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为何总是被委以重任?脱颖而出,绝对不是庸才
杜聿明为何总是被委以重任?脱颖而出,绝对不是庸才,杜聿明能从人才济济的黄埔一期生中脱颖而出,绝对不是庸才。
杜聿明的一生,引用一句比较经典的话,那便是战斗的一生。也许有的人会觉得,杜聿明从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便是光彩照人的将军,其实不然,在那个战火弥漫的岁月,只有历经九死一生的士兵,才可能成为名扬天下的将军,而杜聿明一生又何止是九死一生?
要说蒋介石重用的人,草包和庸才比比皆是,包括蒋介石最重用的陈诚,能力真的不是一般的差,淮海战役时杜聿明的上级刘峙、顾祝同等人说到底也都是草包。但是这里面绝对不包括杜聿明。
作为黄埔一期学生,杜聿明绝对是国军将领中的饺饺者,并不是一般黄埔生可以比拟的。
杜聿明是一个中等才能的总指挥官,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长。蒋介石用人不当,让杜聿明这个优秀的参谋长,去做他并不擅长的总指挥的角色。
杜聿明虽然也是战功赫赫。他的战绩主要来自两点:一是第五军是国军装备最为精良部队。其装备比国军五大主力之首的第74军更先进。二是杜聿明战前制定了优秀的作战方案。这还说明杜聿明是一个优秀的参谋长。
抗日期间与国军将领稳扎稳打的战术不同的是杜聿明主张“闪电战”,以优势火力压制日军和迅速攻破敌人(杜大都是美式装备,有装甲车),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昆仑关战役,面对的是日本的精锐师团,可以说一场硬仗。郑洞国、邱清泉、戴安澜(三位将军都是抗日名将)都归杜指挥,杜采用的战术是要塞式攻击发,逐步压缩包围圈,直至困死日军。
这次战斗结束,杜聿明大获全胜,双方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并击毙了日军旅团长,杜聿明战后居了首功。昆仑关战役重创日军精锐师团,杜聿明可不是平庸之辈,不是草包将军刘峙。
蒋介石经常性选择恐惧症的艰难在于,能打的不听话(白崇禧傅作义等),听话的又不能打(陈诚刘峙等),杜聿明恰恰属于能打又听话的,所以一直被信任和重用,也正因为听话,杜聿明才有野人山之败和淮海之围,最后走进功德林写回忆录。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