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医院五日》这部电视剧?

  2005年8月29日,5级飓风“卡特里娜”登陆美国,造成了超过两千亿美金的直接损失。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新奥尔良市,超过八成被洪水淹没,1833位居民在灾难中丧生。

  

  超过2000名病患和医护人员、还有中途接收的难民,被困在纪念医院急救中心。

  飓风过后第13天,救援队终于赶到。

  可他们看到的,是被白布掩盖的遍地尸骸……

  

  短短五天,医院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家好,我是戴着眼镜拿着话筒的阿拉斯加,片片。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灾难美剧:

  《医院五日》

  

  让我们将时间,倒退回灾难发生前一天。

  2005年8月中旬,巴哈马群岛附近出现热带低压,并很快声称热带风暴。

  专家将它命名为“卡特里娜”。

  当时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有着优雅名字的风暴,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

  短短几天时间,“卡特里娜”就成长为3级飓风,登陆美国后升级为5级飓风。

  

  5级飓风是什么概念?

  大部分建筑物的屋顶被掀飞,抗风能力小的房屋被连根拔起。

  

  纪念医院的主建筑能抗飓风,又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源,甚至还有备用发电机,成了接收难民的安全屋。

  医院里还有大量重病患和新生儿,贸然转移反而容易出事,就都留在医院里。

  

  休假的医护人员接到通知,紧急赶回医院驻守。

  有多次抗飓风经验的苏珊,担任临时总指挥。

  

  起初,医院大厅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大家有说有笑,都没把飓风当回事。

  但很快,这份乐观就被现实狠狠击碎:

  飓风以每小时240公里的速度袭来,在城市里肆虐。

  随之而来的,是倾盆暴雨。

  

  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城市很快被水淹没,居民们不知所措,医护人员更是焦头烂额。

  雨水从门缝、窗户甚至天花板的每个缝隙渗进来,应急物资都在地下室,备用发电机在一楼。

  

  路面积水已经到达0.3米,一旦超过1米,医院就要面临停电停水、没吃没喝的绝境。

  指挥苏珊赶紧查医院手册,结果上头根本没有水灾应对预案!

  

  积水很快超过1米警戒线,即便用沙袋筑成堤坝,地下室也难逃被水淹的命运。

  苏珊只好指挥大家,齐心协力将物资抢救出来。

  

  更糟糕的还在后头:

  飓风肆虐下,连接两栋建筑的天桥岌岌可危。

  窗户全部碎裂,在飓风中剧烈摇晃,随时可能坍塌。

  

  医护人员只好将刚刚撤到二楼的病患,再全部转移到主建筑。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飓风来得快去得更快。

  随着朝阳升起,“卡特里娜”转移到了其它城市。

  医护、病患和难民们,纷纷出来拍照留念,心中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殊不知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最可怕的往往不是飓风本身,而是它带来的次生灾害:洪水。

  众人在苏珊的指挥下,修复窗户、清理积水。

  但很快有人发现,外面的积水非但没有半点下降,甚至还在上升。

  新奥尔良市地势低洼,呈碗状下凹地形,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以下。

  飓风带来的巨浪和洪水,很快冲毁了防洪堤,就像往碗里倒水一样向着市中心涌来。

  

  由于城市断电,医院不得不依靠发电机供电,只能勉强保证医疗设备的运作。

  9月新奥尔良平均气温35度,医院热得像蒸笼,大家只好打碎窗户,通风透气。

  积水越来越高,苏珊决定联系总公司转移病患。

  离谱的事情发生了:

  由于救援成本太高,总公司已经决定,将救援任务全部交给官方。

  然而官方的救援根本来不了。

  

  *密密麻麻全是求助的民众

  9月1日,也就是飓风后第三天,新奥尔良市就陷入了无政府状态。

  抢劫之风却越刮越猛,劫匪们当着警卫队和警察的面,大肆烧杀抢掠和强奸,武装团伙甚至与警察爆发枪战。

  

  新奥尔良市警察面临沉重压力,有两名警察自杀身亡,200人交出了自己的警徽提出辞职。

  自由美利坚,枪战每一天。

  总公司给支了招:副总曾经是国民警卫队的,或许能争取到一些资源。

  然而副总TMD居然度假去了!

  

  最后医院多方求救,终于盼来了一辆救援卡车。

  苏珊等医护人员一致同意,让重病患和新生儿先撤。

  由于这些人的随身仪器和设备,占用了大量空间,原本能够运送35人的卡车,最终只带走了20人。

  

  剩下15名原本在名单上的重病患非常失望,安娜只好安慰病人们,下一辆救援车很快就来。

  所有人都没料到,白天那辆卡车,就是本次灾害最后一批救援。

  救援车辆一去不返,直到夜幕降临,也没等到它回来。

  

  以现在的水位,救援车辆就算想来也来不了。

  纪念医院有停机坪,但年久失修随时可能垮塌。

  除了军方侦察机来过一趟,救走了一名新生儿以外,就再没有救援飞机来过……

  

  *运载力不足,连婴儿仓都装不下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第一位死亡的病人出现了。

  而他的死亡,只是一个开端。

  一方面,医院里的食物和饮用水消耗殆尽;

  另一方面,备用发电机被水淹没,剩下的电池难以支撑医疗设备的运转。

  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那些重病患们很难活过今晚。

  

  是作为一个人,有尊严无痛苦地死去;

  还是苟延残喘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在痛苦中离开人世?

  医护人员必须替他们做选择……

  

  目前这部剧刚播到第四集,但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就。

  根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星期日快报》等媒体报道,纪念医院的医生们推举出几名代表,由他们挑选可能撑不下去的病患,用大剂量吗啡将他们杀死。

  等救援队到来时,医院大厅已经摆放了45具尸体。

  

  据说其中大部分是自然死亡,但事实真相早就在一遍遍的问询中,被刻意遗忘了。

  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默契地选择了沉默。

  纪念医院事件曝光后,在美国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同情医护人员的人指出:重病号在没有食品、没有饮用水、没有空调的情况下无法幸存,既然去留都是死,还不如让他们死得轻松些。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他们坚持认为经过疏散和抢救,那几名病人也许还有生的希望。

  况且按照法律,实施安乐死要有法可依,并得到病人家属的同意,否则就是谋杀!

  可能大家不太清楚,安乐死可以被分为两类:积极安乐死和消极安乐死。

  所谓的积极安乐死,就是通过注射药剂等方式,加速对方的死亡;

  

  而消极安乐死,是指在救治不可能的前提下,放弃治疗,让对方自然死亡。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不允许安乐死。

  因为自然人享有生命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权。

  权利人享有“有限地”支配其生命的权利,并不包括权利人自由决定结束自己生命的权利。

  说人话就是“你的命不仅仅是你的命”,你无权以各种形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其中就包括了委托他人。

  

  即便号称“允许”安乐死的国家,允许的也都是消极安乐死,因为积极安乐死在法律性质上和杀人无异。

  纪念医院的医生们实施的,显然都是积极安乐死,等待着他们的绝对是法律的制裁。

  英国媒体采访时,并没有透露被采访医生的姓名。

  以防止这些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背负杀人带来的愧疚感的“白衣天使”们沦为替罪羊。

  果不其然,公众专注于谴责医护人员,却忽略了这场悲剧背后,真正应该被谴责的权力机构。

  

  “卡特里娜”固然风力强大,但导致它从天灾变为人祸的罪魁祸首……

  是美国政府。

  首先是灾难发生前。

  虽然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成功预测了“卡特里娜”飓风,也及时发布了预警信号,但最终飓风仍造成了灾难性结果。

  

  新奥尔良市地处低洼,平时却只靠防洪堤、排洪渠和巨型水泵抽水抗洪,根本没有应急预案。

  当“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巨浪和洪水冲毁防洪堤,整个新奥尔良市从上到下只能干瞪眼。

  然后是灾难发生时。

  当地政府没有强制安排居民,采取应对措施。

  新奥尔良市多数被困居民都是穷人,没有交通工具,根本不可能在飓风来袭前离开避难。

  

  部分人对飓风预警抱侥幸心理,在提前两天得到警告的情况下也未撤离。

  最后,是灾难发生后。

  政府组织的救灾行动迟缓,导致灾害扩大。

  不安分的居民们出门“零元购”,甚至闯入医院哄抢物资,政府这边无论是警察还是军队都姗姗来迟。

  

  直到9月1日,300名刚从伊拉克撤回的国民警卫队队员入城,新奥尔良市的治安在面前趋于稳定。

  在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志愿者聚集在新奥尔良市的消防局,就等着一声令下进城救灾。

  

  可直到飓风过境第三天,消防局都没接到任何上级指示。

  好不容易等来了消息,纪念医院居然被判定为营救的“第二优先级”,消防队员只能原地待命,靠被困人员的家属自己想办法救援!

  至于空中救援力量,也只有寥寥几架直升机。

  可笑的是,因为小布什的座驾“空军一号”要路过新奥尔良市,这些救援直升机被禁止起飞。

  

  花费40分钟,用人力抬上停机坪的重病患,被迫在40度的高温下暴晒!

  “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应急体系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灾难准备上的不足。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一次合格的、教科书式的灾难救援是啥样的?

  就拿发生今年8月18日,发生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的山洪灾害为例。

  

  不同于新奥尔良市的“群龙无首”,灾情发生后,省市救援力量紧急驰援大通县抗洪救灾,委县政府第一时间对防汛抗洪调度部署,组织各救援队伍。

  大通县人民武装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连夜集结民兵奔赴受灾区,第一时间与当地党政负责人取得联系,全面了解当地灾情,全力寻找被困群众,迅速投入到抗洪抢险中。

  救援工作分了三个方面:基干民兵参与群众的搜救工作;医疗分队民兵参与救治伤员、防疫消杀;还有民兵参与中国电信基干的建设工作。

  消防、武警、公安等救援队伍也兵分多路,全力搜救失联、受伤、受困人员,并紧急转移群众。

  

  新奥尔良市电路全面瘫痪,导致纪念医院设备无法运转,间接酿成悲剧。

  而在“8.18”山洪灾害后,国网青海电力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紧急组织西宁供电公司、大通县供电公司对大通地区变电站、主网线路和配网线路开展特巡排查。

  抢修受损电网,以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灾难前后,大通县累计转移安置3104人,其中集中安置1496人,投亲、回县城住所1608人,每一位居民的去向都清清楚楚。

  而这只是一座小县城的灾害应对效率。

  并非歌颂苦难,而是天灾中折射出的人性光辉使我震撼。

  政府的积极响应,军警的奋不顾身和民众的通力配合,同心协力方能众志成城。

  愿世间少有天灾,也在此向所有在灾难中百折不挠的人们致敬。

  

  今天就说到这里,咱们明天见。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