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细思极恐的细节

  秦风曾说,唐仁要的是钱,他想要的却是真相。

  对比唐1和唐2,其实秦风一直面对着一个选择——面对案件的真凶(即他信仰的真相),是否要去告发他/她。

  唐1里,他想过说出真相,但是他不能,因为他没有证据。

  而唐2里,他只是劝宋义承认自己的罪行和身份,却从来没有真的想过让真相公之于众。

  因为他觉得陆国富罪有应得,应当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宋义为妹妹报仇,纵使不合法理,也是合情理的。而宋义下意识地救了秦风的行为,也让他看到了宋本性里的善。因此他决定原谅宋,哪怕他杀了一个人。

  而秦风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之间,对宋义和陆国富做了一次审判,成为了掌管宋义命运的"法官"。而宋义也选择成为审判陆国富的"法官"。

  我曾多次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此类"法官"的出现。比如《电锯惊魂》、《无人生还》、《东方快车谋杀案》(向之前被我剧透的知乎er道歉)。

  我们谴责一部分"法官",理由是没有人有权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惩罚。

  我们同时又赞扬或谅解一部分"法官",因为当正义无处伸张时,我们希望恶人得到惩戒。

  所以你看,选择是否成为这样一个审判者,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当我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之上时,当我们拥有不同的身份时,我们的选择,很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就像宋义问的,你是神,还是兽?

  就像秦风在唐1里折的那张纸,有明有暗,正着看是正义,反着看是罪恶。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是因为秦风拥有超出常人的智慧,所以他也比普通人要危险得多。至于是否黑化,或者是否在第三部中继续担任"法官",完全要看秦风自己了。

  情理和法理的博弈,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了。《唐人街探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却没有给出答案,作为观众,我们也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转自知乎:水果不捞,尘世一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