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女侠与哲学 | 注定得面对真相:神奇女侠使用的伦理
原标题:神奇女侠与哲学 | 注定得面对真相:神奇女侠使用的伦理
注定得面对真相:
神奇女侠使用套索的伦理
本文节选自《神奇女侠与哲学》
作者:梅拉尼·詹森-莫克斯利
译者:简似竹
他们畏惧的并非黑暗……而是真相。(1)假设你的任务是要把世界变得更美好,对抗想要掌控地球的霸权势力,并在地球受到威胁时拯救地球,好让地球不陷入毁灭的危机中。假设你佩戴着一个独特的工具——诸神打造的一条金黄色绳索,这个工具不只是你最强大的武器,同时也能用来抚平伤害,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揭开真相。戴安娜,这位亚马逊公主、战士与天堂岛的外交使节,在她担任神奇女侠并为世界短缺的正义与和平奋斗时,这条“真言套索”至关重要。乍看之下,套索的使用好像无关乎任何真正的伦理困境。毕竟一条魔法绳索还是与随心所欲操控万物的能力有所差异,不是吗?然而,随着我们更深入思索套索的能力与套索如何达到效果,应当如何使用套索的相关问题便一一浮现。
#1 魔法套索与真言套索
首先,我们必须先厘清是在讨论哪一个版本的套索,因为在DC宇宙危机前与危机后中的套索差异很大。
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在神奇女侠的原始故事中就介绍了魔法套索,套索由阿佛洛狄忒与雅典娜共同打造,能够迫使任何受制者服从收到的所有命令。在戴安娜公主得到这种“控制他人的力量”之前,不只需要证明自己是亚马逊族人中的冠军,同时也得向女神——爱神与智慧女神——宣誓效忠。(2)故事情节反映了马斯顿的想法,他认为向关爱的权威支配者表示服从是一件好事,这对戴安娜在男人世界的任务也非常重要,她得成为这项原则的道德典范。初代的套索能够迫使人去从事指令的行为,包含但不限于吐实。衣着缀满星辰亮片的女英雄会用之于拷问,但同时也会短暂地用来改变坏蛋的行为举止。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乔治·佩雷斯重新设计了亚马逊人的套索,改变成真言套索,同时限制了套索的能力,还增加了更复杂的元素。新版的套索能够逼人说出实话,而不是逼人行使特定行为,换而言之,就是能让受制的个人去面对真相——通常是自身扭曲、早已遗忘或是理想化的事实。套索仍被用作拷问的工具,但是用处更广:神奇女侠不只能要求对方说出实情,还能够让对方直面不愿面对的真相。(3)
换而言之,借用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的假设就是:套索之下,能将一人从阴暗的无知之穴中拉出来,无论此人意愿如何,都会沐浴在真相与知识的光明之下。以下讨论的套索将以此版本为准。
#2 四个伦理试金石
欲更好地讨论此主题下的伦理试金石,可以从几个基本伦理论述出发。首先, 义务论(deontological ethics)或如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与其他人口中的义务伦理学。 义务伦理学定义的“正确行为”指的是符合普世认同的固定义务。一个人会做出某行为,是因为该行为是正确的行为,就是这么简单,而任何理性人都能够分辨何为正确的行为。但是,当然也存在争论表示,所有的超级英雄的行为在某程度上都是为了实践义务,绿灯侠(Green Lantern Corp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宇宙守护者(Guardians of the Universe)会挑选适当的人选成为绿灯侠来对抗邪恶势力并维护秩序、评估意志力强大与否(并评估与其他灯侠展示出来的情绪性格相似度),再评判是否能和伙伴一同在受委任的宇宙区间中,完成自己的誓言“照亮……黑暗的邪恶”。(4)康德的道德论,同时也强调对理性存在的尊重:指不会干涉其自主性,或是自决的自由。在这个观点之下,真实的道德地位是崇高且不可侵犯的——诚信是完美义务,而身为理性且道德的个体就得维系此义务,不得出现任何例外。这组构了神奇女侠的道德框架,尽管这不是其道德架构的唯一来源。
第二, 功利主义(utilitarian)的概念,如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1806—1873)与哈莉耶特·泰勒·密尔(Harriet Taylor Mill,1807—1858)这类哲学家所定义,认为“正确行为”就是能够为所有相关人物最大化最终的快乐,并最小化伤害。蝙蝠侠的方法,通常是不感情用事的功利主义派——为了保护哥谭市市民,他会只为了得到相关情报,而愿意将市井街头小流氓,揍得屁滚尿流,虽然他比较倾向把对方吓得不打自招。澳洲哲学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是当代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家,强调动物的愉悦与痛苦等同于人类的情感,这样的思考方式与素食主义、热爱动物的亚马逊道德观念相似。
第三, 美德伦理,曾受多位哲学大家讨论,如柏拉图与学生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中国哲学家孔子(前551—前479)与斯多葛学派的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21—180)。他们旨在强调应该因习惯所致,而做出正确的行为,同时也点出生活中道德典型的重要性。超人就是此类典型的代表,自小受到乔纳森·肯特(Jonathan Kent)与玛莎·肯特(Martha Kent)的道德熏陶,是无私保卫无辜者且伸张正义的活生生的典范。当代美德伦理学家玛莎·娜斯鲍姆(Martha Nussbaum)邀请众人开始思考,社会是否能对全人类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而这完美地体现了亚马逊对戴安娜外交代表身份的理想。
最后则是 关怀伦理学,体现于佛教与耆那教(Jainism)中,也受哲学家讨论,如法国存在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关怀伦理着重于关系的中央性,并探讨道德抉择时恻隐之心所扮演的角色。“你对所有事物均怀抱热爱,对所有创造出来的万千生灵亦然……范围无边无际。”戴安娜如此地被教导道。(5)人们会认为神奇女侠从事艰巨任务时带着强烈的英雄色彩,正是因为她带着同理心。同时也正是这份同理心,让出发点为义务与实用性的任务更动人心弦。
事实上,当神奇女侠能够在行为中平衡两者以上的伦理因素时,便能达到最佳状态。前危机期间,亚马逊正义与宽容法典内容要求,必须服从合法权威,关怀他人福祉,帮助“无辜与受压迫者”,拯救生命,不分敌友。(6)后危机时期的亚马逊法典同时应用于战士与保卫者身上,借由“向(男性)愤怒提供理性”,并利用同理心来弱化侵略性。(7)戴安娜认为自己的职责,在于使用套索来守护真实,同时也在父权世界中担任道德楷模。她点明了在行使正义的同时,懂得怜悯与原谅的美德非常重要。
#3 “我的武器即真实”
虽然亚马逊人花了数世纪磨炼自己的战斗技巧,但其精神的核心在于,于任何时刻去寻找非暴力手段以防范伤害与处理威胁。亚马逊人会捍卫自身与家园,她会保护无法自卫者,但是她绝对不会主动去侵略他人。说服优于强迫,外交手腕高于掀起战争。但是,若是无法诉诸这些手段,或是这些手段尽数失败,那么为了移除危机或暴力威胁,亚马逊人对转而诉诸力量抱持着非常实际的态度,甚至也愿意采取暴力手段,并会使用恰到好处的手段来达成目标。无论出了什么状况,最终目的一定是要守护和平。
戴安娜是经过精良训练的战士,徒手搏斗技术精湛,也擅长操弄刀刃武器。她的第一项任务并非担任外交角色,而是被派去面对狂暴的神。面对阿瑞斯时,她手持的不是刀刃也绝非斧头。如此做会非常荒谬:毕竟挥舞着刀剑的凡人,怎么可能在比武中比得上战神。她诉诸套索,套索创造的用意正是为了这一天,为了帮助女侠达到目标,终结阿瑞斯带来的威胁——不是阿瑞斯自身。若没有其必要,那行为甚至不是为了要伤害他。但是她深知,也常常会如此说道,真实是一项可敬的武器。在她将战神束缚在套索中时,阿瑞斯得以预见,若照此逻辑发展下去,那么核武末日并无法为自己带来任何荣光,无法成为最伟大的神,反之,地球将生灵涂炭。她让阿瑞斯面对己身行为的不理性之处。(9)
图 神奇女侠与阿瑞斯战斗
不理性的心智并非——或许也不可能是——真相导向,因此在时机恰当时,在非理性行为者身上重建理性非常重要。对阿瑞斯来说,此方法可行,而在其他情景中,则不可行。对套索的脆弱性与理性能力之间仿佛存在相关性。因为比扎罗(Bizarro)智力不足,故使用时效果不佳(他会自己傻傻地咕哝道“比扎罗不喜欢头上的金色小虫”(10))。它对红色装甲(Red Panzer)也没有效果,因为他的仇恨已无可救药地扭曲了眼中所见的真理。(11)从道义论的角度来看,神奇女侠若要尊重个人自主性,那么对象必须要具备理性——或至少是潜在有理性——决策的能力。如果她不如此,那么也许功利主义是唯一有道理的道德考量。
当套索用来中和或摧毁敌人的武器时,功利主义着眼点的重要性则显而易见了。如果武器的本质是欺瞒敌手,那么就容易受到真言套索的束缚。厄里斯(Eris)长出纠纷苹果的树,当遭受套索的“炽热尊严”捆绑时受熊熊烈火吞噬。(12)当半神福波斯(Phobos)受到套索的牵制时,释放的毒素失去了能引起众人恐慌的效果。(13)这些对象都是物体,而不是人。更为模棱两可的情况要属,当四处肆虐、诡计多端的德拉库尔·卡尔方(Drakul Karfang)受真理的净化烈焰包围时——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过程也一点都不温和。戴安娜决策的关键因素在于,当前是与人还是怪物打交道。若对手既没有智慧也没有心灵——没有灵魂——那么平常会给予生灵的道德考量则会被搁置在一旁。
无论受试者是否为怪物,在搏斗的过程中使用套索很少是先经过双方同意的。敌手在神具之下会被迫说出真相,以防其伤害他人。如果通过审讯判断一个人(或者,就此而言,让他们面临被上级报复的风险),能够挽救无数其他人的生命,那么仍会持续做出此种选择。在这些情况下,神奇女侠的首要任务,绝非迫使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面对真相,而是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尊重个体自主权绝非首要考量因素。
尽管如此,与蝙蝠侠的暴力和恐吓技术相比,人们普遍认为亚马逊的盘问手段更为仁慈。(14)在大多数情况下,她在过程中会点燃同情心,可能代表着她进入了另一个“灵魂”——也就是说,通过套索的力量,一同审视代理人的记忆,包括其童年的创伤。“我试着小心翼翼地对待这些秘密,”她说,“即使是对想伤害我的人。”(15)在获得有意摧毁天堂岛的敌人的信息时,戴安娜表示“我不禁对他感到同情……甚至面对他这样一位胜券在握的敌人,我也得遵循亚马逊法典:给予成年人以惩罚……给予孩子以同情。”(16)所以在与人打交道时,即使当下功利主义远比尊重自主还要重要,关怀——对个人是否安好的尊重——仍会影响她的行为。
当实验室创造出来的杀手族灭(Genocide),强行从神奇女侠手中夺取套索,并使用手术将套索缝入她的身体时,已明显地说明了使用套索的各种可能。族灭使用套索的力量,不仅仅是为了利用和操纵她的受害者,而且是为了折磨他们。“我洞悉你的灵魂,女人。让我抓住它。让我沉迷其中。让我成为它的主人……我每触摸一个人类灵魂,我就更了解何为残忍。”亚马逊自我规训的法典要求得尊重并关怀他人,此情此景下,这点对神奇女侠手下的受害者更为重要。同时在他们的最后一战的高潮中也非常具代表性,戴安娜甚至能够向将埃塔·坎蒂折磨得半死不活的怪物表现出同情。“当真相大白……请上苍怜悯。”(17)
#4 “这是我的灵魂,请小心待之”
套索不仅是武器,也是治疗的工具。套索可以复原不完全之人,这些人会迷失,正是因为忘了自己是谁,这些人受困或瘫痪(甚至是“石化”),或者因其他原因受到损害而迷失。我可能可以用刀子作为武器,阻止怪物攻击你,我也可能用它来作为手术器械,为你受病毒感染的伤口排毒——两种方法都能挽救生命。
在DC宇宙中,有一些恶棍能够侵入他人的思想和身体:女巫瑟茜(Circe)、痴狂的神经博士、各方诸神与强大的外星人,他们有能力控制普通人与超能者的心智。戴安娜曾利用套索来帮助拥有超能力的受害者,释放神明(受罗马神话对手所困的赫耳墨斯),帮助受到石化监禁的半神(受到宙斯惩罚的赫拉克勒斯)重获自由,帮助超人不受女巫瑟茜魅惑(“这黑暗的东西不是你。我不准许你以这种方式背叛自己,或是背叛你的世界”),(19)等等。
这些例子毫无争议性:让钢铁之躯(the Man of Steel)不再嗜血成性是一件好事。然而,其他帮助人看清自我的行为在道德上更加含糊不清,特别是当幻觉看起来比现实更合理时。神奇女侠将少女凡妮莎(Vanessa)从神经博士手中营救出来时,解开了女孩的真实记忆,而非博士植入的记忆。戴安娜充分意识到,女孩活在心理博士捏造的记忆里的时候,比经历最近受到的创伤还要更幸福,她进而对于自己必须干涉凡妮莎隐私一事感到惴惴不安。得先获得凡妮莎的许可,并抱着极度谨慎小心的态度,她才会继续下去。
在孔子所著《论语》中提及的道德原则是 “恕”,也就是以同理心去理解他人。概念在于,为了在对待彼此的过程中保持美德,我们需要投入自我的身心与灵魂,以便真正地了解他人,在得到全面的资讯后进而关心她是否安好。智力无法脱离爱,同样,同理心无法脱离智慧。(20)套索可以用来促进两人相互理解,透过对对方深刻且彻底的理解来消除侵略和疏远,被描述为“亲密的洞察力”。当戴安娜的母亲希波吕忒跟过往的敌人与情人赫拉克勒斯共同受到束缚时,也发生过一次。两人并非被迫受到制约,而是希波吕忒看到苦不堪言的赫拉克勒斯后,因同理心而自愿一同走入套索之中。(21)
相比之下,神奇女侠强行在两个互斗的军阀之间建立了这种联系,尽管此前已经给过他们许多机会来进行理性讨论。戴安娜讲述着如何“像动物一样”将两人捆绑在一起,迫使他们相互分享彼此的记忆和秘密,使两人成为“苦痛的双胞胎”。(22)如此做并非毫无理由,其目的是使他们成为更好的人和领导者,防止更多的流血事件,从而改善人民的生活。当然可以质疑,侵犯这些人的自主权在道德上是否适当,是否举着功利主义的旗帜,便可以罔顾个人自主权?军阀当然得对引起的巨大苦痛负起责任,但他们扛起责任时,应该要以人类的尊严与姿态——毕竟,他们绝非动物。然而,戴安娜可侵犯的自主权程度是有限的。她并没有强迫他们回到各自的政府里马上着手推进敦促和平,尽管两人在相互理解之后,皆自愿采取此行为。她强迫他们面对真相,而在拥有全新的理解之后选择该如何作为,则是两人各自的抉择。
#5 真相力量
神奇女侠使用套索的过程,绝非被动的行为;欲迫使某人直面真相,神奇女侠自己也得决定该采取什么行动。她不单纯只是用绳子勒死某人;反之,她会引导人们回溯记忆或顿悟。她确实做了事,而不是仅仅站在一旁,让事情顺其自然。她是一位积极的道德代理人。
莫罕达斯·甘地(Mahatma Gandhi,1869—1948)敦促抵抗英国统治的印度伙伴遵循一个原则,他称之为“坚持真理”(Satyagraha)(23)或所谓的“真理力量”。甘地不厌其烦地反复纠正人们将运动视为“被动抵抗”的错误印象。他认为,其实恰好相反,这是一场积极的运动,利用他眼中道德真理蕴含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坚持真理是纯粹的灵魂力量……知识满盈灵魂之中。在灵魂里,爱之烈焰熊熊燃烧。”(24)这种说法与神奇女侠的理论两相呼应。
使用套索是否必然是非暴力行为?显然不是,就德拉库尔·卡尔方与其他人来说,他们都受到了套索的折磨。那么这一行为必然带着暴力吗?戴安娜会决定是否要对她的敌人展示出同情心,即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若她能避免施加不必要的伤害或痛苦,那么便会如此做。难不成套索必须得是非暴力的,才能够施加在敌人身上吗?在甘地眼中,绝不存在任何诉诸暴力的正当理由,而对于亚马逊人来说,明智地使用暴力能够防患未然,避免更多暴力发生。在大多数情况下,神奇女侠的行为比较克制,而非不受约束地使用武力。可以说,只有当她情绪不稳定时——母亲受人杀害之时——她才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诉诸暴力。(25)
#6 “在不愿面对时,真相能灼伤人”
戴安娜对自己的信念绝不妥协,坚信真理是一种内在的善,以真理为导向是道德责任,而选择面对事实——就算非常艰难——也是一种美德。在《一人联盟》(A League of One)开头的几面中,她在自己身上缠上套索,以考验自身的诚信。“这件事情绝不容易……被迫说实话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要直面一人的所有真相则是非常危险的。”(27)
戴安娜使用套索的情景中,其中一个令人不安的案例与高级智慧猿猴相关,这些猿猴基本上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文化和宗教并非自远古代代传递下来,而是近期才仿造人类神话捏造出来的。专家路特—纳特(Lukk-Nutt)要求神奇女侠将自己绑在套索中,这样就可以“承认”过往的谎言,并接着表明道,自己已说了这么久的谎话,再也无法相信自己吐出的实话了。路特—纳特认为神奇女侠“极致纯粹。神奇女侠是中庸之道,所有人都必须受其衡量与审视”。(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将美德称为中庸之道。)路特—纳特的案例中并没有任何模棱两可之处。然而,猿猴的女祭司阿布—吉塔(Abu-Gita)却不愿意受到套索约束。亚马逊人直白地告诉她,“你的整个信仰全都基于谎言。你早该面对此虚构谬见。”女祭司无法接受揭露的事实,“真理子弹”破坏了她的地方和目的感。(28)路特—纳特想要面对真相,而女祭司则不愿面对。
因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最为棘手的道德问题,当神奇女侠使用套索来强迫某人面对真相时,此人可能不愿意面对真相,且不知道真相的无知状态甚至还比较快乐,也不为他人带来忧患。正如人们常说的一样,真相有些时候让人难以接受,可能会让人不舒服,可能带来剧烈痛苦;真相可以灼伤人;真相可能导致情绪上的压力、认知失调或心灵上的存在性危机。即使神奇女侠本意出于关怀,当被真理的套索包围时也很可能受到侵犯。也许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侵犯个人自主权之后,要合理化此行为,可不可以就声称行为本意出于真诚的母性关爱——在某人浑然不觉或不愿意的状态下擅自帮其做出最好的决定。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医疗保健伦理方面也有相似的问题:医生为不希望接受治疗的患者治疗,在道德上站得住还是站不住脚?以照料病患身心健全为由,是否就能合理化侵犯个人自主权的事实?
图 《The Ethics Of Ambiguity》
也许在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模棱两可的伦理学》中能找到最适当的解答基础,她在书中提到了不同的情景,诸如干预吸毒成瘾者的自我毁灭行为,或防止某人自杀。存在主义者认为,人们有权自由选择什么才是人性的核心价值,而这些选择的结果对创造自我非常重要。所以波伏娃提出的建议是,如果该人的心理状态不稳定或是不具备充足的理性能力去真正地为自己做出选择(且行为不是为了自己牟利),那么就可以合理化地干涉他人自主权的行为。为该人移除压力来源,并帮助他恢复理性能力是可以允许的——但是我们要做好准备,最终得让该人自己做出决定,且无论决定为何,得予以一定的尊重。根据此观点,如果有人坚持想要自杀,那么我们除了成全他之外,没有任何理由能干涉他的选择。(29)
根据此原则,神奇女侠似乎在这个框架内循规蹈矩。若某人的自欺欺人对他人有害,那么她就会以功利主义与义务论的论点,毫不犹豫地将其拖向真理。若某人的妄想只影响自己,那么她则必须平衡自己的责任感(“帮助他人”)与同理心(“对他人的爱”),同时还得尊重自主权(“帮助他们自身”)。戴安娜曾向女神奥西拉(Osira)宣称,通过操纵心智来逼出和平是错误的。若她想与自己曾脱口的道德立场维持一致,那么就必须小心谨慎,不侵犯个人自主权。神奇女侠必须谨记着这种尊重与同理心,才能在自己使用套索追求正义的路上,建立起坚实的道德基础。
参 考文献:
(1) Gail Simone,Sensation Comics:Wonder Woman #1(2014).
(2) W.M.Moulton,Sensation Comics #6(June 1942).
(3) 虽然近期也公布表示套索“设计的用意并不在于拷问”(Geoff Johns,Justice League #47,December 2015),但在神奇女侠的历史中,无疑正是被应用于此目的。
(4) 这是初代绿灯侠阿兰·斯科特(Alan Scott)的誓言。当代绿灯侠哈尔·乔丹(Hal Jordan)的誓言版本是“白昼朗朗,黑夜茫茫。魑魅魍魉,无所遁藏……”而至尊绿灯(Alpha Lanterns)的新版誓言,开头则是“净土朗朗,战海茫茫。纪律王法,恪守至亡”[Green Lantern,4(27)](emphasis mine)。
(5) Greg Rucka,Blackest Night:Wonder Woman #3(2011).
(6) Wonder Woman,1(40)(1950).
(7) Wonder Woman Secret Files #2.
(8) Brian Azzarello,Wonder Woman,4(7)(May 2012).
(9) George Pérez,Wonder Woman,2(6)(July 1987).
(10) Matt Wagner,Batman/Superman/Wonder Woman:Trinity(2003).
(11) Phil Jiminez,Girl Frenzy:Donna Troy(1998).
(12) George Pérez,Wonder Woman,2(30)(March 1990).
(13) George Pérez,Wonder Woman,2(24)(1989).
(14) Batman/Superman/Wonder Woman:Trinity.
(15) Gail Simone,Wonder Woman,3(32)(2009).
(16) Gail Simone,Wonder Woman,3(15)(February 2008).
(17) Gail Simone,“Rise of the Olympian,”Wonder Woman,3(28-30)(2009).
(18) Gail Simone,Wonder Woman,3(36)(2010).
(19) Phil Jiminez,Wonder Woman,2(175)(2002).
(20) 参见Confucius,The Analects 4.15,12.22,and 15.24。
(21) George Pérez,Wonder Woman,2(13)(1987).
(22) Erik Luke,Wonder Woman,2(142)(1999).
(23) 甘地从家乡的古吉拉特语创造出此字组,一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Satya”意为“真理”,“agraha”意为“抓住”“坚持”或“执着”。——译者注
(24) The Collected Works of Mahatma Gandhi,13:526(Delhi,1961).
(25) In other rare instances,however,sheer expediency trumps mercy:the interrogation of Maxwell Lord serves as one unforgettable example.参见Greg Rucka,“Sacrice,”Wonder Woman,2(219)(2005)。
(26) Christopher Moeller,Justice League:A League of One(2000).
(27) Christopher Moeller,Justice League:A League of One(2000).
(28) Doselle Young,“The Thin Gold Line,”Wonder Woman Annual,2(8)(1999).
新浪微博账号: 实践与文本
欢迎搜索并关注
实践与文本
编辑:皇甫千一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