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人看懂了《让子弹飞》,为什么我看不下去?

  一部电影变成了一个标准,夸之好等于就自己审美情趣加分了吗?

  我觉着让子弹飞能过了审查简直是奇迹

  说白了,姜文大多数电影就不是给你看的

  看到好多人写细节,品细节,并挨个的按现实人头

  其实吧很可悲,只能嚷嚷,要么是鹅城的鹅,要么是理想的小六子

  而师爷至少还有思想,至少知道挣钱得讲究得关灯,现在的“师爷”明着抢,丢人!

  黄四郎害人不浅,鹅城的人不骂,县长倒是骂了一大堆下台呢 ,活该当鹅!

  花姐说了黄四郎是坏人不能拿枪指着,县长是好人,就敢拿枪对着县长,看看看看都是些什么人呢,活该被黄四郎吸血!

  鹅城的县长死了5个,黄四郎都好好的,有意思 ,资本永不眠啊!

  骂黄四郎还是骂县长呢!TMD今天还是在骂县长!黄四郎找的人去干坏事,师爷骂张麻子,鹅城的人也觉得是麻子。(资本干坏事,媒体知识分子骂zf,群众也觉得是zf的错)像不像就说像不像

  黄四郎倒了一个又会起一个,没起之前都是鹅,起了就是黄四郎,人人心中都想当黄四郎!活该!活该!活该!

  题主千万不要被网上瞎吹的人误导,觉得看电影看懂了,夸它好,才审美加分。

  审美很个人化,电影是一个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导演编的码,观众不一定看出来,观众觉得自己解对了码,又其实不一定是导演想表达的。网上无数人去解读一个片子,那是因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受每个人的经历所受的教育啥的影响,所以,其实只要你明白电影演了啥,就算是明白这部电影了,通过看这部电影而有的想法是电影之外的事情,这是电影的魅力所在,与个人审美加不加分无关。

  每个人看电影都有自己去寻找的东西,我是一名编导生,我们这个群体里看电影关注的方面就很不一样。有的同学关注这个电影怎样讲故事,有的同学关注这个电影里用了什么样新奇的拍摄手法,就是推拉摇移跟平俯仰等镜头运动手法。我则是关注电影里仪式化的浪漫感,像《海上钢琴师》里1900在摇晃的船上像开车一样魔法般弹钢琴,像《天堂电影院》最后主角把所有被禁看的亲昵段落拼成长片在电影院里播放,像《白日焰火》结尾廖凡破案后的狂舞和白天在屋顶燃放焰火,像《低俗小说》里暧昧的扭扭舞,放在《让子弹飞》里,就是开头张麻子开枪打马拉火车,兄弟以为没打中,让子弹飞一会之后,马脱缰的片段。

  这是我认为中国电影史上最浪漫的一个桥段之一。我看完了《让子弹飞》,我明白了黄四郎,张麻子,师爷直接发生了什么事,其实就是我看懂了电影,只是我和其他观众看的点不一样而已。我们都处在一个巨大的电影院当中,看这个片段我没笑,你笑了,你不能说我没有幽默感,只能说我们的幽默感刺激点不一样。

  而题主你说看不下去《让子弹飞》,这很正常,还是说每个人关注的点不一样。我身边很多同学都觉得李安的《色戒》拍的非常好,我看那么多人都说好,我肯定也要看看嘛,但是我真的看不下去,只看了前二十分钟,我知道只看了前二十分钟不足以评价一部电影,因为可能后面拍的非常精彩,但是一部好电影,不是应该从开始到结束都很精彩吗?我看开头二十分钟就看不下去了,我为什么还要看下去,你说精彩的在后面,我只好说,对不起,你这部电影没有机会让我看到精彩的地方。但是每个人的关注点不一样,我不喜欢只是我不喜欢,别人很可能会喜欢的,哪怕是我看的特无聊的开头,也可能是别人心中极精彩的地方,并不是说我们审美有高低,只能说我们审美有差异。所以,题主,你看不下去《让子弹飞》很正常,不要那么在乎,也不要那么在乎身边人的看法,审美最忌讳人云亦云。

  《让子弹飞》导演是姜文。姜文曾导演拍出作品《鬼子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经典名作。

  真正让姜文作为一个导演伟大起来的,是他在2010年拍出的作品《让子弹飞》。《让子弹飞》是一部黑色幽默的红色影片。其因政治敏感上映阶段曾被下架一段时间,导致其热度被隐藏,到如今年又重新走红,被中国人称为伟大的作品。

  电影《让子弹飞》的主要情节是,主人公张麻子占山为匪,截了上任康城路上的县长马邦德。马邦德谎称自己是县长的汤师爷,而真正的汤师爷被麻子一伙杀死。张麻子便决定假装县上任。马邦德谎称县长上任的是穷困险恶的鹅城而非康城。打算让麻子知难而退自己重新上任。

  鹅城有称霸一方的乡绅黄四郎,黄四郎贩卖人口,走私鸦片,无恶不作横行霸道。黄四郎见新上任的县长要给他一个下马威,迎接麻子上任的时候没有亲自来而是只来了顶帽子并赠与新县长。张麻子感到来者不善,并未示弱。他打了欺负店小二的黄四郎手下,武举人。

  黄四郎为了打压新县长,派武举人和手下胡万栽赃麻子的干儿子,冷嘲热讽诱导其剖腹自尽,周围人皆恍若无视,无一人叫怨。麻子抓到了胡万逼他供出黄四郎。为了将黄四郎连根拔起,他决定听信汤师爷的建议,放了胡万。汤师爷劝其放了胡万乃为了讹黄四郎钱,并不知麻子用意。

  麻子参加黄四郎的鸿门宴,三人各自试探。

  这一段乃是全片最精彩绝伦的精华,由三个摄像机围绕着酒桌商讨试探的三人旋转,而且是不中断的长镜头,旨在抓住周润发,葛优,姜文这三大老戏骨的任何一个动作细节。为此导演组拍摄这一长镜头,花费了两周之久。、

  其中此镜头的逻辑和台词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三人各自入座,镜头开始微微旋转表达此时三人开始各自试探其他两人。黄四郎表面恭恭敬敬实则暗藏杀机威逼利诱张麻子,让其归顺自己。汤师爷也是打着自己的算盘,希望归顺黄四郎赚钱。麻子看出了汤师爷的立场,不动声色。黄老爷提出张麻子,试探张麻子来历,并提出借缴费之名敛财。师爷附喝。麻子却一直让黄四郎出钱吃亏,并威胁黄四郎。整个镜头充满了博弈,试探,圈套,和威胁,由三位中国顶级的戏骨演绎的淋漓尽致,着实让人过瘾。

  饭过,麻子回去。黄四郎认为麻子霸气外露,危险,派人假扮麻匪杀了他。麻子众人把假扮的麻匪打败,并将计就计第二天假扮麻匪把两大家族长老和黄四郎绑架。不料被绑的黄四郎竟是替身。麻子因此敛了两大家族的钱而黄四郎不亏不赚。

  张麻子并不甘心,也不想留这抢来的钱,就派人以麻匪的身份把钱发给穷人。之后黄四郎又派人假扮麻匪把钱抢走。张麻子设计假装再次发钱,引诱黄四郎派人去杀县长,实际上是利用胡万假扮麻匪的尸体来威胁黄四郎。黄四郎无奈答应给麻子180万银子剿匪。

  黄四郎派假麻子在山里埋伏想借机除掉县长。假麻子被县长杀死,汤师爷也被杀死,麻子打算和黄四郎撕破脸硬拼。

  麻子把180万两银子撒在鹅城,百姓白天不敢拿,晚上把钱一翁而抢,象征这资本主义虚伪的万民伞也倒下。第二天黄四郎派马车把钱收走,百姓怒而不敢发。

  麻子又撒下满城枪弹,百姓不敢拿,连黄四郎明面上也不敢拿。夜晚,枪被百姓捡走,万民伞又倒下一座。第二天黄四郎故技重施派马车收枪,百姓未把枪拱手相让。相反,他们憋了一肚子怒火只是未敢发作。

  这里接下来有个镜头令人深省。麻子料到百姓的怒火只是没人引导发泄,便随意对着马车空放几枪,兄弟见马未中枪,说:没打中?麻子说:让子弹飞一会儿。随后百姓的枪声渐渐响起,把马打倒。这里照应电影题目,让子弹飞。让子弹飞一会儿,子弹不是打不到,人民并不是没有不满,并不是不想反抗,而是缺少一个此时不反更待何时的机会。而革命的领头人便是那正在飞的可以打倒资本主义虚伪面纱的几颗子弹,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麻子带领鹅城百姓攻打黄四郎碉楼,百姓本来和麻子一起冲锋,但越往前跟随的百姓越少,到了黄四郎碉楼大门的时候,就只剩麻子四人和一群鹅,黑色幽默。

  这时候麻子明白,百姓确实恨黄四郎,但是也不和一心为民的自己一队,他们谁赢帮谁……随后麻子夜晚来到碉楼对黄四郎的大门放空枪直到第二天早上。意在向百姓营造一种激烈战斗的假象,第二天麻子把黄四郎替身斩首,百姓发起冲锋。

  黄四郎的手下见状纷纷倒戈,黄四郎的大门象征这资本主义最后的纸老虎形象,被武举人像纸一样撞烂,最后连一个落单的鹅城百姓也敢端枪攻进碉楼。

  原来,鹅城百姓不该谁赢帮谁,其实他们帮谁谁赢。

  结局是鹅城百姓把黄四郎家搬空,连张麻子坐的板凳也搬走。麻子手下坐火车去了上海,而火车后面坐着黄四郎的形象,意在得到了革命果实成为新的黄四郎。

  而张麻子一人,骑着马,走在火车列道上,跟向火车,列道的前方向右拐去。

  影片中有很多暗喻和象征,片尾隐含着淡淡的悲剧。塑造了麻子这样纯粹的革命者。张麻子打败了黄四郎,但他却是失败的,因为他从始至终是孤独的。百姓谁赢帮谁,赢了后连他的椅子都要搬走。他打败了黄四郎,但是手下成为新的黄四郎。他解放了鹅城,但是还是会有下一个黄四郎。表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孤独。

  镜头的手法十分娴熟,剧情台词紧凑而清晰分明,电影主旨深刻而雅俗共赏。堪称伟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