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PK人工智能!高考阅卷老师给这些诗歌打分了

  黑暗惊慌吞下一片火光

  又吐出无数闪电

  不知是否惊天地吓鬼神

  云头的心也跳得那么快

  欲哭不敢哭

  终于还是伏在天神肩上大哭

  世界重回混沌

  你和我,仿佛刚从水里诞生

  被允许任意涕泪滂沱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8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8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7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肖丁丁:6.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6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6分

  鱼

  (AI:ChatGPT)

  心跳得那么快,

  与数字的倒影共舞。

  投下字的鱼钩,钓取爱的词汇。

  玉米、泥鳅、蚯蚓为饵,

  星空中的浮标指引方向。

  人们过多地喂食,

  饱得让鱼儿腹中生波澜。

  然而我的渔具与大海被没收,

  于是我用桨作为笔,写下鱼的诗篇。

  抒发对爱的渴望和追求,

  让每一次挥洒成为情感的证明。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7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8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6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8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 :8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丁萌 : 5分

  出 山

  华希堂主(陕西)

  心跳的那么快。方寸之间

  便有云鹰展翅苍穹,便有无名之鸟

  欲试翼,三万六千尺高

  寒窗。酷暑。这三千六百斤的长剑

  欲出鞘

  给我十万里长风,如何?

  给我八千里云路,如何?

  那么再给我一袭长衣和正气

  给我一身战袍和金戈

  让我飞

  这家国和天下,这百姓和族人

  满身稚嫩又如何?

  酒斟满,且看少年

  迎风展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9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7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9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9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5 分

  重 逢

  北 鱼(浙江)

  心跳得那么快。像一行诗

  从左边开始起伏,深夜微涨的波涛

  细浪轻抚藤壶的裙摆。一块礁石

  因我还乡而醒来:是时间的坐骑

  在沙滩飞速地写着。那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当我坐进月光缝补白云。她依着

  微微发亮的我,在潮汐的分行里

  温习从前的长信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8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7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10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7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7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7 分

  熟

  苏北之北

  心跳得那么快

  在雨季到来之前

  我是田野里的一株熟透麦穗

  低垂着头

  唯恐雨滴滴落下来

  风,裹挟着潮湿从麦稍掠过

  心惊胆战地

  涌起一片金黄色的海

  焦急的镰刀,频频与麦秆擦出声响

  收割机开足马力,轰隆隆响彻天外

  心跳得那么快

  雨,还是不紧不慢落下来

  淋湿了六月单薄的衣裳

  打湿了那个手握镰刀人

  三百六十五天的期盼和等待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9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9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10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8.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 :7.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6 分

  心跳得那么快

  余 一(湖北)

  心跳得那么快

  一首诗即将从这里分行

  一次视线的短暂相遇

  一片大浪涌入船心

  一阵闪电掣过窗前

  一条长虫在身旁蠕动

  一个哭泣时的拥抱

  心跳得那么快

  一场大雨正在来临

  给我的生活注水

  深夜的灯熄灭了

  汽车呼啸着冲过重重水帘

  逃往温暖的地方

  残存的光圈里扑棱着些水滴子

  给世界盖上了一层静默

  我呼啸着挣脱灵与肉的疆界

  在名为自由的雨里出逃

  世界便彻底静了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8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8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10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6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6 分

  永远的,白杨林

  海 山

  心跳得那么快。鼓咚咚敲着

  母亲母亲!再一次现身我的梦里

  我在梦境,我知道是梦

  但那宽厚的,温热的大手

  和童年真实,一般无二

  不同的,这次是我攥得更紧

  我们娘俩,一起走向那片

  高大的白杨林,更广袤的

  另一片林场,是白云

  翻卷着,猎猎响动在蓝色天际

  那是一面蓝色旗帜,闪着星辰

  我抚摸着,直到流泪睁开眼睛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8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9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10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7.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6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6 分

  在人间

  阿 剑(浙江)

  心跳得那么快,这刚睡醒的山茶花

  正一瓣瓣展开

  楼下哗啦啦响的卷帘门

  你要努力呼吸

  一平方米的山野

  热爱凌晨三点起床卖早餐的人

  扫落叶的人

  和那个踢着叶子赶地铁的人

  热爱他们或快或慢

  完整或伤损的花瓣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7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10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8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8.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5 分

  孕 育

  郁 岩

  心跳得那么快,这是两颗心的交叠

  在涛声喧哗的海岸,在重逢大雪的冬夜

  山尖上的一抹风

  吹动云的一些雨意,磐石磊磊

  皆为沉默的令史

  唯有灵魂的微妙敲击,铿铿有声

  苹果的花开了,清晨的太阳

  踱步其间。蜜的消息在大地飘扬

  听,珍宝睡在腹中──

  心跳得那么快,这是两颗心的交响──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7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 :7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8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9.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8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5 分

  心跳得那么快

  (AI:文心一言)

  心跳得那么快,

  时代的步伐跃然眼前。

  身处现代,心怀未来,

  探寻未知,追求更真。

  城市的灯光亮过了夜,

  高楼耸立,千姿百态。

  烟火的璀璨照亮了梦,

  让我们的心更加澎湃。

  在这个世界变幻的时代,

  追随内心的方向,

  那昂扬的心跳,犹如在歌唱,

  我们在创造,永不停张。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6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8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8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6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4.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6 分

  身 世

  庄海君(广东)

  心跳得那么快

  应该有一些事物,与一些人

  从身边经过,发现了眼里的界线

  这季节的温度与世间的表情

  仿佛隐去了所有的喻意

  与一角阳光有关

  或是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雨

  多年前写下的《一封情书》还在

  为了心中的怀念画像

  故土,是我身世的证明

  祖母留下的那一片蓝爬上了山坡

  村口的松树已装满夜色

  我的心跳还是那么快

  那么透明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7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8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10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7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6.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6 分

  我是一朵奔腾的浪花

  刘怀彬

  心跳的那么快

  当我扑向深蓝的大海时

  一股巨浪袭来

  咸咸的海水灌进了我的五脏六腑

  身体被一次次抛起落下

  像被上帝抖动的大手

  掀起惊涛骇浪

  来吧!让我昂起头

  在浪尖上奔跑,舞蹈

  我越快,浪头越大

  所有的海水,都朝着一个方向运动

  大海的蓝,给来我一千次奔跑的理由

  海岸线上

  阳光照亮了那些奔腾的浪花

  和一颗大海的心灵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7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9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7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7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 :7.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6 分

  六月雨

  许爱红(江苏)

  心跳得那么快

  日夜挑灯的文字

  被蓄积成雷暴

  在此刻将会成雨

  希望它们每一粒都会是花朵

  心跳得那么快

  撞见母亲午夜轻盈脚步

  撞见父亲轻熄灯火

  所有焦虑都会是一场六月雨

  六月雨,是师恩

  每一滴都是万物成长的雨露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8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7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9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8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6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6 分

  看 见

  缎轻轻(上海)

  心跳得那么快

  我又看见他

  在初夏的阴影里

  那碎裂、歪斜

  四离五散又聚合的

  光柱,在空中旋转

  时空正垂泪扭曲

  我伏在窗口,看见

  院中榛子树下坐着父亲

  他在读诗

  用熟悉的枞阳口音

  这是完整的时刻

  他读完抬起头,唤我的名字

  像在生前一样

  他的声音嘶哑又平静,可为何

  我心跳得那么快?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9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10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10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8.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7.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6 分

  生 命

  (AI:科大讯飞)

  心跳得那么快,

  仿佛宇宙中一颗流星。

  我凝视着白鸟,

  在它的羽翼下感受生命的脆弱。

  樱桃红艳如血液,

  而陨石则像命运的碎片。

  它们在宇宙中漂泊,

  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苍茫和痛苦。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宋媛媛:7分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高鸣雷:7分

  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王浩:7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肖丁丁:7.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卢建飞 :5.5分

  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丁萌 :7 分

  唤醒中学校园沉睡的新诗

  ——高考背景下的15首新诗创作点评

  宋媛媛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曾经的作文写作常常要求“诗歌除外”。今年的北京卷,将诗歌创作,尤其是“新诗”创作,纳入高考写作范围,这实在是一大重要的突破。这体现了高中学段读与写、教与学的重要衔接。那么在高考视野下,什么样的新诗作品才算好?私以为,我们可以从材料要求、写作规范、作品主题三方面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从题目要求入手梳理。题目要求以“心跳得那么快”为开头,这实则导向了一种有别于日常生活常态的特殊性时刻。那么,在行文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这一特殊性时刻泛化,同时有必要凸显出“心跳的那么快”这一时刻的特殊性,即交代清楚引起我们“心跳的那么快”的理由,写出在“心跳的那么快”的特殊时刻中作者的真情实感、心路历程。例如,第10首诗《心跳的那么快》,看似视野开阔,放眼时代,实则过于宽泛,浮于表面,开头“心跳的那么快”与下文缺乏真情实感的贯穿,稍显不足。

  其次,“新诗”作为一种有别于文章的体裁,表情达意有其独特性,更像是沉潜性、内倾性的私人絮语,但是高考视野下的新诗创作,是要供阅卷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评判的,那么我们有必要让我们的新诗作品能够迅速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那么作品至少要短时间内迅速的让老师领会你的“感情真挚”,读懂你的“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因此不能过于含蓄、过于跳跃。但是,需要补充的是,我们并不是否定新诗中语言表达的创新,因为新诗的表达本就应该充满对惯常语言的反叛。只是考场中,我们的新诗创作的语言不能过于晦涩、情感不能过于跳跃,毕竟高考考场不是新诗创作的前卫新潮的试验田。

  最后,与其他体裁一样,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主题。同学们可以在诗歌中记录灿烂生活、书写蓬勃青春,如果能够进一步写出“家国天下”的情怀就更好了。例如,《看见》中记录下恍恍惚惚中再见父亲的珍贵时刻,读来潸然泪下;《出山》中中国少年执笔为剑、气吞山河,令人振奋;《熟》中作者写尽了雨季前农人的焦灼,充满了无限悲悯。这些都是令人读之难忘的作品。

  笔者曾经在一篇论文中写到“新诗,在中学校园语境中却一直处于失语的边缘,甚至是一片空白。”此刻,“心跳的那么快”,我相信,自此,高中校园中的沉睡的新诗会得到唤醒。

  简要点评

  高鸣雷

  绵阳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作为高考微写作评价,拟从高中语文老师的视角确定音韵、意境、语言、主题等四个方面的评价标准。

  诗的使命是唤醒感觉,好的诗,往往能凭第一直觉带给你冲击和震撼,这当然主要取决于诗的音韵和意境。诗从某种角度看首先就是一门视听艺术,听其韵律、观其意象,俱道适往,着手成春;然后披文入情,悟其意蕴,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语言上,诗有别裁,诗的语言讲究对日常语言的变形颠覆,从而形成陌生化诗化的诗歌语言。主题上,“心跳得那么快”,应该是从抒情主体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上去抒写或咏叹,从而完成某种契合。

  按照这一标准,笔者觉得《在人间》和《看见》两首诗除了音韵语言方面的特色外,在意境和主题方面堪称佳作,饱含浓郁的生活色彩和鲜活的生命气息。《看见》,“初夏的阴影”“院中榛子树”“枞阳口音”等意象烘托出一个爱读诗爱生活的苍凉朴实的父亲形象,并完成诗人与父亲在一个初夏的阴影里穿越时空的生命交汇,充满伦理亲情和对生命的无限咏叹和深情怀念。《在人间》把生命比作向往自由充满生气的“山茶花”,而“卷帘门”背后的现代文明对生命构成残酷挤压和异化,“努力呼吸一平米的山野”则寓意了个体生命对这种挤压和异化的顽强反抗,作品最后表达了诗人对“卖早餐”“扫落叶”“赶地铁”的人们的由衷热爱,其中透着对底层生命的深切关注和真诚悲悯。

  有些诗歌在语言和意蕴方面过于抽象,仿佛自说自话完全处于呓语和幻觉状态,缺少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思考,和读者尤其是中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多少有点“隔”,所以从打分量化的角度就有些唐突和冒犯,这是需要说明并敬请谅解的地方。

  评分理由

  肖丁丁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复兴中学

  

  《孕育》中的“孕育”一个令人敬畏的母题,诗人从“心跳得那么快”的句式里,引申出灵魂相遇产生的效果,以远视角、长镜头的方式呈现天空、海岸的巨大声势,为云、雨、磐石等自然现象产生的物理功能营造一股强大的力量,然而这些力量无法与人类灵魂敲击产生的功用相比,它能让苹果花开,太阳出来,蜜糖洒满人间。作者的这首诗短小精悍,意象融合巧妙,产生出具有张力较大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美感。

  《出山》充分展示了一位少年的青春梦想,诗歌气势宏伟,但不矫情。诗人用祈求而不卑微的语气道出了人生理想:为百姓和族人的稚嫩奋斗不止。“嫩”隐喻着生命的开初,生命保持辛勤奋斗的状态。

  《在人间》以山茶花的“花瓣”来象征勤劳奔忙的百姓,他们有:三点起床卖早餐的人、打扫落叶清理街道的人、早起赶地铁的人,他们的速度快慢,取决于日常社会所需,大众所需,他们的精神有无伤痛,完整还是缺损,需要被关注,被“热爱”。这首诗的现实主义情绪清晰,比喻恰当,把日常所忽视的劳动和劳动者聚焦在短短的诗行中,给人以无限的“内疚”和敬意。

  《看见》是一首独特的诗歌,“我”看见院子里榛子树下坐着父亲,正在用方言读诗且唤孩子的名字,这是日常中比较温馨的一个场面,诗人用“像在生前一样”进行了反转,读者才恍然大悟,这位声音嘶哑又平静的父亲早已不在人世。诗人选择的场景和转换的笔法自然流畅,有着平易而深刻的思想内涵,短小的诗行蕴含深深的伤痛,给人以缓缓进入哀伤、哀伤有所延宕的艺术效果。

  根据高考语文作文的诗歌写作和阅卷要求,先定档再定分,围绕作文的主要问题,以“心跳的那么快”为主题展开,选择诗歌来完成作文,面临着较大的风险,稍微驾驭不慎,与其他考生的分数差距较大。因此,诗歌写作成为考生焦虑的难题。

  但是根据多年阅卷经验、学生的写作趋势来看,以诗歌来反映问题正受到大众的审美期待、学生的选择兴趣和重点,而对高考作文的材料解读,成为学生们的重要依据,其中阐释的空间是广大的,阅卷教师也需要逐步提升诗歌的审美和审智能力,从而为每一位有理想、有才华、有诗歌特长的考生服务,为高考做出更好的服务。

  评分标准

  王 浩

  语文课程与教学博士,西南大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考场阅卷,往往更需要的是一种工作思维而不是学术思维,通常是几位专家提出自己的评判标准,然后讨论、综合、完善,再根据部分学生的样卷进行最终的调整,一旦定下标准就不再更改。因为要兼顾学生答题的整体情况、阅卷老师的评分能力、阅卷的时间进度要求等多方综合考量,肯定难以经受严谨地学术推敲,因此这个标准都是不公开的。

  以考场阅卷的角度,我建议主要从内容(包括立意和素材等)、结构、语言等几个角度来做评价。试题要求的三个角度,“感情真挚”主要从内容角度考量,“语言生动”主要从语言角度考量,“有感染力”是综合表达效果的体现。结合诗歌这种文体的特点,满分10分,可定位内容占5分,语言占3分,结构2分。给分情况方面,建议总分6分及以上(及格)的占比60%左右, 8分及以上(优秀)的占比20%左右,10分占比3%左右,10分需有突出亮点。本次的15首诗,在语言的陌生化方面做得都很好,基本都在优秀以上。

  阅读星星诗刊电子书

  欢迎阅读

  

  《星星》诗刊

  主 编:龚学敏

  《星星》诗刊公众号

  执行主编:萧融

  统 筹:任 皓

  编 辑:黄慧孜

  投稿邮箱

  《星星·诗歌原创》:xxsk_yuanchuang@126.com

  《星星·诗歌理论》:xxsk_lilun@126.com

  《星星·散文诗》:xxsk_sanwenshi@126.com

  《星星·诗词》:xxsk_sc1957ni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