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该如何系统学习舞蹈?

  小学的时候也算是学过一段时间舞蹈,身体柔韧性还可以,但是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就放弃了,现在大学了,想重新拾起舞蹈。之前报过一个舞蹈培训班,但是他只是教你成舞,并且学员们的进度也不一样。了解了一下,大部分成人舞室好像都是这种模式,我该如何系统的学习舞蹈呢

  我觉得我学得挺系统的,强答一下。

  ————————

  成人学舞蹈的经验:学习方法、舞种选择

  1. 本人的舞蹈学习经历及成果

  1.1 懵懵懂懂学拉丁(26岁,半年)

  最早开始学跳舞应该是25岁,辞职在上海考研,学习之余总想保持点稳定的体育锻炼,就想到去学跳舞。虽然小时候从来没学过,但我这时已经有很多观舞经验了,主要是看《舞林大会》等古早舞蹈综艺,还(在电视上)看过著名舞剧《大河之舞》,被里面那段弗拉门戈舞深深震撼(这位大神后来面基过,后面再说)。所以我还是和音乐学习帖里面说过的一样,一定要让审美水平先到,然后再有可能让技能水平到。

  第一次学跳舞没啥经验,不知道怎么找地方,也不知道先学什么舞(那时才2009年,现在就简单多了)。好不容易在住处附件找到一个健身房,里面有教拉丁舞的,就凑合学了一段时间,估计有半年到一年。

  当时的视频是没有的,但是我对这段学习经验其实印象蛮深,因为这时我很投入练舞的一段时间。当时考研,看书看一会就累了,就正好跳个十几分钟休息一下,主要就是练那些基本动作,走方步手脚协调什么的(好像是这么个术语吧?)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好的训练方法!把训练时间拆成小块,一次只练1~2个动作(甚至一边背书/听英语一边练),最后让动作进入潜意识,不需要思考身体就会按正确的方式去动。

  然而我是真的不喜欢拉丁。第一我不喜欢扭来扭去,第二我不喜欢跟男人搂搂抱抱(虽然健身房里只能搂到女人)。有了半年的基础(至少身体有点协调了),我开始鼓起勇气(加上学会了网吧上网)去寻找我真的喜欢的舞蹈——弗拉门戈。

  1.2 磕磕绊绊学弗拉门戈(26岁,一年?)

  弗拉门戈舞很小众。然而上海毕竟是大城市,还真让我找到了!

  去试了课,在一个很远的地方(通勤40-60分钟?),还挺贵(我记得大概是160还是180一节课来着,反正比我问到的芭蕾之类的专业舞蹈教室要贵,就更不要说健身房的价格)。但是最终,我觉得与其浪费时间学便宜但不喜欢的舞蹈,为什么不直接学喜欢的舞蹈呢?何况这个弗拉门戈老师貌似真的很专业的样子。

  (广告时间:这个舞蹈教室现在还在,叫Flamenco Fever,创始人是重庆人后来去了美国做了专业舞者的文芹芹,现在文老师回重庆来搞了Uptown Musical。Fever就交给了她在上海的开山弟子,一一和树,当时还在和我一起上课呢,现在人家都走专业了哈哈。疫情前她被请来Uptown Musical上大师课,我还围观了一下,水平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2010年我们在Flamenco Fever学习的时候貌似只有一个班,没有分级,而且是所有的Palos一起上(可以简单理解为弗拉门戈舞的亚种,貌似一共14种,我最终勉强学会一点的仅有Sevillanas和Tangos)。我学起来很吃力,经常是一个动作还没有搞清楚,马上就进入下一个动作了,一节课下来最好啥都没学会。

  我曾经因为这样的教学方法质疑过文老师,问她为什么不给每一个动作多一点时间,为什么课上教的动作总是换来换去,让我好像什么都学不会。她给了我一个我当时不理解但是我后来认为她可能是对的的答案。她说:“就是要这样,把不同的动作穿插起来学”,然后才能什么的我忘了(因为不理解),应该是融会贯通之类的吧。

  我后来学学习理论的时候才发现,这不就是所谓的增加“合意难度”以增加长期记忆的方法吗?(具体包括穿插练习、间隔练习,多样化练习等等)(我看的是这本书,但是很多讲学习方法的心理学书籍可能都有讲)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学弗拉门戈是很难的。尽管我现在认同穿插学习的方法,但是我觉得在当时主要的问题应该是规模太小了没办法分级学习(估计一共就二三十个学员),让我和一一这些学了4,5年的舞者一起学习,很多内容对于我来说确实是太难了。还有一个问题是跳弗拉门戈动静太大,我没有办法像学拉丁一样随时练(最多记一下),一周仅一小时的练习时间确实没什么进展。

  弗拉门戈虽然因为客观条件限制没学多久,但我确实真爱,后来还特地去西班牙朝圣:正宗的和不正宗的安达卢西亚风Maria Pages和我,那时我PA大神还没有白头发,而我也还是个妹子。。。

  1.3 效果明显学芭蕾(27-28岁,31-32岁,2~3年)

  弗拉门戈舞大概学了一年以后,我就去结婚生子了,等我从生孩子中恢复过来准备再开始学舞的时候,我惊喜的发现舞蹈脚变大了,之前穿着就有点紧的舞鞋现在完全穿不下去了。再买一双太贵了(当时没有什么好的途径,都是文老师他们从西班牙带回来的进口鞋,1600一双,可以看出我当时是下血本去学弗拉门戈的了吧),再加上弗拉门戈学得实在吃力,我就去学芭蕾了。

  当时弗拉门戈班上的部分OG就在同时学芭蕾,在一个好像叫戚老师那里,据说是北舞毕业的,很专业。文老师也很推荐我们去学芭蕾,说是想把舞跳好必须练芭蕾,对形体姿态什么的都很有帮助。还比弗拉门戈便宜和近(大概120一节课,也有可能是40一节课),然后我就去学芭蕾了。

  戚老师确实很专业,北舞毕业之后不知道当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舞者,但是当时应该已经四十多岁了。最重要的是终于可以分级教学了!

  我去的是零基础班(后来可能升到了入门班),在那里学了估计有半年到一年,练得都是最最最简单的动作,擦地(battement tendu),半蹲(demi plie),深蹲(grand plie),半脚尖(releve),小跳等等。纯纯基本功,没有成品舞。每天都是几乎一样的动作,教新动作或者大家做得不好的时候老师会示范,但是大部分的时候你只要跟着班上的老鸟做一样的动作就完了。而且,动作都及其简单,一次只做一个动作,反反复复2-3分钟,然后换下一个。一开始这些动作对我来说也不容易,比如最简单的擦地,要求是大腿内侧的肌肉要尽量打开,向外转;侧踢腿也是,要整个腿的肌肉向外转,然后再踢(所以你踢出去的时候是脚尖/背朝上的,同时上半身不能动,大家可以试试,很难的)。

  然后惊喜的是,只要是每次反反复复练这个动作,半年到一年后,我明显觉得轻松多了,能够把大腿内侧的肌肉转开然后再抬腿了,也能够做到只要跳舞就无意识的做到收腹挺胸抬头了,所以整个人的体态有很大的改善。进入入门班以后,练得还是反反复复的基本功,但是这时候的基本功就要稍微难一点了,比如转(扶着把杆转半圈),比如单脚划圈,比如attitude。

  虽然这时候我还是小白,还只能做最简单的动作,但是我感觉我走对了路。戚老师的分级教学是重要的,入门的时候把每一个最简单的动作练标准,练到不需要过脑子肌肉就做出正确的反应,才有可能以正确的姿态进入中级水平。

  硕士毕业以后,在上海的芭蕾学习就结束了。我去了荷兰代尔夫特读博,所有事情稳定下来之后,我又开始找地方学舞。代尔夫特有个文化中心,我们学校其实有个文化中心有舞蹈课,但是我感觉都不甚专业(哈哈,上海的芭蕾学习经验把我的口味养挑了),废了很大劲找到隔壁鹿特丹一个专业的Flamengo studio. 确实很专业,也能够做到分级教学,学了估计有半年,平时还会在学校的文化中心练习(付个年费就可以每天接练习室用,我后来才知道并不是每个高校都有这么好的艺术条件了,代村理工你值得拥有)。

  也正是借助于学校文化中心的练习室制度,我自己编了个fusion,中国音乐+Sevinnas的舞步。现在看来有点尬,但是这样看来我真是很早就开始有了风格融合和编舞的思维了。

  (本来想加视频,但是再看一遍真的太羞耻了,我还是把这宝贵的黑历史留给我自己吧。)

  忘记什么原因了,应该是地方太远,加上上课时间太晚,再加上鞋子实在不合适,我就停止了学弗拉门戈。自己在学校文化中心摸索了一下韩舞,当时大火的《Nobody》和我喜欢的第一首韩国歌《成人礼》(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两首歌了吧,但是当你是真火)。分解视频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学,花了很长的时间只学了两个舞。感觉韩国女团舞很简单,没有复杂技巧,但是动作复杂且速度快,还是要点身体协调性才能跳好。这两个舞以以好不容易跳连贯了录完视频结束(可惜这么珍贵的早期视频暂时没有找到),跳得不怎么满意,我也并不觉得这样的方式是在学习舞蹈,简直是浪费时间。

  这段时间让我下定决心去重新认真学舞蹈,芭蕾我有基础,训练方法又系统,还非常幸运的在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找到价格合理的好课程。

  这个Studio叫Balletflexibal,和上海的戚老师一样,就是一个退休的专业舞者开的个人Studio。老师叫Sylvia,是个白头发的老太太。只有她一个老师,但是学员比较多,课程有分级。我从入门班开始,跳了大半年之后被升入了初级班,简直太开心了,我觉得这是我人生巨大的成就。

  尽管这个白发老太已经太老了,几乎很难做什么精确的示范(比如她只能示范你做什么样的动作组合,但是不能把每一个动作的速度和强度都做到位),但是我感觉她的方法比戚老师更科学(可能和我的学习阶段也有关系)。有两点不同我觉得很重要。

  第一是在课程的中段再做压腿等柔韧训练(一节课1.5小时,大概是40分钟后),这时我的身体已经活动开了,又不太累,练柔韧事半功倍(提前吐槽一下中国舞训练一上来就开始压腿的练法)。而且她不要求你压到位(再次吐槽中国舞),而是要求你动作一定要对,比如正压腿一定是先下腰再下肩和手臂,侧压腿一定要把身体打开(脸朝上?),在这个基础上能下多少下多少。

  第二是在课程的最后有一段基本功的组合。前面说到我在上海的芭蕾零基础班擦了半年的地,半年后入门班有一些把腿抬到45度的动作。这边开始了各种花式把腿抬到45度和90度的组合(耶!没错,经过靠谱的训练,我已经可以把腿抬到90度了),也开始了脱离把杆在中间的动作,小跳大跳,平转等等。我之所以觉得Sylvia比戚老师更专业,是因为我觉得对于练同一个技巧来说,比如Rond de Jambe(划圈),或者Attitute(不知道中文名字是啥),Sylvia有更多的组合,每次都和上次有一点点小不同,但是都是各种学过的各种基本动作的组合,这样我才能够在不同的肢体位置使用这个技巧,以及以不同顺序组合这些技巧(其实就是前面讲过的多样化练习了)。课程的最后40分钟是在教室的中间,要么练某个技巧(比如转,大跳),要么就是一个很短的组合(入门班大概4~5个动作,初级班也最多十几个动作的组合)。通过这样的方法我明显觉得我的进度比在上海的时候快,我变得能做到一些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动作(虽然对于专业舞者来说还是很简单,大概跟学了一年的小孩差不多吧哈哈)。我到了开始学芭蕾2-3年之后,我已经能跳一些简单的组合了,还勉强学会了各种转。可能这个进度对于很多急于求成的学习者来说很慢,但是我知道我走在了正确的路上,我会的动作不多,但是我会的每一个动作,我都是做对了甚至是做好了的(我应该也是那个班上进展最快的/最快被从入门升到初级),我知道如果我继续跳下去我还会顺利的跳到中级并且在一群成年学者中不差。

  随着我博士毕业离开荷兰,我的芭蕾舞学习就结束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考研之前好像就在重庆短暂学过芭蕾,在两路口的,挺专业的教成人芭蕾的地方,在重庆的朋友们可以试下)。

  1.3 基本功扎实的学中国舞(32岁,38岁,半年)

  回了重庆工作之后,我想学中国(古典)舞,然而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一个靠谱的可以给成人学中国(古典)舞的地方。因为有了学芭蕾的经验,我知道学好舞蹈最重要的是基本功,最基本的动作做对了,做对味儿了,不管它变化成什么ROUTINE,你都能够很快的学会,并且跳得好看的。

  我待了两个舞蹈工作室,都是即教成人又教儿童的那种,试课的时候都说有基本教学,实际学起来也确实在课程(共1.5小时)的1/3-1/2时间在教身韵,后2/3到1/2的时间在学成品舞。但我觉得教基本功的时间太少了,基本功不到位即使能把成品舞的动作学下来做得也不好看,所以我在大部分学所谓成品舞的时间里都很焦虑,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这两个地方比起来呢又是第二个地方相对好一些,因为学习的人要年轻一些,并且每次是1-3节课搞定一个成品舞,上次的没学不影响下一次。不像第一个工作室都是40多岁的大妈,即不愿意练基本功还记不住动作,每次课都在反反复复拉动作,没有机会把任何一个动作练好。

  第二个工作室主要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其中有些是以成为舞蹈老师为职业目标的(没错,就是那种舞蹈连锁店)。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孩运动能力和理解能力平均起来都要大于中年人,再加上她们还有职业发展的动力,一两年下来学个凑合像样是没问题的,但是能学到啥样就比较吃天赋和努力程度。我也是在这个地方感受到了年龄和身体素质的影响。

  第二个工作室叫水灵子,貌似全国都有连锁店,我去的就在小区门口,4000+的年费全舞种不限课时,每天有4节成人课可以上,最多的是爵士,还是古典,形体瑜伽,少量钢管、hippop。虽然我觉得这种走量带健身性质的工作室不专业,但是我不得不感谢它的模式使得我可以在家门口就上上舞蹈课。

  在这里我什么都跳,最能驾驭的是古典舞。因为2年多的芭蕾基础给了我控制肌肉的能力,之前练的有限的一段古典舞身韵也很有用(虽然第一个工作室的阿姨比较拉胯带偏了教学节奏,但是它基本功教学其实比第二个要系统,练过双晃手什么的)。但是我发现只有不超过一半的rountine是能够跳得像样的,其他不行,估计是看那个rountine的动作我的身体是否熟悉。熟悉的动作可以爽一波成就感,不熟悉的动作也没有办法在一节课的时间练好,后面也没有循序渐进的训练这个动作。

  后来我了解了一下,水灵子的老师可能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培训体系出来的,也有的老师从小就开始学,但是可能没有专业院校出来的吧(那怕中专,不清楚哈)。而她们教的每一个成品舞都是从网上扒下来的。也就是说,她们知道要这么跳,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跳。说白了就是少了理论能力。

  这期间我看到知乎上关于舞蹈科班教育的作用,说为什么北舞是北舞,因为人家不仅跳得好,人家还研究跳舞和舞蹈教学的科学,比如北舞的学生要学习舞蹈概论、艺术概论、中外舞蹈史、舞蹈表演、编舞技法、舞蹈鉴赏、舞蹈作品分析、舞蹈形态学、人体解剖学、舞蹈教学法、美学、音乐理论等等(来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1645740/answer/2540897057 )。而不能发学历且追求短平快的培训连锁店显然不能教这些。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虽然我觉得这些舞蹈培训连锁店的老师不专业,但不是说她们就没有价值。我很感谢类似这样的连锁机构给我一个可以在家门口就上到舞蹈课的机会。然而,如果我的目标并不仅仅是活动一下再拍个美美的视频,那么我需要寻找其他的地方(并且去很远,哭)。

  (吐槽一下,北舞的古典舞专业也开了很多年了,应该有很多退下来的专业舞者啊;现在还有这么多的师范和综合院校也有舞蹈专业了吧?为什么还没有覆盖到我们二线城市的成人教育市场了?

  而且这么多年了,不仅仅成人,儿童中国舞教育也问题很大,之前在小孩因学舞导致受伤瘫痪的问题里面吐槽过)

  水灵子期间为数不多跳得像样的中国舞(这种成品舞室每次跳完录个视频的操作也很赞):

  (看看正经舞蹈教学是如何讲解每一个动作的: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t411C7Wa?p=7&vd_source=3c5972c5215f05664ce75d332c873450)

  正经的中国古典舞入门基本功集合(把这些练清楚了,成品舞花几分钟记动作就可以跳得很好看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b411a7yB/?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vd_source=3c5972c5215f05664ce75d332c873450

  1.4 挑战自我的学hippop(38岁,一个月)

  再说一遍,我很感谢舞蹈培训连锁机构给我提供了一个在家门口感受各种舞蹈品类的机会。爵士是真不喜欢,尽管它的爵士课是相对系统的(还有体能、软开什么的);hippop是真帅气,尽管我跳起来很吃力。这期间我看完了《这就是街舞》第五季,终于在看完总决赛后入坑了Kyoka的hippop风格(王一博的hippop也很爱,摩托姐姐快给我点赞,哈哈)。

  水灵子期间为数不多跟得上的爵士/韩舞(能跟上的比率1/5吧,拍出来能看的又是其中的1/2,实惨):

  水灵子期间唯一跟上了的hippop(虽然最后一个动作实丑),哈哈,感谢周杰伦:

  这时我也到了新加坡开始了抛家弃子的访学生活,我决定把除了工作和吃饭睡觉娱乐(大部分也是在看街舞)以外的时间都用来学hippop。我看了若干个街舞教室(这边成人街舞教室巨多,好多50,60的大妈在学,而且毫不划水,有跳得好的),找了一个刚开了hippop foundation课的(md,连街舞的教学体系也比中国舞科学了吗?)。

  这个时候我已经38了,我最大的挑战就是体能跟不上。耐力、灵敏度都差很多,偏偏hippop还是蹦来蹦去的,步伐又大,速度又快,还频繁的切换重心。反正我在国内说我38岁学hippop身边都是劝退的(给其他中老年朋友打个样啊,抖音上有个“波波-60后学街舞”可以去看看,当然人家据说年轻的时候是职业运动员)。而我从小运动就不太行(跑步练很久勉强及格都是重大成就的那种),之前也大概2-3年毫不运动长了20多斤。

  但是我还是觉得,身体素质可以慢慢练嘛。反正学基础嘛,一个动作反反复复做就可以了,大不了慢一点。正好也把hippop当健身,即使跳不像样,也来回蹦跶了。

  这个舞蹈室的hippop foundation共8周,每周一次1.5小时。每次基本上只教最多3个新动作,复习比较难的旧动作。然后我回家每天练1-2次,每次45分钟到1.5小时。因为自己练习的时间比较长,为避免枯燥且加快进度,就同时在网上找基本功教程来学,目前看到最好的是这个:https://space.bilibili.com/95391532/channel/collectiondetail?sid=13952。

  晚点更新:

  中老年街舞学习者的运动保护;

  (hippop)街舞学习的进路:基本动作(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基本动作连贯(控制力、幅度、速度、灵敏度、耐力、脑体一致)- freestyle (动作质感、音乐理解、编舞逻辑) – 表达的艺术(审美、想象力、世界观)

  控制身体作为人生的修行:乐器、唱歌、舞蹈、音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