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靠口碑逆袭,《红海行动》后程发力
《唐人街探案2》靠口碑逆袭,《红海行动》后程发力
《唐人街探案2》靠口碑逆袭,《红海行动》后程发力
大年初一刚上映的《捉妖记2》领跑票房榜,把《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远远甩在脑后。而现在春节假期已经接近尾声,《唐人街探案2》竟然完成逆袭,截止22日票房收入19.51亿,而《捉妖记2》票房收入也有17.23亿。
《红海行动》算是后程发力,大年初一上映时票房收入还排在第四位,据说枪战效果耗资5亿,影片中各种爆炸枪战效果确实没让观众失望,各种劲爆镜头,全程无尿点,因为有不错的口碑,票房收入已经达12.57亿,照这样的势头超越《捉妖记2》只是时间问题。《红海行动》票房占比、排片占比都一路高涨,而《捉妖记2》已经出现明显下滑,后期动力不足,增长乏力。今天最新数据,《红海行动》综合票房占比36.1%比《唐人街探案2》33.7%还要高,下一步我们关注的重点只是《红海行动》票房收入能否超越《唐人街探案2》。?
回到今天的正题,我们来分析一下主打侦探题材的唐人街探案。
陈思成导演曾经说过,想把唐探做成一个IP,像漫威一样,做成一个宇宙。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唐探2》末尾已经剧透下一部的剧情,《唐探3》故事会发生在日本东京,如果没有意外,可以假设唐探第四、第五……往后的N部会在英国伦敦、韩国首尔全球任何一个城市开启类似的侦探之旅,不得不佩服陈导演的聪明头脑!既然是唐探系列电影,不免要拿《唐探1》与《唐探2》做一个比较,虽然第一部票房8亿多,跟第二部没法比,但我更喜欢前一部。?
之前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唐探1》的编剧除了陈思成外还有另外两位:白鹤、刘凯。而《唐探2》的编剧只有陈思成一人,这也导致《唐探2》跟前一部不太一样,就像网上很多人讨论的一样,《唐探1》是本格推理,而《唐探2》是社会派推理。?
这种转变一方面跟编剧有关,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唐探2》为了在春节贺岁档上映做的改变,这种改变使得《唐探2》更像是搞笑片,例如王宝强油腻的搞笑表演,浮夸演技;影片中一些搞笑桥段过于追求搞笑效果而显得用力过猛;其他侦探帮三位主演越狱更是使用特异功能这种无厘头手段。影片一共两个小时,这些情节虽然达到了搞笑观众的效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过于追求搞笑效果就要压缩推理情节时间,这让主打侦探题材的《唐探2》缺乏层层推进过程,推理铺垫不够,让影片揭秘部分显得过于突然,这种突然式顿悟不能给观众足够刺激,观众也不能充分享受到侦探推理带来的快感。如果陈思成导演想要把唐人街探案打造成IP,这种压缩推理时间填塞搞笑元素的做法只会破坏这个IP,可以想象如果往后的几部唐探还是这样缺乏侦探片的完整性,观众肯定会产生视觉疲劳。
给陈思成导演的建议:编剧可以多请几个,推理情节可以更加细化,搞笑元素以辅助推理为主,适当的搞笑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奇效,而填鸭式的搞笑情节反而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