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鸣奋教授深耕科幻电影研究,连续出版四本专著

  黄鸣奋教授长期从事科幻电影研究,并不断从产业、美学、伦理、观念、理论等维度进行充沛而扎实的探讨。近年来黄教授先后出版四部科幻电影研究著作,包括《科幻电影创意研究系列1:危机叙事》《科幻电影创意研究系列2:后人类伦理》《科幻电影创意研究系列3:黑镜定位》以及《流衍宇宙: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与美学研究》。

  这些著作结合国内外大量的科幻电影实例,观察深入、内容丰富、逻辑严密,以科幻电影创意为视角研究其危机叙事模式、后人类伦理以及科技文化反思,并指出科幻创意经由工业化、科技化与消费化而介入人类的社会与生活,为科幻电影创作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科学、哲学、历史等方面宏阔的知识背景和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黄鸣奋,厦门大学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文艺心理学、网络文学、文化产业、新媒体艺术理论、科幻电影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12项,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项、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13项,出版个人专著30部,发表论文400余篇。

  著作目录

  

  《危机叙事》目录

  前言:拥抱未来的科幻电影创意

  第一章?血火时代:着眼人口性危机的科幻电影创意

  第一节?血统危情:着眼生育危机的创意

  第二节?怪病威胁:着眼医疗危机的创意

  第三节?鏖战险境:着眼军事危机的创意

  第二章?艰难世道:着眼经济性危机的科幻电影创意

  第一节?劳动遐思:着眼生产危机的创意

  第二节?资源纵谈:着眼分配危机的创意

  第三节?利益蹙论:着眼流通危机的创意

  第三章?睥睨新理:着眼知识性危机的科幻电影创意

  第一节?自作自受:着眼科学危机的创意

  第二节?难为人师:着眼教育危机的创意

  第三节?接触异类:着眼文化危机的创意

  第四章?颠覆常畴:着眼规范性危机的科幻电影创意

  第一节?探索伦理:着眼道德危机的创意

  第二节?消弭冲突:着眼礼仪危机的创意

  第三节?突破疆界:着眼法律危机的创意

  第五章?标榜自由:着眼意向性危机的科幻电影创意

  第一节?反身叙事:着眼艺术危机的创意

  第二节?调适高招:着眼管理危机的创意

  第三节?极权幻影:着眼政治危机的创意

  第六章?追求无限:着眼反思性危机的科幻电影创意

  第一节?异在反思:着眼哲学危机的创意

  第二节?时间旅行:着眼历史危机的创意

  第三节?彼岸临界:着眼宗教危机的创意

  余论

  后记

  

  《后人类伦理》目录

  绪论

  一、新媒体与科幻电影的发展

  二、科幻电影创意中的伦理问题

  三、科技与伦理的博弈与融合

  四、关于本书

  第一篇生命:科幻电影创意的社会层面

  第一章自然生命的伦理考察

  第一节变种人的伦理考察

  一、变种人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变种人叙事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变种人叙事所表达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电子人的伦理考察

  一、电子人描写所依据的伦理观念

  二、电子人叙事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电子人叙事所表达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类智人的伦理考察

  一、人兽混淆与正义的族类定位

  二、人兽冲突与正义的原则定位

  三、人兽共生与正义的领域定位

  第二章人造生命的伦理考察

  第一节生化人的伦理考察

  一、生化人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生化人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生化人叙事所表达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克隆人的伦理考察

  一、克隆人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克隆人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克隆人叙事所表达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机器人的伦理考察

  一、机器人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机器人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机器人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三章外星生命的伦理考察

  第一节外星土著的伦理考察

  一、外星土著描写所依托的伦理定位

  二、外星土著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外星土著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外星来客的伦理考察

  一、外星来客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外星来客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外星来客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星际移民的伦理考察

  一、星际移民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星际移民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星际移民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二篇衍化:科幻电影创意的产品层面

  第一章科幻电影创意与工具伦理

  第一节科幻电影创意与机器伦理

  一、机器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机器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机器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科幻电影创意与武器伦理

  一、武器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武器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武器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科幻电影创意与网络伦理

  一、千载悖论:网络的自然定位

  二、聚变潜能:网络的社会定位

  三、萦怀迷思:网络的心理定位

  第二章科幻电影创意与心态伦理

  第一节科幻电影创意与认知伦理

  一、感知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思维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想象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科幻电影创意与情感伦理

  一、情感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情感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情感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科幻电影创意与意志伦理

  一、意志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意志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意志叙事所表现的伦理观念

  第三章科幻电影创意与媒体伦理

  第一节科幻电影创意与语言伦理

  一、语言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语言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语言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科幻电影创意与电视伦理

  一、电视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电视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电视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科幻电影创意与新媒体伦理

  一、新媒体开拓进取的途径

  二、新媒体大显身手的领域

  三、新媒体走火入魔的可能

  第三篇场景:科幻电影创意的运营层面

  第一章科幻电影创意与策略伦理

  第一节热点追踪:科幻电影创意与人工智能伦理

  一、多态化:拓展人类智能的创意

  二、多质化:培养智能生物的创意

  三、多源化:探索域外智能的创意

  第二节娱乐题旨:科幻电影创意与游戏伦理

  一、社会层面:多元共生的忧思

  二、产品层面:赋魅效果的揭示

  三、运营层面:混合现实的构想

  第三节以人为本:科幻电影创意与记忆伦理

  一、人为进化想象:自然生命与记忆

  二、人工赋灵想象:人造生命与记忆

  三、异域互动想象:外星生命与记忆

  第二章科幻电影创意与环境伦理

  第一节科幻电影创意与空间探险伦理

  一、空间探险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空间探险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空间探险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科幻电影创意与时间旅行伦理

  一、时间旅行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时间旅行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时间旅行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科幻电影创意与平行世界伦理

  一、彼此之间:平行世界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分合之变:平行世界叙事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你我之思:平行世界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三章科幻电影创意与发展伦理

  第一节科幻电影创意与末日伦理

  一、世界末日定位的伦理依据

  二、世界末日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世界末日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二节科幻电影创意与生态伦理

  一、生态描写所依据的伦理定位

  二、生态创意所涉及的伦理关系

  三、生态叙事所蕴含的伦理观念

  第三节科幻电影创意与世界伦理

  一、角色:从中国人到世界公民

  二、场景:从中国元素到世界奇观

  三、态势:从中国立场到世界政治

  余论:位置叙事视野下的《流浪地球》

  一、科学性与《流浪地球》的创意层系

  二、幻想性与《流浪地球》的创意尺度

  三、民族性与《流浪地球》的创意取向

  附录:科幻影视例析

  一、美剧《西部世界》对交互性娱乐的前瞻

  二、美剧《西部世界》与位置叙事伦理

  后记

  

  《黑镜定位》目录

  绪论

  一、 黑镜之喻:科幻电影创意特征

  (一) 黑暗之镜:借助科技光明穿透玄幽

  (二) 黑斑之镜:透视科技光明见到阴影

  (三) 黑客之镜:仰仗科技光明重塑江湖

  二、 威胁之源:科幻电影创意缘起

  (一) 超威胁的科技定位

  (二) 超威胁的幻想定位

  (三) 超威胁的价值定位

  三、 应对之举:科幻电影创意模式

  (一) 危机成因

  (二) 危机角色

  (三) 危机对策

  四、 关于本书

  第一章 造镜之缘:科幻电影创意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时代之潮:工业革命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观察工业革命兴起的另类视角

  (一) 另类时间中的工业革命

  (二) 另类空间视野中的工业革命

  (三) 另类物种视野中的工业革命

  二、 展示工业革命进程的多重趋势

  (一) 工业革命经济化

  (二) 工业革命政治化

  (三) 工业革命军事化

  三、 思考工业革命影响的多维坐标

  (一) 产业冲突与协作

  (二) 产业贡献与恶果

  (三) 产业升级与衰退

  第二节 战乱之火:国际政治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国际政治主体定位

  (一)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自然定位

  1、 领地:从地缘政治到星际政治

  2、 族类:从人类政治到异类政治

  3、 资源:从水油政治到宝物政治

  (二)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社会定位

  1、 国家行为体:从现实国家到虚拟国家

  2、 非国家行为体:从同盟到人类共同体

  3、 后人类行为体:从人类共同体到非人类共同体

  (三) 国际政治行为体的心理定位

  1、 无政府状态:国际政治行为体的认知定位

  2、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国际政治行为体的情感定位

  3、 自由与权力:国际政治行为体的意志定位

  二、 国际政治态势类型

  (一) 国际竞争

  (二) 国际冲突

  (三) 国际合作

  三、 国际政治热点举隅

  (一) 科幻视野中的国际格局

  (二) 科幻视野中的国际斗争

  (三) 科幻视野中的国际难民

  第三节 荡漾之思:社会观念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组织性观念

  (一) 政治观:极权主义与民主主义

  (二) 战争观:军国主义与和平主义

  (三) 文化观:恐怖主义与幸福主义

  二、 身份性观念

  (一) 群体观:人文主义与种族主义

  (二) 性别观:女性主义与男权主义

  (三) 人生观:英雄主义与失败主义

  三、 哲理性观念

  (一) 科学性:神秘主义与理性主义

  (二) 幻想性: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

  (三) 创造性:理想主义与虚无主义

  第二章 黑暗之镜:科学知识在科幻电影创意中的衍化

  第一节 自然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基础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物质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二) 生物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三) 形式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二、 支柱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材料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二) 能源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三) 信息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三、 星球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海洋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二) 地质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三) 天文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第二节 社会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人文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哲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二) 教育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三) 管理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二、 语言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文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二) 艺术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三) 历史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三、 行为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法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二) 经济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三) 军事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第三节 思维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一、 将科学达人作为情节枢纽

  (一) 科幻角色

  (二) 科幻人物

  (三) 科幻组织

  二、 将科学活动作为题材来源

  (一) 科幻探索

  (二) 科幻实验

  (三) 科幻预测

  三、 将科学原理作为构思参照

  (一) 科幻阐释

  (二) 科幻批判

  (三) 科幻论证

  第三章 黑斑之镜:科技形态在科幻电影创意中的定位

  第一节 科幻电影对科技之社会层面的定位

  一、 科技主体的异常追求

  (一) 异常追求的缘由

  (二) 异常追求的责任

  (三) 异常追求的风险

  二、 科技对象的异常状况

  (一) 科技主体和观察对象

  (二) 科技主体与实验对象

  (三) 科技主体与服务对象

  三、 科技中介的异常行为

  (一) 研发性科技中介

  (二) 应用性科技中介

  (三) 支持性科技中介

  第二节 科幻电影对科技之产品层面的定位

  一、 科技手段的异常功能

  (一) 科技手段的自身能力

  (二) 科技手段的拓展功用

  (三) 科技手段的社会效果

  二、 反常合道:科幻电影对科技内容的异常演绎

  (一) 黑镜科学与科幻电影创意

  (二) 黑镜技术与科幻电影创意

  (三) 黑镜艺术与科幻电影创意

  三、 科技本体的异常转化

  (一) 世界观视野中的科技本体:物质、精神与自然

  (二) 人生观视野中的科技本体:兽性、人性与类人

  (三) 价值观视野中的科技本体:信息、知识、智慧

  第三节 科幻电影对科技之运营层面的定位

  一、 科技方式的异常运用

  (一) 科技研发方法

  (二) 科技互动方式

  (三) 科技应对策略

  二、 科技环境的异常设定

  (一) 科技对环境的依赖

  (二) 科技对环境的营造

  (三) 科技对环境的超越

  三、 科技机制的异常推演

  (一) 科技接物机制(自然定位)

  (二) 科技待人机制(社会定位)

  (三) 科技处事机制(心理定位)

  第四章 黑客之镜:科技文化在科幻电影创意中的表现

  第一节 科幻电影创意视野中的朋客

  一、 摇滚朋克:遗世型未来主义

  (一) 描述异类真情

  (二) 肯定叛逆合理

  (三) 渲染魔性魅力

  二、 赛伯朋克:前瞻性未来主义

  (一) 赛伯身体:打造虚拟人、数据人和电子人

  (二) 赛伯空间:使用牛仔与边疆的隐喻

  (三) 赛伯权利:追求信息自由

  三、 蒸汽朋克:复古型未来主义

  (一) 蒸汽驱动机器

  (二) 蒸汽用为武器

  (三) 蒸汽寓托人格

  第二节 科幻电影创意视野中的黑客

  一、 黑客身份的由来

  (一) 寻求独立:黑客与朋克的交集

  (二) 电信技术:黑客与飞客的交集

  (三) 打抱不平:黑客与侠客的交集

  二、 黑客之镜的特征

  (一) 从暗处看明处

  (二) 从客位看主位

  (三) 从虚拟看现实

  三、 黑客定位的扩展

  (一) 黑客范围的扩大

  (二) 黑客内部的分化

  (三) 黑客角色的变化

  第三节 科幻电影创意视野中的异形

  一、 招致异形:科技黑作用

  (一) 人类凭科技接触异形

  (二) 人类因科技变为异形

  (三) 人类靠科技创造异形

  二、 拥有科技:异形黑属性

  (一) 异形凭科技造访人类

  (二) 异形用科技改造人类

  (三) 异形以科技进攻人类

  三、 科技生态:人类对异形

  (一) 人类科技接受异形挑战

  (二) 人类科技遭到异形破坏

  (三) 人类联手异形发展科技

  第五章 镜中之象:科幻电影创意的心理映射

  第一节 后人类视野中的身体美学

  一、 科幻电影与后人类视野中身体美学的特点

  (一) 正视科技化对身体形态的巨大影响

  (一) 正视多元化对身体观念的巨大拓展

  (二) 正视黑镜化对身体界定的巨大价值

  二、 科幻电影与后人类视野中身体美学的对象

  (一) 头脑与作为躯干的身体

  (二) 意识与作为躯壳的身体

  (三) 心灵与作为躯体的身体

  三、 科幻电影与后人类视野中身体美学的重点

  (一) 物种生产意义上的本真和克隆的关系

  (二) 物质生产意义上劳动者和机器人的关系

  (三) 精神生产意义上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第二节 后人类视野中的记忆体系

  一、 记忆体系的基点:后人类视野中的定位

  (一) 记忆的自然定位:形成、丧失与恢复

  (二) 记忆的社会定位:证实、控制与交换

  (三) 记忆的心理定位:萦怀、并存与分裂

  二、 记忆体系的创新:后人类视野中的技术

  (一) 记忆传播术:扫描、重启与转存

  (二) 记忆加工术:重启、擦除与提取

  (三) 记忆变形术:改造、辨析与剪辑

  三、 记忆体系的规范:后人类视野中的伦理

  (一) 自然意义上的挑战:记忆的植入、测验与交流

  (二) 社会意义上的挑战:记忆的穿越、开发与共享

  (三) 心理意义上的挑战:记忆的沉浸、增强与悬停

  第三节 后人类视野中的视觉文化

  一、 从科幻电影映像看视觉机能

  (一) 记忆化与不可验证的过去

  (二) 增强化与不可看穿的现在

  (三) 前瞻化与不可预测的未来

  二、 从科幻电影叙事看视觉技术

  (一) 远程化与不可贸然的探测

  (二) 微观化与不可揭示的真相

  (三) 机器化与不可忽视的危险

  三、 从科幻电影想象看视觉范式

  (一) 视域化与不可沟通的心灵

  (二) 视像化与不可捉摸的世界

  (三) 视线化与不可承受的影响

  第六章 余论:科幻电影中关于镜子的创意

  一、 源自驭光:镜子性质的定位

  (一) 传播光线:镜子的自然定位

  (二) 塑造形象:镜子的社会定位

  (三) 过滤世界:镜子的心理定位

  二、 走向机器:镜子功能的拓展

  (一) 生命:用显微镜透析幽冥

  (二) 宇宙:用望远镜周览世界

  (三) 现实:用摄制镜记载诸变

  三、 譬喻延伸:镜子创意的趋势

  (一) 镜子的世界化

  (二) 镜子的伦理化

  (三) 镜子的灵性化

  后记

  

  《流衍宇宙: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与美学研究》目录

  绪论 中国科幻电影研究的进程一、历史的回溯:中国科幻电影研究的演进二、现实的探索:中国科幻电影研究的意义三、前景和展望:中国科幻电影研究的宗旨四、关于本书

  第一章 科幻电影的中国研究第一节 中国视野下的科幻电影一、本土之源:从平行研究看科幻电影二、共识之基:从类型研究看科幻电影三、他山之石:从传播研究看科幻电影第二节 科幻电影视野下的中国一、科幻电影视野下的中国之人二、科幻电影视野下的中国之物三、科幻电影视野下的中国之事第三节 科幻电影中国属性研究一、中国科幻电影的社会属性二、中国科幻电影的产品属性三、中国科幻电影的运营属性

  第二章 科幻电影的工业研究第一节 工业视野下的科幻电影一、工业部门与科幻电影的社会定位二、工业技术与科幻电影的产品定位三、工业组织与科幻电影的运营定位第二节 科幻电影视野下的工业一、社会层面的工业危机二、产品层面的工业危机三、运营层面的工业危机第三节 科幻电影工业属性研究一、工业社会与科幻电影属性二、工业产品与科幻电影属性三、工业运营与科幻电影属性

  第三章 科幻电影的美学研究第一节 美学视野下的科幻电影一、社会层面:从交往美学到共同体美学二、产品层面:从工具美学到信息美学三、运营层面:从劳动美学到超越美学第二节 科幻电影视野下的美学一、科幻电影视野下的美二、科幻电影视野下的艺术三、科幻电影视野下的审美第三节 科幻电影美学属性研究一、以叙事激发换位畅想二、以符号展示黑镜科技三、以实践制造人为同梦

  第四章 科幻电影的发展趋势第一节 从中国角度看科幻电影本土化一、中国科幻的由来与演变二、中国科幻对电影的支持作用三、电影对中国科幻的引领作用第二节 从工业角度看科幻电影商品化一、社会层面的研究:企业、观众与行会二、产品层面的研究:机器、价值与标准三、运营层面的研究:分工、布局与升级第三节 从美学角度看科幻电影类型化一、从社会层面看科幻电影类型化二、从产品层面看科幻电影类型化三、从运营层面看科幻电影类型化

  结论 后工业美学视野下的科幻电影一、新格局塑造:科幻电影的社会层面二、视频化趋势:科幻电影的产品层面三、共同体建设:科幻电影的运营层面后记

  编辑:陈昊、张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