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有些什么细思极恐的细节?
很多朋友说西游记在四大名著里算末流,因为“套路化”色彩太重,每一回都是那老一套,猴子打坏蛋,没后台的打死,有后台的被带走。好吧,可能确实如此,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吗?抛开这些套路,我觉得那孙猴子也总是仗着自己“不是人”而大大方方地说人话,这种人设实在是太无敌了,我辈当以孙悟空为偶像,学一学他的人生智慧。
这是我最近读西游记原著搜刮到的一些有趣的冷知识,全书细节必定还有若干,慢慢来吧。全文8800余字,但读起来不费劲,很有意思。有一些知识点也很细思极恐。
1. 按照书中有明确年份的记载,悟空拜唐僧为师的时候,大概是九百余岁。
花果山:美猴王享乐天真,何期有三五百载。(确切地说应当是三百年)
南赡部洲:猴王参访仙道,无缘得遇,在于南赡部洲,串长城,游小县,不觉八九年余。
西牛贺洲: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在洞中不觉倏六七年。(确切地说是七年,菩提祖师问他来了几年,他说在山后吃了七次饱桃了。)学会口诀后修习了三年,(却早过了三年,祖师复登宝座),这才学的七十二变化。大概又过了一年,被菩提祖师赶走,他自说:“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
阴间查生死簿: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
弼马温:“那些天马见了他,泯耳攒蹄,都养得肉肥膘满。不觉的半月有余。”(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便是十五年。)
炼丹炉: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四十九年),老君的火候俱全。忽一日,开炉取丹。那大圣……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再加上众所周知的五行山下五百年,因此悟空拜唐僧为师时明确记载的年岁为906岁。
2. 玉皇大帝的岁数,按照如来佛祖的说法:“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我们用计算器计算一下,应该是——226800000,两亿两千六百八十万岁。
3.凡有九窍者,都可修炼成仙。
太白金星:“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悟空也说过:“……大抵世间之物,凡有九窍者,皆可以修行成仙。”
4.菩提祖师和唐僧都曾教育悟空,要他低调行事,切莫炫富。
菩提:“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唐僧:“……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
5.大圣与二郎真君大战时互相PK变形神通,大圣曾变作一只花鸨,书中说花鸨是“鸟中至贱至淫之物”。“花鸨乃鸟中至贱至淫之物,不拘鸾、凤、鹰、鸦都与交群……”古代妓院的老板娘常唤作老鸨子,应有此意。
6.紧箍儿共有三个,悟空只戴了其中一个。对应的咒语也有三篇,分别是“金紧禁”,但拼音是一样的,都是“jin箍儿咒”。第一个箍儿给了孙悟空,第二个箍儿给了黑风山熊罴怪,第三个箍儿给了圣婴大王红孩儿。
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
菩萨又怕那妖无礼,却把一个箍儿,丢在那妖头上……菩萨道:“我那落伽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
却又袖中取出一个金箍儿来道:“这宝贝原是我佛如来赐我往东土寻取经人的金紧禁三个箍儿。紧箍儿,先与你戴了;禁箍儿,收了守山大神;这个金箍儿,未曾舍得与人,今观此怪无礼,与他罢。”
7.悟空悟净悟能都曾吃人,但悟空吃的少。
沙悟净:“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
猪悟能:“在此日久年深,没有个赡身的勾当,只是依本等吃人度日。”“……前程前程,若依你,教我嗑风!常言道,依着官法打杀,依着佛法饿杀。去也,去也!还不如捉个行人,肥腻腻的吃他家娘……”
孙悟空:“……老孙在水帘洞里做妖魔时,若想人肉吃,便是这等。或变金银,或变庄台,或变醉人,或变女色。有那等痴心的,爱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尽意随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还要晒干了防天阴哩……”
那为什么说孙悟空吃的人肉少呢?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中,给乌鸡国王的尸首灌入九转还魂丹之后,还需mouth to mouth度一口气方可救活。八戒因为吃人太多,是浊气;悟空主要吃桃李果蔬,是清气。
“原来猪八戒自幼儿伤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浊气,惟行者从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为生,是一口清气。这大圣上前,把个雷公嘴噙着那皇帝口唇,呼的一口气吹入咽喉……”
但就是这口清气,却让行者丢了初吻耶!
8.唐僧本姓陈,脚上只有九个脚趾。原来他父亲陈光蕊是状元,母亲殷温娇则是高干子弟。陈光蕊赴任途中遭遇船家杀害,那贼人还冒名顶替去赴任做官。温娇此时已怀上了陈光蕊的骨肉,为保住孩子,只能任由贼人霸占,生下孩子后怕遭贼人毒手,就将其置于江面,随流飘荡,“但恐难以识认,即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一纸,将父母姓名、跟脚原由,备细开载。又将此子左脚上一个小指,用口咬下,以为记验。”
9.高老庄的三小姐高翠兰是猪刚鬣的第二个妻子,猪刚鬣最早在云栈洞时曾有过一个妻子,名唤“卵二娘”,也算是“入赘”,可惜俩人只过了一年,卵二娘就死了。
10.唐僧西行时并非孤身一人,而是有两个从者,但第一难便被妖魔吃掉了。
“魔王领诺,即呼左右,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渝麻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这才是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
11.悟空的千里眼有何能耐?行者道:“你也不知我的本事。我这双眼,白日里常看一千里路的吉凶。象那千里之内,蜻蜓儿展翅,我也看见……”但夜里就大打折扣了,“老孙火眼金睛,白日里常看千里,凶吉晓得是,夜里也还看三五百里。”
12.悟空刚开始对唐僧并非言听计从,而是经常瞧不起唐僧,还对他大呼小叫。
比如白马被龙吃掉,三藏抱怨:“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行者见他哭将起来,他那里忍得住暴燥,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
又比如悟空要去请观音菩萨助阵,三藏却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道:“你忒不济,不济!又要马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
13.取经途中,明面上是师徒四人外加一匹白马,实际上暗中还有若干神灵护法。
众神道:“我等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各各轮流值日听候。”
14.悟空身上的毫毛可以用作“身外身”,变出小猴子,打群架的时候很好用,也能变出一些物件迷惑敌人。但脑后的三根毫毛是救命用的,是观音菩萨送给他的,用法也各不相同。
菩萨将杨柳叶儿摘下三个,放在行者的脑后,喝声:“变!”即变做三根救命的毫毛,教他:“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
尾巴上的毫毛能变物件,平顶山莲花洞智斗金角银角用的那个假葫芦就是这么变得:伸下手把尾上毫毛拔了一根,捻一捻,叫:“变”!即变做一个一尺七寸长的大紫金红葫芦……
肚脐眼下的毫毛也能变(肚脐眼下,那不是阴毛咩……):行者既换了宝贝,却又干事找绝:脐下拔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变作一个铜钱……
变小猴子的毫毛则需要先含在口中嚼碎再往空中一喷:
拔一把毫毛,丢在口中嚼碎,望空喷去,叫一声:“变!”即变做三二百个小猴,周围攒簇……
把毫毛揪下一把,用口嚼得粉碎,望上一喷,叫声“变!”变有百十个行者……
15.流沙河的宽度是八百里,也就是四百公里?这么宽?当然不是啦,唐朝的一里与现在的一里不同。那么唐朝一里多宽呢?
唐代便以唐太宗李世民的双步(左右脚各迈一步)为尺寸标准,叫作“步”,并规定三百步为一里。一“步”的五分之—为一尺。唐代—尺合现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
据此换算,流沙河的宽度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360公里。而当今世界上最宽的河流是南美的亚马孙河,在河流入海处,其宽度达330公里。
16.关于猴王的长相,常人说他毛脸雷公嘴,唐僧也说他丑,不过他又唤作美猴王,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宝象国上朝面见文武百官时暗论纷纷,八戒听见道:“列位,莫要议论,我们是这般。乍看果有些丑,只是看下些时来,却也耐看……”
除了耐看这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应该是:认真工作的男人最帅。悟空与人对战时,威风凛凛,就没那么丑了。
17.西游记中的妖精也并不都是专门吃人放火的坏蛋,比如观音院后山的那个黑风山怪,就曾想着去寺院救火。
不期火起之时,惊动了一山兽怪。这观音院正南二十里远近,有座黑风山,山中有一个黑风洞,洞中有一个妖精,正在睡醒翻身,只见那窗门透亮,只道是天明。起来看时,却是正北下的火光晃亮,妖精大惊道:“呀!这必是观音院里失了火!这些和尚好不小心!我看时与他救一救来。”
18.悟空与黑风山怪对战时曾吟唱长诗一首,自述生平,最后两句是:“你去乾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
19.八戒是哪八戒?
悟能道:“师父,我受了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三藏道:“……你既是不吃五荤三厌,我再与你起个别名,唤为八戒。”五荤三厌又是啥呢?
五荤:西方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蒜、茖葱为五荤,道家以韭、蒜、芸台、胡荽、薤为五荤;三厌:道教忌食的三种肉:即雁、狗、乌龟。
五荤好理解,就是吃完了会口臭的东东,大葱大蒜韭菜啥的,那这三厌有啥讲究?
谓天厌雁,地厌狗,水厌乌龟。雁有夫妇之伦,狗有扈主之谊,乌龟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
20.悟空说自己生来只拜过三个人,然而第四个却拜了个妖怪。原因是他化作小怪去骗九尾狐狸的幌金绳,不想现原形,只好跪拜。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21.金角银角是观音菩萨找太上老君借来故意考验唐僧一行的。
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
22.三藏进宝林寺借宿时看到两边供奉的泥胎佛像,心里感叹,如果大唐也有这种泥胎菩萨,我们也不用辛苦去西天啦。可见,当时的中原是没有佛像的。
三藏见了,点头长叹道:“我那东土,若有人也将泥胎塑这等大菩萨,烧香供养啊,我弟子也不往西天去矣。”
23.乌鸡国太子认为东土中原是个穷地方,呜呼。
三藏上前施礼道:“贫僧无隐身法,乃是东土唐僧,上雷音寺拜佛求经进宝的和尚。”太子道:“你那东土虽是中原,其穷无比,有甚宝贝,你说来我听。”
24.唐僧有时候毫无主见、智商下线,令人叹为观止。比如悟空骗八戒从井中背回乌鸡国王的尸首,唐僧又联想起自己生父尸沉水底的往事,希望悟空救人。悟空说人死了三年,他没办法救活。八戒就在旁边撺掇念个紧箍儿咒,他就救了……这等诳语,听听便罢,不想唐僧这个傻帽儿真的开始念了。另外,三打白骨精的时候也是八戒在旁边撺掇,唐僧念了几回紧箍儿咒,最后还把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八戒苦恨不息道:“师父,你莫被他瞒了,他有些夹脑风。你只念念那话儿,管他还你一个活人。”真个唐僧就念《紧箍儿咒》,勒得那猴子眼胀头疼。
25.把乌鸡国王推入井中淹死,后又冒充乌鸡国王三年的是文殊菩萨座下的青毛狮子,悟空埋怨文殊菩萨,说这怪三年来害了多少人,菩萨说没害人呀,风调雨顺的三年,悟空又说,那他冒充国王睡了后宫佳丽,菩萨又说,没事,它是个阉掉的狮子……
行者道:“固然如此,但只三宫娘娘,与他同眠同起,点污了他的身体,坏了多少纲常伦理,还叫做不曾害人?”菩萨道:“点污他不得,他是个骟了的狮子。”
26.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中写过美女蛇叫人名字可勾魂摄魄的段子,西游记中也有相同的说法。
这去处凶多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