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会长智齿?

  高晓松老师前段时间因为拔了颗智齿上了微博热搜,还被官方小“吐槽”了一把。(笑cry~)

  说到智齿,小编太有发言权了。毕竟小编嘴里有四颗智齿,前两天刚拔了一颗。躺在牙医舒服的椅子上看着医生那双充满了智慧的双眼,我就在思考一些问题:

  人,为什么会长智齿?

  一颗生来就没有用的牙,为什么会存在呢?人类的进化怎么没把这颗坏牙给淘汰掉?

  要了解这一切,还要从人类的进化说起。

  牙齿的进化之路

  其实,在很久以前智齿还是颗正经牙,跟其他“兄弟”一样,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那牙齿的责任还能是什么,自然是为了咀嚼食物啦!

  在人类还是猿的时候,吃的可都是原生态食物,比如整头野兽啊、坚硬的果实等等。我们的祖先要想吃下这些简单加工甚至未加工的食物,唯一的工具就是自己的牙齿了。

  大家注意看下图,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下颚部分变得越来越小,所以现代人的唇部看上去与原始人的凸凸嘴完全不一样了。

  现代人在牙齿总数不变、下颚又缩小的情况下,自然免不了有些牙齿就会被“排挤”,比如智齿。

  历史研究者发现,大多数来自近几百年前的人类头骨中的牙齿上面遍布龋洞和感染痕迹,牙齿被挤进下颌骨,并且近 1/4 都有阻生智齿。前工业时代的农民的头骨中也随处可见龋洞和各种脓肿留下的印记,但其中只有不到 5% 有阻生智齿。相比之下,远古时期的大部分狩猎者的牙齿近乎完美。这是为什么呢?

  很久很久以前,牙齿和颌骨是一起正常生长的,但食物制备技术的不断创新逐渐搅乱了这个系统。

  典型的石器时代食物尤其是带软骨的牛排之类难咬的东西可能需要咀嚼上千次。每次咀嚼时,肌肉会以高度的准确度将下齿拉向上齿,使下齿的尖端完美地贴合到上齿的凹陷中。反复咀嚼的巨大力量会使颌骨长得比较粗大,以适应咀嚼食物的需要。

  后来,随着生产和加工技术的发展,精加工的食物越来越流行。我们现在吃的食物,大都是经过精细加工的,并不需要费多大劲去嚼。自然而然,那些处在口腔最里面的牙齿(智齿)渐渐地也就没了用武之地,所以,它们选择干脆不长了。

  但仍有一部分人的智齿“不太甘心”,还是会拱出来,可是口腔里已经没有了它们的位置,它们只能想尽各种办法往外冒,最终长成了斜着甚至横着的样子,影响到了其他“兄弟”的正常排列。

  由于这些没有好好排队的智齿无法和它相对的牙齿产生正常的咬合关系,也就失去了作为一颗牙的作用。说白了,阻生智齿的流行与骨质疏松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果你经常在床上瘫着,不运动,不给你的骨骼施加足够的压力,四肢和脊柱就不会强壮,甚至会萎缩。

  同样的道理,如果不通过咀嚼食物来给你的面部提供足够的压力,那么你的颌骨就不会长得足够大,给牙齿提供足够的空间,于是你的牙齿与颌骨就会不相匹配。

  好了,明白了智齿的由来,我们再说说智齿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坊间传言说,长智齿的人比较智慧,还有说只有长了智齿才证明你真正的成熟了。其实,这都是那些长智齿的人的美好愿望罢了。之所以跟智慧挂上钩,不过是因为一般智齿萌出的时间是在16-25岁之间,此时人的生理、心理恰好成熟。

  通常情况下,智齿应该有上下左右对称的4颗,但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人会多于4颗。萌出的年龄差异也很大,有的人20岁之前萌出,有人40、50岁才长或者终生不长,这都是正常现象。

  智齿要不要拔呢?

  作为过来人,小编悄悄告诉你,不是所有智齿都要拔的。有些智齿很乖,跟其它牙齿一样,直直的长着,也不妨碍其它牙齿正常发展,也没出现发炎症状的,就可以不拔。

  不过大部分智齿都是不安分的,它们的出现会影响周围牙龈软组织和相邻牙齿,引发周围牙龈软组织红肿、炎症、疼痛,导致冠周炎和严重的口腔颌面部感染,甚至有可能成为关节痛和不明原因神经痛的诱因。

  下上智齿又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咬合关系,就算智齿长得位置好,但在最里面,咀嚼食物的时候用不上,刷牙的时候也很难“照顾”到,就难免出现食物、细菌残留,变成了一颗彻底的坏牙,也得赶紧拔了。

  至于拔智齿可以瘦脸的说法,不过是人们想当然的以为智齿长出来后,占据了口腔空间,“撑大”了两颊。实际上,影响脸下半部分宽度的主要是下颌骨的形态,如下颌角凸度、下颌骨外斜线突度及颊脂体容积。而智齿是长在颌骨里的,没有支撑脸部的作用,对脸型宽度没有明显影响。所以拔智齿瘦脸的效果不大。

  想通过拔牙瘦脸的小伙伴醒醒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