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2年入围“最具幸福感城市”,长沙凭什么?

  11月25日,在广州举行的2019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长沙再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这是长沙连续12年获此殊荣。同时,长沙也摘得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单项奖“活力之城”荣誉称号。幸福,已然成为长沙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代名词;活力,则成为新星长沙的一张亮丽名片。而连续12年入围“最具幸福感城市”,长沙凭借的又是什么?

  

  “三千年湖湘传承,长沙这座城市流淌着诗与远方。”在2019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胡忠雄代表长沙深情回应,让城市有温度、让生活有温情、让市民有温暖,是长沙孜孜以求的“幸福理想”。沉甸甸的荣誉,紧贴民生的温度,折射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幸福正成为长沙最温暖的底色。而到底“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都会有着不同的定义。815万长沙市民正在“生活、生态、生产”的细微变化中,感受着属于他们的满满的幸福。

  人居环境:一高一低,为幸福增速

  据主办方《瞭望东方周刊》和瞭望智库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调查采用了包括就业指数、居民收入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城市吸引力指数、公共安全指数、生活品质指数、教育指数、交通指数、医疗健康指数等9个一级指标,以及上百个二级细分指标,为幸福“画像”。

  在长沙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弥漫着“幸福味道”。从一串串数字中,可以窥见长沙的幸福“密码”:GDP强势领跑,长沙地区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2.87亿元攀升至2018年1.1万亿元;百姓“腰包”鼓起来,长沙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327元、127元,增加到2018年的50792元、29714元。

  与经济高增长相唿应,长沙“房价洼地”效应凸显,涨幅在省会城市中长期靠后,这在新一线城市中绝无仅有。据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在华中片区省会城市中,长沙房价最低。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也显示,长沙以6.4的房价收入比“垫底”,是50城中唯一一个房价收入比低于7的城市。

  一高一低之间,长沙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节奏:让幸福指数跑赢GDP增速。房价“洼地”,蝶变“幸福高地”。越来越多“新长沙人”,来到这座城市并驻足于此。据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发布的《2019基于京东大数据的中国人口迁移和城镇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末,长沙常住总人口较2017年增长23.66万人,数据的背后是长沙包容万千的温度。

  

  人文环境:流淌在湖湘文脉中的洲城情怀

  2008年,长沙首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据了解,当年的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昆明举行,幸福学评价体系的调查内容涉及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发展速度、文明程度、赚钱机会、医疗卫生水平、教育水平等12个指标。对于很多人来说,自然环境、交通状况这些指标是冷冰冰的,而渗透在环境中的湖湘文脉,仿佛更能够定义常人的幸福感。2009年,长沙再度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次标准涉及的25类指标包括赚钱机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政府威信、收入、住房、房产、婚姻等。当时,着名作家唐浩明作为市民代表为长沙市颁奖,他说:“长沙是一座有自己品格的城市,有着优美的宜居环境和浓郁的人本情怀,住在长沙就是幸福。”而无论是“湖湘文脉”,还是“人本情怀”,都贯穿在有着秀美的山水洲城面貌、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和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昨天与今天。

  悠久的历史,积淀出灿烂的长沙文化。作为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长沙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历史上,长沙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文化遗迹。“长沙三绝”——湘绣、棕编和菊花石雕是长沙最重要的特产;湘菜源远流长,根深叶茂;长沙小吃风味独特……这些打造出内涵丰富的魅力星城。

  

  营商环境:包容开放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城市的发展,创新创业的活跃,一刻也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长沙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受到关注,并再一次成为“网红”。

  10月29日,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交流现场会上,长沙就包容普惠创新这一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标作典型发言,“惟有包容才能开放、惟有普惠才能公平、惟有创新才能进步”的“长沙经验”令人称道;11月2日,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中,长沙位列前十,成为中西部省份唯一入选城市。

  此外,长沙市把2019年定为“营商环境优化年”,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讲评”,从企业最急的事着眼、群众最盼的事着手,力推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政策落地四大专项行动,通过务实的“硬措施”,打造优质的“软环境”。并以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和政策落地四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力营造“尊重企业家、优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投资活跃、市场繁荣。今年,长沙市场主体总数提前3个月达到100万,万人市场主体拥有量1226户,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1至10月,长沙市引进500强项目36个,总投资623亿元;1至9月,长沙市GDP总量8713.68亿元,同比增长8.3%,高于全国6.2%的增速。这一系列营商环境的优化措施,无疑为城市的工商人员增添满足感、归属感以及幸福感。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大自然鬼斧神工,赋予了长沙山水洲城的独特风貌,岳麓山脉、湘江水脉、湖湘文脉水乳交融,滋养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三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则滋养了长沙人特有的文化自信。独特的人文环境,优美的人居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构筑起幸福长沙的基石。倾注真情实感,投入真金白银,一条条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长沙正用自己的变与不变,书写着市民幸福生活新篇章。

  完

  來源丨大公網湖南 作者丨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