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人十几岁看起来很老,而同龄的亚洲人却十分年轻?
二更:
从头身比上看,东亚人大部分来讲都大头娃娃,你们去观察一下小孩子嘛,可不是就一硕大的头颅+小短腿小短手?
不过今天我要抛开硬件因素,来谈谈审美因素对年龄感的影响~~
一个人看起来是成熟是幼态,打扮所起到的作用超乎你的想象~~
何况亚洲人这种扁平脸和小五官,可塑性其实是很大的,让成熟成熟,让幼齿幼齿~
微博上有个小姐姐一直是熟女系欧美风,你们看得出来她才刚刚20吗?
侵删
国外从青春期开始就强调性吸引力,对一个人外表最高的评价莫过于——sexy~
你们如果看过欧美的校园青春片就知道,校花级别的美人基本都是最早拥抱自己的第二性征的一个群体:
总感觉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成年生活~~也许成年的确意味着更多的自由吧,对他们来说~~18岁自己搬出去住之后,可以不用再听老妈老爸指挥~~中国人?这辈子就别想着摆脱爸妈了吧~~
《小妇人》里面的老幺艾米会因为隔壁家的男孩不管她叫“lady”而生气,中国女孩十岁出头的时候被别人叫一声“小姐”(污名化之前),应该会不开心的吧……
总之,东亚文化在审美方面是比较推崇幼态持续的~~以日本为典型,当你进入成年,也意味着你进入了一种高压的社会规训,一种严苛的伦理体系当中去,那自然有很多人想要遁回童年啊~~所以萌系文化也是对抗这种规训的武器~~现在男孩女孩都一样,萌即正义,政府的公众号都要迎合这种潮流~~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理性的个人,推崇个人主义,强调顶天立地、特立独行的个体~~小孩子跌倒了,父母不准扶,小孩很小就要自己吃饭,哪怕吃一身,小孩从小就要自己睡觉……
所以,简单粗暴地概括,东亚人为了看起来萌萌哒,有时候会去刻意地掩盖第二性征~~
西方人为了看起来比较sexy,可以在年龄感方面做不少牺牲,即使看起来老气,不管,要sexy!
你们想象得到吗?我那时都25岁了,过年穿了一身黑色中长款风衣回家,我姨丈还对我说:“为啥你要打扮得那么成熟呢?”……
我本来要反驳的,突然一回头瞄见我表姐(姨丈的女儿,比我大一岁),只见她穿了一件粉红色的T恤,上面印了一只Hello Kitty~~
长相老成的我身处总体推崇幼态审美的东亚文化中,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
然而在欧美,有时候也会看见一些发育不太好(或健康没问题,但天生第二性征不明显)的女孩被同龄人奚落,我觉得她的心情跟我应该是一样的……
希望大家能包容一点咯~~
~~~~~~~~~~~~~~~~~~~~~~~~~~~~~~~~~~~~~~~~~~~~~~~~~~~
原答案:
这个也得分人啊~
小李子19岁:
贝尔13岁:
这棱角分明的脸,气场两米八!
其实《太阳帝国》和《男孩的生活》的选角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要找一张稚气未脱,却又饱经沧桑的脸~
小李子是因为年龄已经到那了,但是三庭比例和五官有很多幼态持续的特征(俗称娃娃脸),所以跑去演了一个13岁的早熟男孩……
而贝尔年龄虽小,脸部和五官就比同龄的孩子要棱角分明许多,再加上天赋极高,被斯皮尔伯格挑中,在《太阳帝国》中扮演一个在战争中备受摧残的孩子~
这样一张蕴含着复杂情绪的脸,看起来的确好像承受了许多:
但是看身材能看出来成年和未成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