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周瑜是当世名将,诸葛亮对鲁肃说的话,却暗示这二位是庸才?

  “蜀小国也,名将唯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两句话说的威震华夏的武圣人关羽关云长和赤壁之战的指挥官周瑜周公瑾——羽扇纶巾是儒将风范而不是诸葛亮独有。

  关羽是三国名将,周瑜也是三国名将,这二位都能入祀武庙,可见是得到了历朝历代的认可。但是诸葛亮草船借箭时说的一番话,却好像在暗示这二位都是庸才:“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既然提到了草船借箭,那么读者诸君就都知道了:咱们今天话题的依据,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因为《三国志》中没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也没有诸葛亮草船借箭,更没有诸葛亮借东风。

  在三国正史中,关羽当然是蜀汉第一名将,水淹七军也是巧借天时地利,可谓通天文晓地理,至于奇门阴阳,那都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孙武吴起甚至诸葛亮本人,也未必会相信这一套。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却变成了路盲:拖家带口从曹营出走,然后就开始绕大圈:东岭关斩孔秀,洛阳斩汉服孟坦,汜水关斩卞喜,荥阳斩杀王植后又跑到黄河岸边的滑州,斩了秦琪之后才想起掉头南下去汝南。读者诸君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关羽绕了多大一个圈,走了多少回头路——关羽找刘备,这才叫南辕北辙。

  经过多日筹划之后才不辞而别,关羽居然没研究行军路线图,让他带兵打仗,岂不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这里要强调一点,咱们说的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正史,正史中的关羽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当然也不是不识地理的庸才。

  关羽不是庸才,周瑜当然也不是,正史中的周瑜不但是名将,而且几乎可以跻身名帅行列,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中的重要作用,周瑜就被写成了一个嫉贤妒能的庸才,不但是庸才,而且还有点缺心眼:次次都上当,当当都一样。

  别的都不说,咱们就拿草船借箭和借东风这两件事来说,周瑜不但不懂天文,而且还反应迟钝,就是个缺心眼儿。

  正史中在周瑜当然不缺心眼,但是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确实一个不懂天文的憨憨:诸葛亮准确地预测到了三日后必有大雾,而周瑜作为一军主帅,居然不懂天气预报,这就是典型的“不通天文”。

  更为奇怪的是周瑜不通天文,他手下的江表虎臣和一群谋士,也都个个对天气预报一窍不通,这才被诸葛亮忽悠得五迷三道。

  按理说吃一堑长一智,周瑜第一次上当输了赌约,就应该知道诸葛亮擅长天气预报,即使自己不临阵磨枪研习天气知识,也会对诸葛亮防着一手。但是周瑜还是接着上当,而且被诸葛亮忽悠得更惨——欠了诸葛亮一场东风,所以后来孙权周瑜向刘备讨要荆州的时候,被诸葛亮一句话怼了回去:“我欠你荆州天天要,欠我东风怎不还?”

  东风当然不是诸葛亮借来的,读者诸君一眼就看出诸葛亮是又做了一次准确的天气预报,所以他才跟周瑜打包票:“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奇门遁甲天书,可以呼风唤雨。亮于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东南大风,助都督用兵十一月二十日甲子祭风,至二十二日丙寅风息,如何?”

  其实周瑜也知道大风刮一夜就够了:“休道三日三夜,只一夜大风,大事可成矣。”

  哪天刮风诸葛亮说的不算,哪天风停,诸葛亮说的也不算,所以诸葛亮只能“借”三天大风,有两天根本没用,浪费了。

  有夜观天象预测大雾迷江在前,周瑜居然还不知道诸葛亮“借东风”是在忽悠人,反而对诸葛亮又敬佩又恐惧:“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测之术!”

  不通天文的周瑜被诸葛亮戏耍而不自知,不晓地理的关羽绕大圈过五关,让曹营六将枉送性命,这二位不通天文不晓地利的将帅,在《三国演义》了就有了庸才之嫌。

  事实上按能力来讲,关羽并不差,曹魏阵营的评价是“蜀中名将唯羽”而不是“唯有诸葛”;至于周瑜周公瑾,也绝非小肚鸡肠之人,孙权对周瑜是既欣赏又忌惮:“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正史中关羽周瑜都是各自阵营的头号将领,但是在演义小说里,却成了不通天文不晓地理的庸才。

  关羽周瑜是名将还是庸才,诸葛亮对鲁肃说的话能否作考核标准,这个应该由读者诸君来下最后的结论。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草船借箭,当然也不会用不通天文不晓地理来暗示关羽周瑜是庸才。

  事实上诸葛亮对关羽比较欣赏,对周瑜也比较尊重——要没有周瑜鲁肃主战,刘备不是逃往天涯海角,就是被曹操抓去祭旗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