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遇天宝乐叟
开头“白头老叟泣且言,禄山未乱入梨园”,天宝乐叟似乎是极偶然地向诗人诉说一个故事,而诗人则以“我自秦来君莫问”一句接叙他的见闻。他们所以有共同语言,互相倾听对方的哀怨,都是建立在“自秦来”三字上。两人都对国家的前后变迁有深刻的体会。天宝乐叟的不幸遭遇,激起了诗人强烈的共鸣;而诗人本人正过着凄苦的贬谪生活,是他们产生共鸣的内在原因,因此他们也同是“天涯沦落人”,结构安排和艺术手法虽然有别,但与诗人的《琵琶行》实为异曲同工。天宝乐叟叙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安史之乱前,他是唐玄宗身边的一个艺人。那时天下太平。每当皇帝到华清宫时,他就随侍身边,以演奏琵琶和法曲为业。那时千官问候起居,万国朝拜皇帝,众多命妇的首饰照亮了石瓮寺。更有宛转柔媚之杨贵妃,衣袂飘飘,舞姿翩翩,繁华热闹啊。然而好景不长,燕寇至,胡语喧,玄宗仓皇出逃,继又忧郁而死。乐叟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职业,不幸漂泊南土,秋风江上,暮雨舟中,日日只有借酒浇愁而已。这个故事之所以真切感人,不仅在于老乐叟是“边泣边言”, 饱含着极深的感情来叙述这段悲剧,更在于诗人运用了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对天宝盛世的繁华景象的铺陈与安史之乱后“万人死尽一身存”的悲剧场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两相对比,给读者的印象极为深刻。从“千官起居环佩合”至“春风荡漾霓裳翻”八句渲染盛世的繁华,诗人不仅运用了“千官起居”“万国会同”这类显示气势宏大的辞语,更兼“金钿照耀石瓮寺”一句用众多命妇金钿首饰之光的强烈从侧面来加以烘衬。这四句是面的描绘,接下来关于杨贵妃的四句是点上的刻画。点面结合,正如写景诗既有远景,又有特写,容易加深印象,感染读者的心灵。“豳土人迁避夷狄,鼎湖龙去哭轩辕”,这两句诗人以亶宜父迁豳、鼎湖龙去的典故设喻,十分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