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韩国演艺圈现在的环境再出一个少女时代难吗?有多难?
少女时代真的像她们的名字一样,创造了一个属于少女的新时代。
「少女时代」是融合了「成长故事」和「唱跳艺能」的韩国少女组合的「完成形态」,所以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巅峰。
少女偶像的发展从个人到组合,再到成建制的体系化运营,一步一步进化成今天的模样。她们的核心产出是「故事」,是和粉丝共同成长、让粉丝高度参与的青春故事。
她们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展现「艺能」,唱歌、跳舞、综艺、主持、模特……等等等等。
在组合成为主要的偶像形态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有时候偶像会特别强调「故事」,比如小猫俱乐部、AKB48,艺能就会稍微弱一些;但也有些时候更强调「艺能」,比如 SPEED、Fin.K.L.,但故事性就弱很多。
能不能做到既有故事,又有艺能呢?
这当然是一种理想形态,但站在运营的角度说,要做到同时统筹这两部分,是需要一些时间去学习、试错的。亘古以来,一个学艺的女孩子若要做到「色艺双绝」都绝非易事,何况是「组合」这种新玩意儿呢。
如果做到「故事」「艺能」两者兼具,即可谓少女偶像组合的「完成形态」。
一、开启偶像少女新时代
第一个实现这一形态的组合,是韩国天团少女时代。
在经历了 S.E.S.、Sugar、天上智喜等运营的经验与教训后,SM 公司终于找到了韩国女团真正的打开方式。
少女时代
今天我们提到 SM 娱乐,总会想到它是「韩国三大娱乐公司」的旗舰,基本上推啥都能火。然而在少女时代出道那会儿,环境却并非如此。
当时的 SM 娱乐,虽然已经是韩国流行文化产业的翘楚,但对于他们家新出品的女团,最初却并没什么人看好。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有 3 个。
首先就是刚刚提到的原因:SM 并没有女团成功的先例。
虽然韩国第一个偶像女团 S.E.S.就是 SM 建立的,但风头很快被 Fin.K.L.和 Baby V.O.X.抢了去,后来无论 Sugar 还是天上智喜,虽然也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自家男团如 H.O.T.、神话、东方神起、Super Junior 相比,实在也说不上成功。
天上智喜
第二个原因,SM 的组合发展不顺是一回事,发展顺了也麻烦。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是:SM 旗下的组合,只要发展顺利,成员一定会跟公司对簿公堂。
前面提到的那几个男团,就全都有人跟 SM 打过官司,H.O.T.的解散在当年掀起了轩然大波,神话组合更是真的写下了一部韩国诉讼史上的神话。男团尚且如此,在一般公众印象中更「不稳定」的女团会如何,就更难说了。
第三个原因,是韩国历史上其实就没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少女偶像天团,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也从未出现过一个可以被称作「少女时代」的时代。
虽然李贞贤、BoA、李英爱等年轻女歌手、演员都有着非常高的海外知名度,少女偶像出身的李孝利也在单飞后创造了自己的人生奇迹,但少女偶像组合从来没在韩国文化中获得过广泛认可。
2007 年 7 月,SM 公司在视频网站 UCC 依次公开了这支新组合的9 位成员——林允儿、黄美英(Tiffany)、权俞利、金孝渊、崔秀英、徐珠贤、金泰妍、郑秀妍(Jessica)、李顺圭(Sunny),并在 M-net 频道播出了记录组合出道过程的综艺节目《少女上学去》。
《少女上学去》是非常重要的存在。
SM 之前推出的组合,实力不可谓不强,但没有获得市场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成员们的故事形象不够饱满。
在少女时代初出茅庐之时,一个全面记录她们来龙去脉的节目充分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与此同时,少女时代的粉丝运营也被抬高到非常重要的位置,确保粉丝们享有充分和组合成员沟通、互动的机会。
这样的套路在日本早就很常见,无论早安家族还是 AKB48,都已经玩得炉火纯青,但在韩国仍然是难得一见的创新。
有着这样的基础,再加上精良的音乐制作,少女时代出道专辑《Girls' Generation》一炮打响,当年就一口气拿下了好几个年度新人奖。
然后,就出事儿了。
二、「黑海事件」
什么事儿呢?在接下来的 2008 年,少女时代参加的演出中出现了一系列事件,合称「黑海事件」。
所谓黑海,就是在演唱会现场,观众们集体关掉荧光棒,停止应援行为,让观众区变得漆黑一片。
而仅仅在这一年,少时就遇到了至少 3 次万人级的大型「黑海」,还是在 3 个不同的国家——韩国、中国、泰国。而几百上千人的小型「黑海」,更是不计其数。
每当少女时代登场演出,五彩缤纷的观众席立刻熄灭,甚至传来一些难听的喊话。只有被称为「sone」的少时粉丝仍高居着粉色的光芒,但在这种大型拼盘演唱会的现场,却显得那么孤单,那样无力。
如此高调登场、年纪轻轻又实力强劲的少女时代,咋就犯了众怒了呢?
在我看来,恰恰是因为太高调了。
少时成员的出道年龄只有 16-18 岁,大都在 10 岁出头就成为了 SM 练习生,每一个都是千里挑一的佼佼者。
这几个小女孩在出道一炮而红后,由于 SM 全力猛推,也拥有比其它同期组合更多的曝光率。这事儿其实本来就有点招人嫉妒,而这群孩子们的言行也给人留下了把柄——她们在称呼前辈艺人的名字时,不加敬语。
咱们曾经提过:在日语和韩语中,不加敬语基本等于骂人。韩国又是一个非常重视上下伦理尊卑的地方,比日本、中国都要严重,韩语的敬语体系也是东亚几种语言里最复杂的。
称呼前辈时不加敬语,在 21 世纪的中国基本无所谓;
在日本虽然会显得有些失礼,但看在是小女生的份上也无所谓,毕竟「可爱即正义」。
但在韩国,如果说「不加敬语就是大逆不道」,一点也不过分。
当然话分两头,很多韩国人自己也受不了这种等级森严的塔型社会体系,尤其在全球化的时代,这种繁缛礼节显得与世界格格不入。
有意无意之间,恰恰因为「不加敬语」,很多人喜欢上了「大胆放肆」的少女时代。
说实话,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我也喜欢这样大胆放肆的少女偶像组合。小女生艺高人胆大,天不怕地不怕,话丢出来甩在脸上,能接得住就接,接不住就受累您习惯一下,北京人管这叫「飒」,我觉得这是一种不成熟但很有趣的真实。
可问题是,少女时代本来就隶属于娱乐大鳄 SM 公司,属于大户人家的孩子,本来就遭人妒,再这么拽,就有点儿不合适了。
在这种情绪下,各种不利于少女时代的谣言开始流传。什么「少时粉丝推人」,什么「现在大型演唱会净是少时粉丝打人」……
在粉丝年龄普遍只有 10 多岁的韩国偶像圈,谣言传播得特别快。
而且在当时的环境中,演唱会舞台的主角大都是男团,少女时代和她们的「sone」本来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更加深了她们和饭圈其他群落的隔阂。
其他组合的粉丝们很快达成一致:给她们点儿颜色看看。
于是就有了黑海事件。
2008 年,中国互联网媒体还是博客与 BBS 的时代,对于亚文化群体中无关紧要的流言蜚语,几乎没什么拨乱反正的能力。
于是谣言又发展出了新版本,什么「少时成员在韩庚表演中国民族舞时面带不屑」「少时成员脚踩五星红旗」「少时成员把中国粉丝推下楼导致骨折」等等,传得昏天黑地……
于是,少女时代在上海的演出也遭遇了万人级「黑海」。
站在少时粉丝的角度看,是少女时代遭遇了集体霸凌。这确实是事实。
但是,一个组合刚登场就树敌无数,把原本可能是自己粉丝的群体推向了对立面,运营无论如何都是要检讨的。
检讨中,少女时代暂停活动长达九个月,就连即将发布的新曲也宣布延后。
在这九个月的空白期里,少时成员们以个人名义分别参加活动。她们一改往日口无遮拦的形象,变得谦逊、有礼、温文尔雅,一点点修复着外界对她们的印象。
2009 年 1 月,少女时代重出江湖,以一曲欢快悦耳的 Ballad 舞曲《Gee》再度爆红。
这首《Gee》不仅在韩国各种霸榜,还在日本一举拿下唱片周销榜亚军。而在中国,《Gee》成为了国民级综艺《非诚勿扰》的开场曲,为亿万中国观众所「耳熟」。
紧接着,她们的新单曲《GENIE》再度大热,独特的舞蹈动作就是如今知名的「大腿舞」。
GENE 的经典造型
刚刚满血复活,少女时代就大举进军日本市场。少时的日本市场策略非常成功:
她们和同样崛起中的 AKB48 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跨国擂台,整个亚洲的年轻人都被卷入一场题为「日系偶像和韩系偶像哪个更好」的争论中。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
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App 内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