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概论》全套课件.ppt

  语言对比到了语篇层面,原有的以民族语言作为其对比基础的做法已经很难成立,如果还要进一步将语言与特定的文化一一对应起来就更成问题了。 实际上,一些用不同语言写成的语篇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可能明显大于用同一语言写成的语篇之间的相似之处,某些同一语言语篇之间的差异也不一定就会小于与另外一种语言语篇之间的差异。 * 当今世界的民族国家中,多元文化变异现象已成为普遍现实,民族文化早已不是同质的了,民族语言的界限也越来越多地被逾越。同一种语言的人之间可能会有深刻的文化差异,而说不同语言的人之间有可能共享同一种文化。 今天的语言,尤其是那些使用范围广泛、使用者人数众多的语言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中发生种种变异,形成众多的各不相同的话语系统,而这正是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所致。文化上的不同 导致语言使用上的不同,由此而产生了不同 的话语系统,即语言使用上的变异。 * 语篇层面的对比应当以不同的话语系统而不是语言系统为对象。因为,如果还说存在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也只能存在于话语系统与文化之间,而不是在语言系统与文化之间。不正视这种情况的存在,依然以过去不同语言与文化相互隔离的状况为前提和依据,坚持以民族(或国家)的语言与文化作为对比分析的基本对象,其结果必然会与事实相悖。 * 2.语篇类型与话语分析法 斯考仑主张不以语言系统而以话语系统为基本单位来分析文化差异,认为每种话语系统都有各自的意识形态,有一套受制于其文化观念的话语模式,而一些话语系统会跨越民族与地域的界限,在传统意义上的不同社会与文化中都能找到。 这意味着我们不应先入为主地以地区、国家、民族或语言来划分文化,而应当更多地考虑每个地区、国家、民族或语言内部话语系统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地区、国家、民族或语言之间某些话语系统的共 享状况。因为话语系统是一种亚文化系统, 相对于以国家、民族为基本单位的整体文化 而言,话语系统有较强的内部同质性。 * 坦嫩研究过英语和希腊语的叙事性语篇及结构:英语叙事性语篇结构倾向于简单、如实地记述事情;而希腊语叙事性语篇结构则倾向于加入一些评论和解释。叙述内容是否与主题相关,不同文化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英、法医学论文语篇结构的对比分析显示,在描述病情发展过程时:英语论文一般会按时间顺序同时描述几种病情症状的发展变化,而法语论文则倾向于将几种症状分别从头到尾描述,并且可能在描述 某个症状发展过程时顺带提出对其发展趋势 的推测。 * 三 语篇差异与语境因素 (一)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在探索语篇衔接与连贯时,我们能计算、统计和分析的往往只是语篇中的显性衔接特征,而那些隐性特征也许对语篇构建更为重要。而且语篇的连贯和完整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毫无明显衔接特征的语篇可以因其所处的语境而具有连贯性,语篇常常是针对特 定场景构建的,是在具体语境中由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来决定的。 * 问候语是交际双方见面时打招呼使用的程式化语言。各种文化有自身的一套问候语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相互问候来联络感情,维系人际关系。比如英语、汉语中常用的问候语有: Hi / Hello! How do you do? How are you? How are you doing? 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您 / 你好! 早!早上好!您早! 吃了吗? 去哪里? 干什么去? (一)问 候 * 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由于问候方式、问话内容而出现一些交际失误。如果我们不注意各个民族之间问候习惯的不同,就会常常出现一些类似的误解,导致交际障碍。 (结合日常交际案例加以分析) * 告别语是交际双方道别时使用的程式化语言。各种文化有自身的一套道别语系统,主要功能是通过相互致意来表示礼貌,维系人际关系。比如英语、汉语中常用的告别语有: Good bye! It's nice meeting you. See you! So long! See you later /tomorrow! Good night! Have a 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