毒这件事目前还有争议,一直以来的说法是因为含秋水仙碱,但后来一些实验发现黄花菜中几乎无法检出秋水仙碱,也没有合成秋水仙碱的基因 [5]。

  

  黄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阿福花科萱草属),图片来自中国自然植物标本馆网站(www.cfh.ac.cn)

  不过不管原因是什么,吃鲜黄花菜导致腹痛腹泻的事例确实有而且很多 [6]。

  所以别吃鲜黄花菜,也不推荐自己在家做去毒处理,还是在正规市场买已经处理好、包装好的干黄花菜更保险。

  4

  水生蔬菜,如菱角、荸荠

  姜片吸虫

  菱角、荸荠(俗称马蹄)、茭白等这些水生蔬菜上可能有寄生虫,主要是「姜片虫」(布氏姜片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虫体红色,长得像碎肉或者姜片。

  

  风险高低跟种植环境很有关系,如果是在水流非常平缓的水田里,有不少螺类等作为姜片虫的中间寄主,并用人畜粪便作为肥料施放在水田里,其中水生蔬菜携带姜片虫的风险就很高。

  而种植在湖泊、河渠里的菱角、荸荠,由于水流较急,风险就低一些。

  

  再结合采后处理,运输条件的影响,很难说你买的到底有多大风险。只能说,在路边买的、可能是刚从水田里采出来不久的生菱角、荸荠,还用嘴直接啃皮吃,这是最容易感染的。(因为姜片虫的蚴卵多附着在菱角、荸荠的表面,特别是荸荠蒂最多)

  如果能剥皮、洗净,或者在太阳下晒一天,或者热水烫洗,风险会低一些,当然最保险的还是剥皮之后整个做熟了再吃。

  5

  淡水鱼虾螺蛙

  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

  如果你是某音、某书重度用户,一定刷到过「生腌」吧,鲜美的生鱼虾蟹配上好吃的调料,谁见了都会流口水,潮州生腌、顺德鱼生确实是大名鼎鼎的美食。

  

  来自同事供图

  但作为一名营养师,我必须坚定地说,我不推荐你吃!有很多方面的风险,比如感染肝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又叫肝吸虫,是我国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之一[11]。肝吸虫的幼虫寄生在淡水螺和淡水鱼虾体内,常见的青鱼、草鱼、鲢鱼、胖头鱼、鲤鱼、鲫鱼都可以携带。

  肝吸虫一旦进入人体,可以长期存活,甚至长达20-30年。它主要损害肝胆,中晚期可导致胆管炎、胆管结石、胆囊炎、肝硬化、胆管癌等一系列肝胆疾病。

  

  在鱼生的「老家」顺德,从1982年到2015年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的调查情况来看,近30多年来顺德地区人群感染率维持在38.7%-67.5%之间[12],触目惊心。其他很多寄生虫病都因为卫生环境的改善而呈下降趋势,但肝吸虫病却没有,大家生活好了,反而更多人想去尝试淡水鱼生这样的高档美食。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我吃了十几年都没问题」,但这种个例现身说法并不可靠。很多人早期感染症状并不明显,也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误诊,所以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如果过几年出现更明显症状再去检查,就已经发展得较为严重了。

  还有人寄希望于调料能杀死寄生虫,但研究发现食醋、白酒(56°)、青芥末和大蒜汁需分别作用90小时、15小时、8小时和36小时后才能杀死囊蚴 [13],而且这是把囊蚴分离出来让它们直接暴露在高浓度调料下的结果,现实中则是料汁渗入鱼肉才能伤害到囊蚴,其浓度会被大大稀释,真腌到杀死全部囊蚴的地步,恐怕已经根本没法吃了。

  所以去除风险,最简单有效的还是加热。

  除了检出率比较突出的肝吸虫,淡水鱼虾蟹螺里还可能有管圆线虫、颚口线虫、裂头蚴等等寄生虫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等等致病菌等着你,咱还是熟吃吧!

  6

  海鱼

  风险比淡水鱼低,但也不推荐生吃

  很多人以为海鱼因为浸泡在海水里,所以没寄生虫,这也太小看我们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了,很多寄生虫可以适应海洋生活。

  海鱼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寄生虫是异尖线虫,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海鳗、石斑鱼、鲱鱼、真鲷等海鱼以及乌贼都可以感染它。

  

  人体不是异尖线虫的合适宿主,也就是说它不能像上面说的肝吸虫那样长期寄生在我们体内,还传宗接代、四世同堂,但异尖线虫的幼虫可以在消化道内移动甚至转移到其他脏器,引起腹痛和过敏反应,还是能伤害到我们的。

  相比于肝吸虫,异尖线虫病例的数量要低非常多,主要分布在渔业发达、人均鱼类消费量高、有生鱼片或鱿鱼烹饪传统的国家。

  除了加热,长时间冷冻也可以杀死异尖线虫,如果你吃的三文鱼刺身是大西洋鲑,并经过了冷冻处置(美国FDA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度冷冻15个小时,或是零下20度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而欧盟的标准则是在零下20度冷冻超过24小时),那风险还是挺低的。

  

  寄生虫同样不是生吃海鱼唯一的风险,海鱼同样可能携带各种致病菌,所以除非是商家能严格确保鱼的卫生状况,否则还是推荐你熟吃。

  7

  普通鸡蛋 

  沙门氏菌

  鸡蛋的风险主要来自于蛋经过鸡泄殖腔过程中被污染,以及产蛋之后被环境污染,还有如果母鸡本来就被沙门氏菌感染,那有很大的概率,生下的蛋也会带有沙门氏菌。所以生吃鸡蛋有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

  

  但如果你实在想生吃,可以买「可生食鸡蛋」,通过紫外线照射等方式进行了杀菌,风险就非常低了,放我身上是能放心吃的。

  8

  香椿

  亚硝酸盐

  春天正值吃香椿的季节,但香椿亚硝酸盐含量高,个别研究显示其中亚硝酸盐含量甚至几乎是肉中亚硝酸盐限量的10倍 [15],不过不同研究之间的差距也很大,保险起见还是推荐你不要生吃,焯一下水再吃,烫15到45秒是一个比较适合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邓绍平,邝嘉萍,钟伟祥,肖颖.香港食用植物中氰化物含量及加工过程对其含量的影响[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05):428-431.DOI:10.13590/j.cjfh.2008.05.015.

  [2] 郭忠,张文德.食品中的氰化物来源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4,26(04):404-408.DOI:10.13590/j.cjfh.2014.04.025.

  [3] 姚云艳,王静,曹维强.豆角中毒素中毒机理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6(08):280-283.

  [4] 王超. 豆类凝集素的提取分离及纯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 汤敏娜,刘秀斌,黄嘉璐,邓放明,曾建国.食用黄花菜中含秋水仙碱的质证研究[J].中草药,2016,47(18):3293-3300.

  [6] 陈辉,董敏莉.鲜黄花菜中毒26例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19):2252.

  [7]李玉尚.三江闸与1537年以来萧绍平原的姜片虫病[J].中国农史,2011,30(04):93-106.

  [8] 姚永政 . 姜片虫病[M] . 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1.

  [9] 高恺,周海日 . 姜片虫病[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10]施录禄.水生动植物食源性寄生虫病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水产,2021,40(05):47-49.

  [11]许隆祺,陈颖丹,孙凤华,蔡黎,方悦怡,王丽萍,刘新,李莉莎,冯宇,李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S1):332-340.[12]余一海. 广东顺德2014-2015年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D].南方医科大学,2016.

  [13]卫萍. 非热处理对华支睾吸虫囊蚴致死作用及囊蚴组织化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3.

  [14]李丹,纪峰颖,王龙江,王用斌,李曰进,闫歌,许艳,卜秀芹,张本光.2021年青岛市海鱼异尖线虫感染及居民对异尖线虫病知晓情况调查[J/OL].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7[2023-03-0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1.1248.R.20230227.1320.008.html

  [15] 赵明烨,戴蕴青,苏春元, et al.  干制和热烫加工对香椿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21):11070-11072.

  编辑:小荟

  想看有声版科普吗? 

  快关注我的视频号吧↓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