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前,第一批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唱的不是“雄纠纠气昂昂”

  2021年10月19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71周年纪念日。

  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不到一周后的10月25日,志愿军发动了第一次战役。

  

  当时,为了赶在最佳时机,给美李军迎头痛击,志愿军一批批跨过鸭绿江大桥。为了隐蔽,过桥往往在夜间,到凌晨四五点钟天亮前就停下来。这时,东北部队文工团的战士就在鸭绿江边不停演奏着军乐。而过江的战士,也高唱着战歌,奔赴前方。

  

  那么,他们唱的是什么歌呢?一定是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对吧?

  然而并不是。

  因为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还没正式诞生呢。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词作者,是解放军炮兵第一师的一位连队指导员麻扶摇。炮兵第一师是第一批参战的部队。入朝参战前夕,部队开展思想政治动员,战士们喊出了“制止侵略、保卫和平”,“抗美援朝,保卫国家”的誓词。指导员麻扶摇把誓词记下来,写在黑板上,成为一首小诗,并在部队中传开。后来,连队一位文化教员为这首诗谱了曲,在全连教唱。1950 年10 月23 日炮一师进入朝鲜,麻扶摇所在的连队唱着这首歌跨过鸭绿江的。不过,这位文化教员谱的曲子,和现在我们熟悉的旋律是不一样的。

  我们熟悉的曲子要等到一个月后。新华社记者陈伯坚到炮一师进行采访时发现了这首诗,就抄录了下来,发表在战地通讯中,又做了一些修改。这首诗从朝鲜前线传回国内。

  1950年11月25日,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周巍峙在读到这首《打败美帝野心狼》后,受到英雄气概所感染,当天谱出了曲,署名“志愿军战士词”、周巍峙曲。 最终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也即是说,咱们今天熟悉的这首志愿军军歌,是在1950年11月25日才正式诞生的。这时候,第一次战役早已打完,长津湖鏖战正酣。所以,早期志愿军9个军跨过鸭绿江的时候,是没有这首歌可以唱的。

  

  那么,他们唱的,听的,演奏的,是什么歌呢?

  我军历史上,不乏优秀的军乐。比如,《骑兵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团结就是力量》等,都是可以拿来唱的。

  此外,当时中国和苏联正处在蜜月期,所以伴随志愿军出征的,还有不少苏联歌曲。

  其中一首正是著名的《共青团员之歌》。这首歌诞生于1947年,并没有赶上伟大的卫国战争。但其曲调激昂,歌词刚健有力又充满活力,确实非常适合年轻的战士们演唱:

  听吧,战斗的号角发出警报

  穿好军装,拿起武器!

  青年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祖国!

  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

  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

  再见吧妈妈!别难过,莫悲伤

  祝福我们一路平安吧!

  再见了亲爱的故乡

  胜利的星会照耀着我们……

  

  另一首则是诞生比苏联更早的《斯拉夫女人的告别》,又名《斯拉夫告别曲》。这首歌历史悠久,是在20世纪初巴尔干战争时创作的,描写一位斯拉夫妇女送别战士前往疆场,没有歌词,曲调充满伤感。在1920年前后的俄罗斯内战中,红白两军分别用这曲子填了多个版本的歌词。卫国战争之后,填上了积极向上的歌词,使得歌曲从凄美婉约转为慷慨激昂:

  这一首进行曲激动人心

  忆当年侵略军踏边境

  战士们离家园登上列车

  这首歌伴他们去出征……

  不过,在朝鲜战争爆发时,现在这个版本的歌词应该还没有写出来。再说,《斯拉夫女人的告别》,歌词中民族特性很鲜明。因此当时的志愿军,主要是军乐团演奏这首歌,应该没有唱出来。

  

  然而,这首歌本身确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既雄壮威武,又略带一丝忧伤。接受采访的军乐团老兵说,他连这首歌的名字都不知道,却依然能哼出旋律。

  这首歌,伴他们去出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