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口危机:二战人口失衡,家庭伦理观念影响,男女试婚却拒婚

  如果一个国家人口面临负增长,那么会带给这个国家哪些方面的影响呢?首先人口的负增长会导致国内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的结构,导致壮劳力会大量锐减,人口结构会出现失衡的状况。

  

  从长远角度来讲,人口负增长,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会带来极为严重的滞后影响,也会使得国家面临劳动力缺乏的现象;日本这个国家已经连续多年面临人口负增长的窘况,而日本政府也多次颁布鼓励生育的法令,但是效果都是微乎其微。在我们印象中,日本是一个经济发达、福利健全、制度完备的国家,那么这样的国家为何会出现人口负增长呢?

  日本这个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国民福利系统相当完善,人均收入水平高,医疗、教育、养老等福利在世界都处于最高水平之一,然而,日本国民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却非常的重;日本精英文化一直影响着一代代日本人责任思维,他们的责任来源于家庭负担、养老负担、竞争负担。

  家庭负担,主要因为日本家庭往往是呈现男主内、女主外的传统结构,而男士需要承担一家的经济主要收入,而女士却被限制出门工作,传统日本思维就是,女人就必须在家相夫教子,正是因为这样的日本传统家庭思维的影响,男人一个人负担全家的经济开销就显得力不从心,而女人们想要外出工作,却会被认为是抛弃家庭。

  

  因此,在一个日本家庭中,男女都面临着沉重的压力,男人被繁杂的工作压力以及庞大的经济开销压得喘不过气,而女人被刁钻的家庭琐事,以及家庭道德理念束缚住自由;这也是,日本家庭离婚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个典型的男权社会里,千年来的“男尊女卑”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在每个人的心中,男女双方不可能,或者很少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男方认为妻子不理解自己的压力和痛苦,而女方认为,丈夫无法容忍自己在外面工作和抛头露面,而离婚不仅使家庭破碎,也带给了子女一种负面情绪的蔓延,对子女的心理影响尤甚。

  日本的试婚男女增多,是因为体验到长辈婚姻的无奈,渐渐地,他们耳濡目染的认为结婚不是一个好选择,甚至结婚还会带给自己无穷的麻烦;而适婚男女思想的差异性也导致了男女愿意结合的比例越来越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男人认为女人一旦结婚要留下家里侍奉丈夫和孩子,不可以出去上班,因为妻子上班就意味着丈夫脸上没有光(没有面子)。

  

  而女人却认为如今已经是21世纪,如果还秉持“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陈旧的传统,那么,自己对未来是没有任何期待感和安全感;在这种价值观的矛盾下,日本适婚男女都开始出现恐婚和拒婚现象。

  女人们不愿意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家庭孩子,而男人们却不愿意让自己妻子抛头露面,或者遭受风吹日晒,由此,日本适婚男女结合率的低下,就导致人口出现负增长现象。

  日本老龄化非常的严重,据了解,日本60岁的老人就占了国家人口的30%以上,而这还是近几年的数据,有分析家认为,如果日本还解决不了人口增长的问题,那么再过30年,日本老人的数量将达到日本总人口的半数以上。

  

  到那个时候,日本国家别说经济发展,就单单几千万的老龄人,就能将日本的养老福利政策给压到破产;造成日本人口失衡的原因其实是历史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损失了数千万的壮劳力(其中大部分是男性),而当时的日本人口也就近亿人,一下子损失了千万级别的壮劳力,这直接导致了日本人口出现了严重失衡。

  首先男女比例就失衡严重,女人比男人多了近千万人,而老年人也比年轻人多了近千万人;而日本又是一个战败国,国家被美国占领和控制,日本政府想实施人口激励政策,却因为美国的干涉而无奈取消,而当时日本政府还打算放宽男子娶妻限制,从一夫一妻开放到一夫多妻,但这些政策因为涉及到伦理道德和婚姻法律等问题,并且违背民主与自由均衡原则,于是这种提案还没颁布出来就被掐掉了。

  

  日本的人口结构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国家建设上出现了劳动力不足,后备力量不足等现象,虽然美国在经济上扶植日本,但美国却限制日本的政策颁布,从1945年到2020年为止,日本依旧没有从人口失衡的现象中走出。

  而日本为了发展经济,政府不得不一次次推迟退休年龄,从55岁延迟到60岁,65岁,甚至还有延迟到70岁的打算,为的就是缓解劳动力短缺和养老金发放等压力。

  虽然,现在日本政府提出了多项福利政策,专门鼓励日本年轻夫妇多生孩子,但福利补贴其实都是杯水车薪,养孩子的主要花销还是由家庭承担;虽然日本的义务教育是免费的,但私立学校的费用还是相当昂贵,日本孩子从早教、上学、念书,一系列的额外费用算下来都是天文数字。

  

  日本学校提倡精英教育,而精英教育的前提就得靠钱投入,一个孩子还好,普通日本家庭还是承担的住;但是两个孩子、三个孩子呢?那对家庭就是一笔极为庞大的开销,甚至在日本东京一带,孩子一年的读书所需要耗费的费用,就等于一个白领近半年赚取的工资,而光教育费用就掏空了腰包,何谈家庭幸福生活。

  也因此,日本人看起来工资收入都很高,但事实上他们的工资收入,在日本昂贵物价面前什么都不是,一个西瓜都能够花费近千日元,而他们一天的收入才多少?几千日元而已,在这种强大的经济压力下,一个家庭能够负担几个孩子?负担一个孩子就足以让他们非常费劲。

  随着日本养老政策的完善,年轻人们认为自己年老后,政府会为自己养老送终,那么何必花费精力和资产去养一个孩子,而一些年轻女孩也认为,生孩子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疼痛,而且还得耗费自己的一生去赡养孩子,对她们而言弊大于利,“养儿防老”的概念,在年轻人的心中早已淡化。

  

  在这种氛围下,日本男女谈恋爱或者结婚,其实都不怎么愿意考虑生孩子的问题,反而他们愿意考虑的是,如何营造男女之间浪漫的生活与感情,并且不受到过多的经济负担影响,正是年轻男女这种“不育思维”导致日本人口负增长现象越来越严重。

  那么,既然出现了人口负增长,那么政府就需要针对人口的负增长现象,做出政策调整,例如人口激励政策等。但是,不管作出什么样的激励政策,日本年轻人都不愿意生育或者结婚;并且日本的宅文化盛行,许多年轻人宁愿躺在家里看动漫、玩游戏也不愿意去外面交际,这种宅文化使得男女交往机会大为减少,相应地谈恋爱,结婚的概率也就小了,那么生孩子就更少了。

  不过,在日本政府的大力努力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生孩子给补助,多生孩子还给教育补贴(教育无偿化),政府提供保育服务,家庭减免税赋,以及促进青年男女交往等各种计划,最近几年日本新生婴儿的出生率已经开始缓慢回升,这也说明日本负增长问题不再在继续加剧,但是也不可能很快得到解决。而日本人口究竟会发展到什么模样,我们也无从所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要发展,人口则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发展动力,人口负增长所导致的人口危机,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劳动力不足,消费减少引起经济内需不振,市场萎缩,企业投资下降,政府税收减少,进而影响到养老金的发放,由此引发的恶性循环,这对一个外向型经济的日本,是不可承受之重。

  日本是一个经济、科技、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度,但如果没有人口作为发展保障,那么这个国家即使拥有强大的核心技术,最终也会因为无人可继承而导致技术的失传;纵观历史,在世界发展最快的几个国家中,大多数都是利用人口红利,使得国家经济进行快速发展;而这种快速发展也是一种新的经济推动力;要获取这种推动力就得保持国家人口增长的健康性,只有人口正向缓慢增长才是一个国家最好的发展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