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是一种怎样的心理

   

  4月27日,米脂县第三中学校外巷道发生了一起震惊的伤害案件,导致19名学生受伤,其中,死亡学生人数9人。经媒体报道,在初步审讯中透露了一个细节,嫌疑人自称其在米脂三中上学时受同学欺负,遂记恨于心,为了报复才持匕首杀人。

  目前,该案件还在侦查当中,嫌疑人犯罪的真正原因、动机并没有公开定论。不过,在很多起国内外的暴力犯罪案件中,的确有报复心理在作祟的情形。

  报复心理本身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造成了损害,后者对前者实施反击。有极个别的报复社会者,是因为有缺陷的人格或精神障碍,暂且不论。

  其实,并不是所有报复都是消极的、罪恶的,对于那些不公正的、恶意的伤害,适度回击是正常的。但不能任由这种心理无限地膨胀。报复心理一旦扭曲,往往会外化成偏执的、冲动的、怨愤的、攻击性的情绪,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就可能增加。

  这个心理过程究竟是如何实现的?

  对于外界的不善、批评或者伤害,人们一旦感知,即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体验,比如挫败感、屈辱感。而接下去,大脑会对外界的伤害进行进一步的认知加工,这个过程有可能强化那些负面情绪,出于自尊感或者过度的防卫意识,并得出偏激的、夸大的结论。这是决定要不要反击及如何实施反击前的重要一步。

  这一过程与个人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不足、知识经验水平的局限有关。如果个体找不到其他解决情绪问题的出路,就容易出现恶性报复行动。

  因此,要防止报复心理最终演变成恶性报复行动,首先要敏感的识别人际伤害,教育工作者或者社会工作者能在第一时间积极地帮助处理这些问题。实际上,由人际矛盾引发的冲突很常见,同时也是可以解决的,这取决于当事者是如何认识和理解人际关系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各种社会规范的教育,尤其是让青年人掌握正确的自我保护的方式方法,能在遇到问题时作出恰当的选择。(朱香)

  《中国科学报》 (2018-05-18 第3版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