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家亡,商女当真只懂侬语唱后庭?

  《金陵十三钗》讲述了一个“以人易人”的故事。

  故事中秦淮河女人像女学生,女学生像秦淮河女人。

  电影奢求以小见大,善良、救赎和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主要表达崇高的人道主义。

  剧中,李教官出现的第一个场景,就是他用枪的瞄准镜探查前方的情况。

  开始是女学生狂奔的场面,她们的狂奔仿佛一场别样的勇敢赴死。

  再细看,原来是为了逃离日本兵的追杀,这时,他命令士兵营救,虽然他们马上就出城了。

  瞄准镜的第三个镜头,除了女学生和日本人,更重要的是李教官打出了第一枪。短暂的获救后,女学生们跑着经过教官和士兵们。这一幕的景别从全景到近景再到全景。仅仅几秒的对视,有说不出的感激和感谢。但是时间容不得人停留,她们只得匆匆告别。

  第四个镜头停留在一个女学生跑丢的鞋子上。

  接着,李教官又从三个瞄准镜里瞄准电线杆,三枪,把一辆坦克解决了。

  然后,从瞄准镜里出现了红菱等女人。

  最后,画面定格在玉墨身上。

  秦淮河的女人出场了。

  下一个瞄准镜里的世界,是李教官在教堂对面的纸店看到日本兵猥亵书娟等女学生。

  刹那间,“嘭”的一声枪响,日本兵死于枪下。

  接下来三个瞄准镜里的世界,都是李教官用瞄准镜寻找他原先放在地上的手榴弹,一枪一个,炸得地上的日本人和地上的土一样漫天飞。

  从这特别的拍摄角度、这简单的瞄准镜里的世界,可以洞悉当时的环境。此时的南京城弥漫着硝烟,到处是战火,日本人烧杀抢掠,南京城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帝王城”。

  张艺谋用这种形式来拍摄,无疑是展示给观众一个镜头下的世界。

  画面虽小,但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金陵十三钗》在开篇时整个画面雾气弥漫,色彩暗淡,充斥着烟硝味儿。

  没有体现照明在电影中可以呈现出被拍摄对象的质感、立体感、空间感,使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等艺术效果的作用。

  但是,这种拍摄手法却能令人感到一种压抑的气氛,仿佛天空笼罩着一层层乌云,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这里,奠定了影片的情绪基础。

  教堂的窗户主要由红黄蓝三原色组成,红色主要象征生命,黄色象征阳光温暖,绿色象征青春生长,色调有冷有暖,但主要是暖色。

  因为教堂是女学生们的庇护所,是将外部的不安、惶恐拒之于门外的希望,是唯一一个似乎很“安全”的避风港。

  女学生就是透过这扇大窗户看到秦淮河的女人。

  而张艺谋也有意让这扇窗户见证这个教堂里所发生的一切。一群女学生们听到外面有动静,纷纷围绕在大窗户下观看。这时那群秦淮河的女人们正走进来。那些女人们花枝招展、大摇大摆地晃悠着进女学生们读书的教堂,肆无忌惮。

  “她们就是有名的‘秦淮河女人’,关于她们的传说,跟南京这座城市一样古老。”

  这是女学生听闻的秦淮河女人。刚开场时充满鄙夷的气氛。

  但是结尾处,书娟幻想那些秦淮河女人走进教堂时,在大窗户的反光下,她们走得依旧花枝招展,却多了几分庄重和优雅。

  场景的选择,很多都是密闭的空间。

  比如开头,两个女学生躲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旁边是日本兵正在用刺刀刺身边的女学生。

  而且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洋人,正在寻找自己读书的教堂。在不知道对方是敌还是友的情况下。惊恐,无助,不能出声,没有后援,有的仅仅只是一个几十厘米宽的“洞口”。

  外面的世界如何,不敢想象。这么一个密闭的空间有一种让人窒息的感觉,跟整部片子的气氛一样压抑,让人透不过气来。两个女学生的眼神既坚定又迷茫。

  这部片子很特别,语言有三种,分别是南京话和英语、日语。

  它跟一般的华语片不同,没有采用传统的普通话作为主导语言,而是采用南京方言。

  这南京方言里有士兵们为保护祖国保护人民的号召,有女儿对父亲甘愿当汉奸的不屑和鄙夷,有秦淮河女人的谈笑风尘,有姐妹们之间的安慰与鼓励,有女学生和秦淮河女人的争执和理解。

  方言给观众的第一感觉是来到南京本地,有利于剧情再现,让人更感觉到真实感,仿佛是发生在眼前的事实。

  电影中方言的使用,对于电影创作的成功具有独特的作用,不仅可展示电影所涉社会的真实性,亦可为电影塑造逼真的、生活化的人物形象,从而为电影与观众之间架起真实情感交流的桥梁。因此,电影中恰当地使用方言会为电影带来巨大成功。

  剧中的音乐独具特色。一次音乐是那些秦淮河女人唱的《秦淮景》。这个在结尾她们代替女学生去唱歌时又出现了一次。

  《秦淮景》是为了影片《金陵十三钗》根据江苏民歌《无锡景》为素材进行改编和填词的,由影片中的“十二钗”用苏州评弹的咬字方式演唱的,这样为了尽展秦淮艺妓的风情与影片的特色。

  弦断三根的几秒特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后来,豆蔻为了给在教堂养伤的受伤战士浦生弹奏一曲《秦淮景》,冒着危险去拿弦。

  结果在回来的途中遇到了日本兵,被无耻的日本人糟蹋了。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惨叫声和众姐妹的恸哭。

  结尾,那些秦淮河女人代替女学生们去唱歌时,穿着学生装为女学生们弹奏演唱了《秦淮景》。在书娟的想象中,这些女人纷纷穿着美丽大方,一字排开,一路走来。

  《秦淮景》的演奏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

  电影中的声音也不单单只是美好的,许多音响甚至是刺耳、令人难受的,这是为了表达电影的情绪。比如说枪声、尖叫声,东西砸在地上摔碎的声音,正是有了这么多的声音构成了一副完整的图画。

  这些音响在电影中有许多作用,可以让荧幕看起来更真实,可以渲染荧幕的氛围,可以增加荧幕的信息,可以突显人物在当时的场景下的心境,比如说女生的尖叫声,被日本人追逐而死命的奔跑,此刻人物的心境一定是难以言明的。她们渴望有一个安全的栖息之地,哪怕是一个地窖她们也会义无反顾的钻进去。而在电影中,教堂里的那个地窖还真帮了她们大忙。

  又比如说,最后秦淮河女人“出征”之前,曾摔破镜子,“哐当”的声音四次响起。她们把地上碎裂的玻璃捡起一块,当作最后拼死一搏的工具。

  再比如说,枪炮声,这个在剧中多次响起。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来接女学生时的那一阵,像是整个城市被炮轰,炮声还有回声,像是被下了死命令,尤其像催命符。

  “声音”在电影中也可以叙事。剧中的旁白女主角是女学生书娟。

  很多画面可以不用经过拍摄,只需人物旁白就可以表现。通过人物的语言,可以揣测出人物的性格,可以突出人物的情绪情感和心境,可以表明作者观点从而深化整个电影的主题。

  南京,别称“金陵”,12位女子和教堂的男孩即“十三钗”。

  无论从片名角度还是电影的视听,《金陵十三钗》都给人一种强有力的震撼。

  对于热爱电影的人来说,最大的期待莫过于有更多更好的电影出现。

  「N 刷计划」

  “鸡女”就该死啊

  活着干嘛呢?!

  被人嫌弃 糟蹋 贬低,那是它们的命啊!

  它们是“自愿”帮忙,那样它们就不是“鸡女”了,穿上新衣服,就是新人了,多么伟大啊!值得歌颂!

  “学生”就是比这些所谓“鸡女”金贵,不是吗?

  他们读的起书,能上课堂学习,出门在外还有人“保护”,不保护就是……

  保护“学生”是它们的最好归宿,死了还有歌颂,有什么不好呢?(它们配活着嘛,不过一群“鸡女”罢了…..

  “鸡女”生来就是“鸡女”,你认为是不是?

  你觉得你是“鸡女”还是“学生”?

  高高在上,还要人保护?

  低落尘埃,还要保护人?

  这不歌颂的挺好的嘛!

  它们要名利,要一个Ai国心,要留下贱命一条 要怎么花才值得,才会歌颂,

  我本来不想回答这样的问题,但是想了想,还是回答了我想说的一些话

  无论高低贵贱,那都是一条命!并没有谁高谁低!

  《第13期 | 北京剧组选角与试镜时,常见的选角casting工作室》-小瓶子解析---更多相关了解-关注公号众:小瓶子人力资源工作室--北京长期从事影视演员人力与选角服务 #演员# #剧组# #导演# #群众演员# #艺人# #娱乐圈# #明星# #影视圈# #群演# #短视频# #拍摄# #电影# #电视剧# #宣传片# #微电影#

  妈妈把雨衣递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萨沙,弱小的萨沙看到蔷薇花被大雨打掉了两片花瓣,就心疼地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窃以为这电影有个非常实际的作用,就像个镜子一样,能照出来观影者是不是特别看重主角团“妓女”这个身份。

  简而言之就是能反映出部分观影者的一种心态:“她们做的什么不重要,反正她们是妓女。”

  到底谁脏,一目了然。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首先说说在阅读《南京大屠杀》之前,对于这段历史和日本这个民族我个人的看法。

  1. 对于这段历史,最初的认知应该是在初中的历史书上,不过无论是“大屠杀”还是“三十万”,对我来说都不过是冷冰冰的文字罢了,我对这些并没有概念。我也没有任何意识去了解这段历史,因为那个时候网络还不是特别发达,家里也没有钱去支持我去阅读相关知识。然后就是在高中的历史书上的片面记载。之所以称为片面记载,是因为相比于我阅读《南京大屠杀》后,我认为书里的文字,不过百十字就将这段历史轻轻揭过,甚至来不及让我们去哀痛。刚才还突然想到高中三年的历史学习上,无论选择题还是材料题 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去忽略这段历史,如今能想起来做过相关的题目似乎只有在专题练习时,按照高中的学习,不经常考的那就不会深入学习。高中应该观看过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影视片,就比如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对于这部电影我只有两个记忆深刻的画面,一个是那个年轻的姑娘被绑在椅子上被lun jian ,一个是这些女子唱《秦淮河》。其他,再无。因为其实这个电影排的还是比较含蓄的,它仅仅是拍了这个战争对于女性的 一部分摧残的方式,但是首先以这个题材去拍就已经非常的勇敢了,因为国内基本上没有人去拍或者说好好去拍的人太少了。现在的观众对于电影电视的要求算是比较高了,特别是对于电影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2. 对于日本这个民族,最初的认知在久到不知道何时,我觉得像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对于日本的认知就是老一辈爷爷奶奶口中的“小日本”、“(小)鬼子”,那个时候我们能通过长辈的语言模模糊糊的感受到他们对于日本的厌恶,同时在当时拥有超强模仿力的我们也可以模仿出对于日本的厌恶,即使我们并不是很清楚他们到底对我们的长辈、对我们的民族做过什么事情。等长大后,我们知道了“七七事变”是因为日方先挑事的 ,知道了“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杀人比赛、强女干上至老妪下至女童的女性等等,逐渐的我们明白了这个民族的卑劣、残忍(这个时候其实更多的也是概括性的文字描述)。我对待日本是有点偏激的,没有完全对这个民族偏激是因为在后来的了解中,我认为日本这个民族强大的学习能力还有一些现代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没说他们对于教科书中删除“南京大屠杀”的内容以及美化侵略其他国家队意图)。日本除了极其极端的右翼分子和军方人员,还是有很多人谦卑的、尽一生的努力让更多日本人知道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错误。《南京大屠杀》我零零总总大概花了四个小时看完,期间也有多次停顿平复心情,因为是在“微信读书”中看的,所以我也会留下书评,阅读思考别人的书评,也感谢书中很多人对于一些人物、知识的拓展,有一些非常好的书评:

  1) 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历史是由很多细节组成,书里面讲了诸多细节,更映射出人性被环境的影响,很多人做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举动,有日本人滥杀事实以及各种掩盖和擦除的行径,有中国百姓惨遭屠杀却不反抗的无奈,也有良知国际人士的救援…铭记此段历史,不做乌合之众,知耻近乎勇。2) 在等级制度中,那些权力最小的人一旦掌握了更低阶层的生杀大权,往往极具虐待狂倾向(压迫转移)强盗逻辑!抢不到垂涎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恼羞成怒,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恬不知耻!何止是军国主义,放在今天就是绝对的恐怖主义!3) 战争的破坏力实在太强,会让施暴者自高自大到失去人类最基本的良知,也会磨灭被侵略者的自尊和信心。泯灭人性的物种总试图用谎言掩盖血写的事实!!! 4) 本书的架构效仿《罗生门》,试图从日军、南京民众和外国人三个角度来还原南京大屠杀,即便在20年后的今天也极具阅读价值,尤其是作为受害者的中国人,更不应忘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恰如张纯如的担忧,年复一年,大屠杀幸存者渐渐去世,等到最后一个目睹那场浩劫的人死去,唯有代代传承的民族记忆,才可以肩负起这段应该铭记的沉痛过去。(这些书评写的真的特别特别好,因为有些太长了,我就选取了一些深刻性的文字。)其实无论是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阅读的过程还是怀着有些解脱的心情看完时,真的都,感触太深。

  从日军的角度去阅读时,很可惜出于对自己国家历史的沉痛心情,我并没有像以前知道德国发动战争的原因时那样还有着“德国其实也挺可怜”的想法,或许是因为德国的道歉,或许是因为他们多年坚持对被侵占过的国家的赔偿,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扭曲历史而是告诉每一个德国人他们曾经犯下的错误。

  一个只想着往外侵略扩张的国家,一个到现在还非常封建的国家,一个不承认自己的历史的国家,一个极度扭曲“各就其位”意思的国家,一个只会欺骗自己国民的国家,一个只鼓吹以自杀效忠的国家有什么值得我们去理解、替先辈原谅的呢?(关于日本扭曲“各就其位”意思的具体介绍在《菊与刀》这本书中,我看完《南京大屠杀》后就在阅读,还没有看完。)

  “当时日本社会的人的地位不平等,上对下进行控制,美其名曰,所有的暴力和残忍都是为了你好,因此你不可以反抗,不可以不感激,要接受,要内化,但实际上这种不平等的待遇看起来是这些士兵们忍住了,实际上是在另一个体系中,这些士兵作为“上”,一方面泄愤,一方面想找到这种优越感地可以控制的感觉,所以,他们的目标就转向了手无寸铁的被他们蔑视的中国人。日本军队中许多人将中国人视为低于人类的物种,杀死他们就像捏死一只臭虫或杀掉一头猪一样,无须承受任何道德压力。事实上,无论在战前还是战争期间,日本各级军人经常将中国人与猪相提并论。例如,一位日本将军曾这样告诉记者:“坦率地说,你对中国人的看法与我完全不同。你将中国人看作人,我则将他们看作猪。”南京大屠杀期间,一位日本军官将中国俘虏10人一组捆在一起,然后把他们推入坑中烧死,他为自己开脱罪责时解释说,他杀死这些中国人时的感觉与杀猪是一样的。1938年,日本士兵东史郎在南京写的日记中坦言:“现在一头猪比一个中国人的性命更有价值。因为猪肉还可以吃。”日本士兵被迫给军官洗内裤,或是顺从地站着任由上级打自己耳光,直到被打得鲜血直流。用奥威尔式的说法,对日本士兵的日常打骂称为军官“爱的行动”,日本海军通过“铁拳”整肃军纪的做法则被称为“爱之鞭打”。许多日本领导人则继续相信(或假装相信)他们的国家没有做过任何需要对他国进行赔偿的事,甚至无须为日本过去的行为道歉。他们声称,有人指责日本政府曾犯下的许多极其严重的暴行从未发生过,那些证明这些暴行的确发生过的证据不过是中国人和想打击日本的人捏造出来的。”

  当停留在粗浅的历史书上的一个个文字被细化、被一张张照片活化串联在一起时,带给人们只有无尽的悲痛。

  全书中,对于日本拒不认错以及某个人的质问:“我们还需要为这一个过错,道歉多久”我觉得真的没有办法以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去思考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当你犯错了,就要及时说“对不起”,而当你听到对不起时,你也要有礼貌的回应一句“没关系”,可是这不代表所有的对不起,都能换来没关系。更不用说,他们没有道歉!

  有位书友形容说:“一个人说了一句很难听的话,你很不开心,然后他向你道歉说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不肯原谅,结果他责怪你斤斤计较为人小气,可是他为什么认为你就一定需要承受他的刀子嘴呢,为什么你就一定需要承受他的刀子嘴之后再去顾及他是否有豆腐心呢。”同比于,一个人插了你一刀,你很痛,流了很多血,然后他向你道歉说自己不是故意的,但是并没有做任何措施去补救,你肯定不愿意原谅,结果他责怪你说就不小心插了你一刀“而已”。(后有自己的题外话。)

  我们都知道一群人屠杀了一座城(其实不止一座城,他们在苏州等地也进行了屠杀额,文中记载过苏州城曾经有几十万人,人们除了逃的亡的最终只有五百人。),令人发指的恐怖行径将人间变成地狱,可是为什么最后一句投降认错就像是一切都未曾发生过一般,多年以后还要在教科书上篡改相关历史,让那些黑暗永远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而等到我们的伤口慢慢结疤,慢慢强大,又有人天天告诉我们做人要宽容、要忍让、要践行真善美。可是,他们一直在为自己的恶行寻找的借口。我们眼中的侵略,在他们的口中成了圣战、成了为了建立所谓的东亚共荣圈。

  关于历史,我们应该铭记!

  刚见到这句话我也是一愣,这是题外话了。在我高中时,父母觉得小舅家闺女(我简称A吧)在老家很可怜,于是将她接过来上初中,她父亲也在这边,她父母离异。当时每一个亲戚包括我父母都告诉我要忍让A,说A特别懂事,特别乖。我当时并没有选择权和决定权,所以也只能默认,可是我没有任何弟弟妹妹,突然来了一个算是陌生人的妹妹,我是接受不了的。当时我的精神状态或者说我的情绪已经从以前的事情缓过来了。然后我需要和她住一起、睡在一起,她的东西也要放在我屋里。我最开始崩溃的事情是我房间的格局被改变了,我最讨厌别人动我的东西,可怜的是我父母知道但是他们是始作俑者。后来有诸多的情绪崩溃,比如我房间并不大,她一来更挤,比如我的衣服因为不能放在我自己的房间里经常找不到,比如房间总是乱糟糟的、有异味,那我宁愿是客厅,比如我回家时从来都不能在我房间写作业了,她总是会锁门,而我被教导、被逼迫要忍让等等。高中嘛,课业紧张,加上这些事情和以前的创伤,很快我的心理疾病复发了。这次的心理疾病比以前的严重太多太多了,对我现在的影响也非常大,我想也包括以后。这样插我一刀却还说我不懂事的人,首先就是我的父母。第二就是她,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装傻,总在挑战我的底线,她没有说对不起,从来没有,只有我是一次次的崩溃,只有我在一次次的退让。我那个时候从来不觉得她可怜,她对我来说就是侵略者,可是大人们都说她是小白兔。后来,大人们意识到自己的错了,却还是没有人考虑过我。我那时也傻得很,不把这些事情说出来,只会憋在心里,我当时在干嘛呢?我在反思、反省自己的情绪,我在治疗、治愈自己。我当时太懦弱了。现在的,她还在,上高中。这个时候我学会了坚强一点,强势一点。可是在她父亲重组家庭并且坚持回老家发展将她“丢”在这里时,我开始可怜她了。我依旧会因为她的挑战我底线的作为而生气,就像老话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样。但是我现在开始可怜她,我开始想如果我这样说她她能跟谁倾诉?(在这我必须说一下我从来没有当她的面说过她,我只会让我妈妈去调解,我妈对她并不差,我妈也知道她后来的性子,锁门、不打扫卫生都是能直接看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我妈去说会好一些,对她会好一些。)

  1937年的南京,因日本的入侵很快就沦为一座死城。满眼望去,皆是死尸,生者像那无头苍蝇般乱窜,只求找到一栖之地以便保住性命。唯一仍拼死抵抗的,只有寥寥无几的中国士兵。

  可是教堂外那些搔首弄姿的风尘女子在这个严肃甚至危险的时刻,却还是如往常那般轻慢嬉戏。这不禁让人唏嘘,她们真的是在向乔治求助吗?

  电影伊始,无论是乔治还是女学生,没有人喜欢她们,更别妄提“尊重“,即使是看似热情的男主角,也只是冲着美色而去。她们粗俗、淫靡,与矜持、高贵的女学生简直是云泥之别,因此也不配踏入这片还残留这着的净土。

  当仅存的洁净被污染,暂时的宁静被打破,谁又曾想到正是这些低贱的风尘女子散发出的人性之光保护了孩子们的纯洁。她们清楚日本军队的邀请没有想象的单纯,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也许当初一句“姐姐们替你们去”只是为挽救孩子们别做傻事所找的借口。可是回到地窖,谁也没有多少片刻的轻松。玉墨的提议有人犹豫,有人反驳,但最终这些女人的善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在临走的前一天,她们高兴地让约翰为自己化妆,因自己从未试过的装扮而像个小女孩般雀跃不停。如此模样其实正是她们心中所真正渴求的,浓妆艳抹实属被迫无奈之举。最后送给妹妹们的一首《秦淮景》,又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或许被送上敌车回首的那一刹那,正是她们人生中最美的时刻。

  最后电影的结局只讲述了约翰含泪开着载有学生的卡车逃出了南京,却并未交待女人们的下场。但谁都明白包括她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前方等待她们的是死也不能轻易解决的可怖。

  鲁迅曾言,真正的用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他为纪念并称颂刘和珍所写的。虽然这些风尘女子手无缚鸡之力,但在我看来“勇士”二字,她们当之无愧。或许这十二人在百年之后只化作一抔凄惨的黄土,永远无法摆脱那令人唾弃的卑贱身份。可我想她们并不会在意那所谓的身份与可笑的名誉,她们只是想做便做了。由此,才让我们真正看到污秽外表下,原来藏着的是一颗出淤泥而不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