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原则判别益生菌
所谓益生菌,有人称之为原生物素、生菌素或原生保健性菌种,广义的解释包括:凡应用至人类或其他动物,有助改善宿主肠内微生物的平衡者都是。这样的益生菌种类繁多,包括:动物双歧杆菌Bb-12、嗜酸乳杆菌NCFM、乳酸杆菌(俗称A菌)、比菲德氏菌(俗称B菌)、酵母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等都是,益生菌的作用?哪些原则用来判别益生菌?一起来看下。
1、益生菌有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促进机体营养吸收的作用:益生菌有助于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它能分解乳糖成为乳酸,减轻乳糖不耐症。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和叶酸等以供机体所需,还能通过抑制某些维生素分解菌来保障维生素的供应。另外,双岐杆菌还可以降低血氨改善肝脏功能。
2、益生菌有整肠作用,调整微生态失调,防治腹泻:益生菌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对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便秘等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益生菌和很多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一部分的益生菌能抗胃酸,粘附在胃壁上皮细胞表面,通过其代谢活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3、益生菌能代谢产物产生生物拮抗,增强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抑制其它有害菌的生长;通过“生物夺氧”使需氧型致病菌大幅度下降,益生菌能够定殖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起着占位、争夺营养、互利共生或拮抗作用。并可以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增强肠道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
4、益生菌对高血压的效果: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如γ-氨基丁酸(GABA)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还有一部分的益生菌能特异分解乳蛋白(酪蛋白),产生具有抑制引起血压上升的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多肽(如VPP和LPP)。常期饮用含有这种活性多肽的酸奶有防止高血压的效果。
5、益生菌有预防阴道感染的作用:不少益生菌有酸化泌尿生殖道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降低pH值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还可以通过与有害细菌竞争空间和资源而遏制它们。
6、益生菌有缓解过敏作用:过敏是一种免疫疾病,是人体内免疫功能失调出现不平衡的状况。有过敏体质的人当外来物质或生物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球蛋白(IgE)数量过多,使其释放出一种叫组织胺的物质从而引发过敏症状。益生菌疗法是目前国内外流行辅助治疗过敏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利用益生菌调节体内免疫球蛋白(IgE)抗体,达到缓解过敏的免疫疗法。
7、益生菌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可能与其调节和利用内源性代谢产物并且加速短链脂肪酸代谢有关。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微生态制剂,服后可使胆固醇转化为人体不吸收的粪甾醇类物质。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8、益生菌能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等:乳酸杆菌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并能防止肿瘤的生长。益生菌可抑制肠道内某些酶的活性,如β-葡糖乙酸酶、β-葡糖醛酸酶、尿素、酶、硝基还原酶、偶氮还原酶等。这些酶可能参与肠道内致癌物的形成。胆盐经肠道碰到有害菌可能发生解离,就会产生致癌物质,容易引起肠癌。但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即使有胆盐的存在,致癌率也大大降低。
不能忽视肠道菌群失调
目前,功能性胃肠病越来越常见。据介绍,在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约一半以上有功能性胃肠病的表现,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
正常肠道菌群具备多种生理功能,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有数百个菌种。如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将扰乱这些正常的生理功能。近年来应用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已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外临床试验证实,通过益生菌酸奶的摄入可以有效改善胃肠不适等症状,其中含有B益畅菌(即双歧杆菌DN173010)的酸奶已经被证实对肠易激综合征人群、便秘人群的胃肠道改善效果明确。
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牵头的研究结果证实,含特殊的双歧杆菌B益畅菌的益生菌酸奶对肠道传输缓慢的中国人群效果明显。每日饮用1~2杯含B益畅菌的酸奶,连续饮用2周,可以缩短老年人和女性的肠道传输时间,明显改善便秘症状。
如何判别益生菌酸奶有效
国际上对益生菌的定义是,只有活的、有足够数量并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菌种才能称之为益生菌。现在常用“三个标准”来判断益生菌酸奶是否有效。
菌株决定功效。所有益生菌都是按属、种、株三个层次划分的,益生菌的功效是以“菌株”为准的。以动物双歧杆菌B益畅菌为例,双歧杆菌是属,动物双歧杆菌是种,DN-173010是株,动物双歧杆菌DN173010所具有的对消化系统的改善作用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双歧杆菌都具有一样的功效。
活性是关键
人体的消化道环境很复杂,在经过胃酸、胆汁等环境后依然能存活的菌株,才能到达大肠发挥其功效。
100万个才有效。目前,我国乳酸菌标准明确规定,酸奶中活菌的数量要达到每毫升100万个。否则,就不能保证最终到达大肠的活菌量,也就无法保证功效。
1.含益生菌的酸奶。在健康状态下,平时可多选择含益生菌的奶制品作为零食,传统的酸奶是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而成,这两种都是益生菌。而添加益生菌的酸奶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人工添加了双歧杆菌作为发酵菌种,常喝可起到保健作用,有益健康。但注意要买新鲜低温保存的酸奶。
2.含益生菌的配方奶。一些奶粉中加入了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可以促使宝宝肠道更健康。
3.含乳酸菌的饮料。超市中的养乐多,其中含有的就是大量乳酸菌。但不可以喝太多,健康状态下一天不要超过2瓶,如果生病的情况下,要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喝。
4.新鲜乳酪含益生菌。质地柔软的乳酪含有较多的活菌,因此,含有活菌的食材或食品都要冷藏保鲜,也只有活菌才能在肠道里繁殖。
5.益生菌制剂。宝宝常用的妈咪爱、回春生、整肠生等都属于益生菌制剂,但在健康状态下不宜乱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要选优
要选优质益生菌,就是说要选择“安全、高活性、有着经临床验证的功效”的益生菌。因此,选择历史悠久,在国际上有着较高威望的知名品牌是很重要的。
2、有针对性
大家已经知道,益生菌的功效具有“高度的菌株特定性”,不同菌种、不同菌株、不同的供应商,不同的菌株配比,都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功效(当然,这种功效一定要经过临床验证的)。因此,我们选择益生菌也应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来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益生菌产品。
3、分段营养
众所周之,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而不同年龄段所出现的健康问题也不尽相同,解决办法也各有侧重。0-6岁婴幼儿童是一生中的窗口期,也属于“免疫不全期”。此时期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机体抵抗力较弱,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肠吸收不良及感染性疾病,在此阶段通过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保持益生菌的优势地位,对婴幼儿童健康影响极大。分年龄段定制的益生菌产品更能贴合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童的具体需要,是属于宝宝自己的益生菌。
4、看活菌量
益生菌粉中起作用的是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益生菌,而且只有活着的菌群才有活性,才能起到调理肠道、提高免疫的功效。不同的活菌数量影响功效。市面上从30万、50万、100万、50亿、300亿活菌数含量的益生菌各不相同。人体摄入数量不是越高越好,要根据厂家安全指示正确摄入。
1、冲调含有益生菌的奶粉或制剂,要注意使用温开水(35-40℃)给宝宝服用,冲泡好的奶或益生菌制剂要及时服用,以免益生菌死亡失效。
2、益生菌不能与抗生素同服。抗菌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不能识别有害菌和有益菌,所以它杀死敌人的时候往往把有益菌也杀死了。这时候或者过后补点益生菌,都会对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果必须服用抗生素,服用益生菌与抗生素间隔的时间不应短于2-3小时。
3、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喝益生菌酸奶。特别是有食欲不振、便秘、经常腹泻或消化不良的宝宝,长期选择益生菌酸奶还能调节胃肠功能。喝酸奶后,若发生腹部不舒服或腹痛、恶心、呕吐,应立即停止饮用。
4、益生菌的食物有纤维、乳糖、淀粉、寡糖,益生菌的发酵产物等成分;所以在补充益生菌的同时,应多吃根茎类蔬菜、水果及海藻等食品,就等于在肠子里布置一个它们喜欢生长的环境。多数的益生菌并不喜欢肉类和葡萄糖,如果含益生菌的食品中含有过多的糖分也会降低菌种的活性。
5、胃酸过多的人、胃肠道手术后的病人、心内膜炎和重症胰腺炎患者不宜多喝益生菌酸奶,最好事先咨询医生;其他人则可以尽情享用。一般出生3个月后的婴幼儿即可开始逐渐补充一些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对于孕期容易产生便秘等问题的孕妇来说,补充益生菌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且一般随着年龄增加,肠内有害菌增多,所以成年人及老年人更需要补充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