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 [电影推荐]豆瓣8.0,华语电影第4座金熊奖:余男被忽视的一部冷门佳作

  2007年,《图雅的婚事》在柏林获奖。

  这是继《红高粱》(张艺谋)、《香魂女》(谢飞)、《喜宴》(李安)后,华语电影的第4座金熊奖。

  然而,在电影节上得到殊荣的作品,仿佛难以摆脱“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市场命运。

  尽管这是王全安导演首部进入国内院线的电影,但票房平平,也没有引起相关话题的讨论。

  如今12年过去了,回头再看时才发现其丰富的内涵,给我们留下了足够广阔的解读空间。

  

  一、生活之艰

  提到生活的艰难,许多人会下意识地想到《活着》。

  无论余华的小说原著,还是张艺谋的电影,都真切地展现了活着有多不容易。

  相比而言,《活着》中的艰辛更多是历史、时代所造成,是属于时间维度的。

  而《图雅的婚事》里的生存难题,更多是自然环境使然,是来自空间维度的挑战。

  故事发生在内蒙古草原,当地最突出的问题是缺水。

  女主人公图雅(余男 饰)需要跋涉三四十里的山路去驮水(依靠骆驼),路程之远,耗时之长,是用惯了自来水的城里人很难想象的。

  

  

  类似的场景,在陈凯歌的《黄土地》中也有,正值少女的翠巧,每天天不亮就要动身,翻山越岭行走在崎岖蜿蜒的小路上挑水。

  由缺水所凸显的生活之艰,是图雅要面对的第一重困境。

  丈夫巴特尔不忍心让妻子如此辛苦,决定自己在家门前打一口井。

  结果出现意外,致使下半身瘫痪,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家四口人的生活重担落在了图雅一个人的身上。

  没有其他解决方案,她和之前一样,仍然得牵着骆驼去驮水。

  

  画面显现的蒙古草原,并非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风光,更多是荒芜的山丘。

  步步紧逼的沙漠化,严重威胁着草原民族的生存。

  图雅在生存之艰面前,还将迎来其他棘手的挑战。

  二、婚姻困境

  丈夫的不幸遭遇,除了加重图雅的负担,还直接影响了夫妻之间的感情。

  虽然妻子的坚强与宽容,并没有对原本的生活带来明显不利的影响,两人仍然相亲相爱,但身体的残疾,让巴特尔内心压抑消沉,他想为图雅分担繁重的家务却力不从心。

  

  深深的无力感侵蚀着他的生命意志,甚至提出要和妻子离婚,与姐姐一起生活,让图雅再找个男人出嫁的办法。

  图雅没有同意,她知道姐姐已经有6个孩子需要养育,根本不可能照顾巴特尔。

  邻居森格登场,转折出现了。

  他的拖拉机在半道上出故障,双腿被压在下面,图雅路过时救了他。

  可自己因用力过猛而腰椎受伤。按医生的说法,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和巴特尔一样会瘫痪在床。

  生活的变故让图雅的婚姻面临难解的困境,他深爱丈夫,又一个人无法养家,只能做出艰难的抉择,带着丈夫和孩子重新嫁人。

  

  这样无解的局面,凌子风导演的《春桃》中,刘晓庆饰演的春桃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境。

  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组成奇怪的家庭,在努力寻求平衡和内在矛盾深植之间不断交锋。

  图雅开始了漫长的征婚之路。

  凭借她美丽的外表和善良的品格,说媒相亲者倒也不少,只是图雅固执地以自己必须带上巴特尔为条件,使许多人退步了。

  在生活面前,婚姻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谋生的“手段”。

  可以说,图雅婚姻困境的本质,在于她的追求“完美”,她割舍不了自己所坚守的道德亲情立场,这正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情感张力所在。

  

  三、伦理取舍

  就在征婚无望之际,宝力尔闻风赶来,他是暗恋了图雅17年的同学。

  老婆跟别人跑了,家里连双筷子也没留下,而他开采石油赚了大钱。

  现在终于有机会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宝力尔答应了图雅的要求,不过也做了“妥协”性调整。

  将巴特尔安排到最好的福利院,他则带图雅和孩子去省城生活。

  原本两全其美的举措,在巴特尔第一天住进福利院的晚上就土崩瓦解了。

  

  借酒消愁的他企图割腕自杀,幸好及时发现。

  宝力尔接到电话后隐瞒了,人性的自私在这一刻极为真实。是森格骑马追赶,告诉她巴特尔的消息。

  图雅在医院里咆哮式怒吼,这个坚强能干的女人第一次向命运表达自己的愤慨,她生气巴特尔不该轻生。

  宝力尔心生愧疚支付了医药费,两人终究有缘无分,一段感情的插曲到此为止,日子又回到了蒙古草原。

  经此劫难,图雅坚定了照顾丈夫巴特尔的决心,森格也明白了自己对图雅的暗生情愫,两种力量在交汇。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让图雅不再搬走也不再为难,森格决定打井,他冒着极大危险,整天和炸药打交道。

  井里总算出水了,图雅和森格举行了传统的蒙古族婚礼。

  巴特尔灌酒被森格劝告发生争吵,门外图雅的儿子和别的小孩扭打在一起。

  图雅试图通过婚姻来解决自己的生活难题,结果遇到了另一个新的难题。

  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本就无解,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