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恋爱没安全感?其实你的依恋类型已经透露出你的安全感强弱!

  在分手的原因里我们经常会提到的就是安全感三个字,无论是主动提分手还是被动分手的那一方,都经常把安全感挂在嘴边。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安全感很高,而有些人就很患得患失?如果单纯用对方给予的不够多来解释,未免不够公平,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可以从每个人的依恋类型里找到。

  一、其实你的依恋类型,已经透露你安全感强弱

  心理学家把亲密关系中人们的相处类型分为四种: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迷恋型依恋。

  ①安全型依恋

  这是最舒适的一种两性相处模式,他们在人格上独立,在感情中对对方有合理的依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不会过分依赖别人,也不会时刻被对方牵制心思,这种相处的状态是舒适的,有安全感的,他们是亲密关系最稳定的一群人。

  ②焦虑型依恋

  焦虑型依恋的爱人焦虑型依恋的爱人很难感受到爱和信任,他们时刻处在一种情感饥渴的状态里,要求对方证明在时刻爱着自己,要求对方通过时刻陪伴拯救自己的不安全感,他们需求强烈,极度渴望与对方亲密,但是又怕对方不想要这种亲密而抛弃自己。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倍感痛苦,索取的更多。

  ③回避型依恋

  这群人非常的矛盾,他们是害怕亲密又渴望亲密的纠结者,会经常陷入自己设的局里出不来。他们十分犹豫,渴望亲密关系,又害怕被这段关系伤害。他们内心戏十足,脑海常常浮现被抛弃的场景,也会压抑和隐藏自己的感受。这一切也暴露了自身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样子。

  ④迷恋型依恋

  迷恋型的人,就像是飞蛾扑火,爱到失去自我。他们渴望着亲密关系,通过自己的无限付出来更贴近对方,企图给自己创造安全感。但常常对彼此的边界混乱不清,以至于过分的依赖对方,给对方造成压力。当发现这段关系里对方付出得不够,他们常常会陷入担忧焦虑中,发现自己安全感的缺失。

  二、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安全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上帝的礼物”,而需要在后天慢慢培养。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离不开下面几个原因:

  1、原生家庭问题

  ①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认为,六至二十四个月的婴幼儿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其成年后的安全感。假如在婴幼儿时期,得不到母亲的悉心照料、需要得不到满足、啼哭无法得到回应,孩子就难以产生基本的信任感。

  ②儿童时期,如果父母经常争吵,关系长期不和谐,孩子在成年后可能会把自己的感情理想化,把圆满寄托在对方身上,一旦得不到就会感到害怕。

  ③童年没有得到家人很好的陪伴和照顾,孩子的孤独感会形成一种伴随终生的阴影,他们虽然独立,但是很难相信别人会再给予他们充足的爱和陪伴。

  ④父母如果情绪阴晴不定、教育方式粗暴,孩子的心灵长期被紧张、恐惧、不安折磨着,久而久之也容易缺乏安全感。

  ⑤父母吝啬对你的夸赞,原本的想法是为了养成孩子谦虚的的性格,从来不鼓励,永远都是犯了错之后严厉的教育,对孩子一直都是打击教育,成年后孩子的不自信也会被带入到恋爱状态中,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会以一种极其缺乏安全感的状态小心翼翼看对方脸色行事,姿态也很低。

  2、情感创伤经历

  这个情感创伤有可能是之间的感情经历带来的,也有可能是这一阶段你们之间的感情出现的问题。

  ①失败的感情经历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一个人在下一段感情中的表现。

  这很好理解,一个人一旦吃过亏了,那么在下一段感情经历中她会牢牢记住过去的这个伤痛,这种回忆不断提醒他警惕,警惕现有的感情生活也出现类似的情况。

  比如被劈腿的人,婚姻失败是因为第三者插足的人,那么他有理由担心这一次仍然会被出轨,所以会对伴侣身边的异性格外在意,会怀疑是不是子不够好所以前任才出轨。这种失败的感情经历使她疑神疑鬼,患得患失,害怕重蹈覆辙。

  ②在你们的感情中,一些不当操作也会导致对方的不安全感。

  例如

  ⑴冷落

  很多时候你不自觉地将对方排在你的生活安排的最后,缺少付出而不自知。比如空闲的时间打游戏,对对方的关心就爱答不理的,或者工作应酬到深夜,回到家倒头就睡,并没有关注到对方的情绪。

  你给他的感觉永远是:在当你的备选。永远排在你所有事情的后面,从来感觉不到自己的重要性。这种冷落会让他胡思乱想,渐渐觉得也许你并不是那么爱他。

  ⑵跟其他异性没有拉开距离

  也许你并不觉得跟其他异性有什么出格的地方,但是感情本就是自私的,需要为对方牺牲的。你不懂的拒绝他人,不想伤害人,也不会懂得拉开距离,甚至对其他异性抱着“不主动也不拒绝”的中立态度。

  他就会认为你跟其他异性纠缠不清,判断你可能不专一,不相信你的说辞。他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就是你模棱两可的行为。

  ⑶缺乏有效沟通

  两性的思维模式不同,你们之间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产生误会,而你们彼此又是不同的心境,没有解释清楚这个误会,没有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

  当你对一个人心里没底的时候,你觉得对方让你捉摸不清的时候,是不是就忐忑不安了?

  就是因为你们之间缺少了有效的沟通交流,所以互相才会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怀疑对方不理解自己,不在意自己,失去安全感。

  三、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有以下 5 种表现

  1、 对于另一半过度依赖

  具有安全感的人,他们知道自己有照顾自己、爱自己的能力,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可以照顾到对方的感受及生活。他们愿意给予对方独立的空间,相信单独的空间和距离不会杀死爱情,反而就像空气,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靠的太近会窒息,因为距离,俩人才会有靠近的欲望。

  但是缺乏安全感的人,边界没那么清晰,他们更多的是想黏在一起,渴望跟伴侣共生,也只有这样他们的内心才是平静、安稳、快乐的。 他们不是真的缺乏照顾自己的能力,而是他们不愿意相信自己有这种能力。

  他们不愿意一个人待着,更想时刻的跟伴侣黏在一起。 一个人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焦虑、甚至是恐惧的,他们会因为心理作用,自动联想到令他们害怕的事情,比如你有别人了、不爱他了、在做对不起他的事、他们害怕,所以想牢牢的抓紧对方。

  2、 托付心态严重

  所谓托付心态用大白话讲就是:你要为我负责,你要为我的喜怒哀乐,饮食起居负责,你的责任是给我幸福快乐,我的责任是欣然接受你给我的这一切。

  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们会在成长过程中感到自我价值感不足,所以他们需要外界的肯定和迁就来证明自己。

  河东狮吼中张柏芝扮演的柳月娥有段特别经典的台词,这也是托付心态强的女生的经典内心独白。 “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

  由于边界感的不明晰,他们像个孩子一样不停的在索取,在他们的世界里,对方的责任就是照顾我,如果你做不到,我就会陷入死循环,安全感低下作祟让他想要离开。

  3、对于另一半的反应过度解读

  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们天性敏感多疑,缺少对于快乐的发现能力,但是却能敏感的捕捉到不被爱的种种负面信息,会强行把自己代入到不被爱的角色中,一点不起眼的小事,都会联想到这就是对方不爱自己的证据。

  他们的世界就是在不断的寻找,寻找不被爱的感觉,寻找不被爱的证据,一旦发现一点不对劲的线头,就会无限联想,进而调动潜意识来合理化自己的想法,“你看,我就是没有人爱,我已经发现了,事实就是这样。“ 伴侣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句玩笑,在安全感欠缺的人眼中都是不被爱的呈堂证供。

  4、 渴望无条件的爱

  很多缺乏安全感的人分手的原因是他们觉得对方其实没有那么在乎自己。那他们口中的在乎是什么呢?是每一次的秒回信息,是自己感冒发烧头疼脑热后,伴侣像超人一样瞬间赶到自己楼下,最好是冒着暴雨送药,不管他们有理无理,伴侣都要拿你当完美无瑕的挚爱,无条件的把自己搂过来表达爱意。

  他们想要的爱其实就是建立在所有所有的基础之上的“无条件“三个字,因为他们终其一生渴望的是父母那样的爱,那样无条件无私又无处不在的爱。

  5、他们用作闹的方式来证明爱

  安全感充足的人更加能识别对方的爱意,他们看待问题积极,他们就像AI系统一样,可以根据一个一个的点状信息来铺成面状的结果。 他们需要爱的时候可以正确的沟通和表达,因为在他们的惯性里,只要我提出来,妈妈都可以满足我。

  安全感欠缺的人他们一边渴望着被爱,一边又对这份爱保持着怀疑的态度,他们儿时的环境或者是之后遭遇的一些伤害,使他们不敢相信自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爱。

  然后他们滋生了一种验证爱的方式,即作闹。 他们不是真的想作,也不是真的那么无理取闹,不解风情,他们只是想用这种方法去观察你是不是真的爱自己。

  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所以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自动化身成敏感的小孩子,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他们行为的背后只是想一遍遍的引起对方的注意,想让伴侣一遍遍的证明,证明他是真的爱自己的。

  安遇在这里会给小伙伴们两点思路,第一,就是如果你在关系中是缺乏安全感人,那么你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提升;第二,就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应该如何去挽回对方。

  想要长久的维持一段亲密关系,那么一定要讲究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最好的关系状态是,两个人相互独立,却又相互亲密。

  所以在关系中,最要不得的一个心态就是:我在关系总付出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得到回报。

  正是因为你这样的心态,反而破坏了关系,因为对方会害怕你的不高兴,而选择不得不去妥协一些东西。

  所以既不要去做拯救对方的人,更不要去做索取对方的人。

  你需要知道的是,爱情本就不是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东西,它所牵扯的理性和感性的事物太多了。

  你应该在关系中做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你觉得对方值得付出就去付出,你想结束就结束,不要去看所谓的结果,纠结于某件事的回报率,那么你肯定无法在关系中体验到舒适感和愉悦感。

  记住,你有你的性格,你的标准,不必向对方妥协太多,真正爱你的人,爱的是你本来的样子,而不是你装出来的表面而已。

  不管是一味索取,还是一味的付出,都会导致这段关系的失衡,两个人很快就会进入疲惫期,然后选择不得不去放弃关系。

  很多人在关系当中,其实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核心需求是什么,而是事事追求完美的状态,这个我也想要,那个我也想要。

  既希望对方可以提供给自己较高的精神情绪价值,又需要对方给自己很多的物质价值,但这样的伴侣真的少之又少。

  其实一个人能在关系中做好一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你不明确自己的核心需求,给对方所有的方面提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多,标准又是一样的高,那你肯定会觉得他一无是处,因为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当你真正了解了自己的需求,并且对对方有一个不同程度的期待的时候,你就能真正在关系中感受到满足感了。

  一个人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几乎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的,你会发现你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以及处理,和父母真的会惊人的相似,包括我们在关系中的认知。

  那么你就可以分析自己,还有对方的原生家庭,各自的父母是一个怎样的相处模式,然后找到一个可以相交的部分,这也就是你们共同都易接受的相处方式,然后进行自我弥补,以及帮助对方弥补各自的缺失。

  两个人关系的破裂,到一个不得不分手的地步,往往是因为过于逼迫对方,让他完全看不到关系中的希望,才会选择放弃的。

  没有安全感的人,往往又很容易情绪化,不管三七二十一,非要对方去满足符合自己期待的事情,那么对方只会想要赶紧逃离这段关系。

  所以在刚分手的阶段,一定要先平缓一下自己的情绪,好好想想我上面提到的那三点,自己做一个总结,做好认知自己,以及重新认知对方的功课。

  你们还处于关系当中,无论说什么情话都是理所应当的,但是一旦你们的关系破裂,就一定要停止这样的行为,什么“我真的离不开你啊”“我真的很爱你”这种之类的话,这样只会让对方感觉,你是在逼迫他做选择,无论你现在多么想他,都不要再去暴露自己的需求感。

  因为你们关系的结束,就是因为你的需求感太高,而他又无法满足你造成的。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在关系中寻找舒适感,对方不是你去索取安全感的角色,真正的安全感应该来源于你对自己的肯定。

  ?安全感缺失这样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感性思考的问题,那么最核心的点,也一定需要通过感情的思维去解决。

  行为上的展示,反而太过表面化,会让对方觉得你挽回的目的性很强,或者只是为了暂时的挽回而使用的策略。

  所以一定要做思想、思维上的展示,让对方知道你是由内而外改变了自己的认知方式,并且你还摸索出了适合你们两个人的相处模式,那么他对你的排斥感一定会降低很多,甚至会跟你一起去努力解决。

  安全感缺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意识不到自身问题,而一味的向对方索取。也许安全感需要你花一生的时间去弥补,但是只要你找到源头,并且下意识的去解决这个问题,你也可以获得非常幸福舒适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