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浅评

  看到有人说是低配版的《辛德勒的名单》,但我觉得并非如此。这两部影片都是豆瓣评分排名很高的电影,各有各的可圈可点之处,相同点在于他们的背景都是在二战间,都是以犹太人的存亡为故事线,且都由真实事件改编。 《钢琴家》是以主人公一人的自我救赎为主线,在强大的人脉和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极佳的运气的支撑下,席皮尔曼最终在这场灾难中生存了下来。与《辛德勒的名单》不同的是辛德勒在电影里不仅拯救了他自己更拯救了成千上万个犹太人。一个是在众人的帮助下生存下来,一个几乎是靠一己之力挽救了一个民族,两者性质不同,但他们反映的主题都是一样的——二战期间德国人对犹太人做出的丧心病狂惨无人性的屠杀,战争的残酷从来不会给人预告和怜悯。 影片中有几个印象很深刻的片段,一个是德国士兵将一位有腿疾的坐着轮椅的老人毫不犹豫的推下楼摔死,这个场景中有四批人,老人、士兵、老人的家人以及一些围观者,老人在被摔下楼时,家人们丝毫不敢反抗甚至连多看一眼都没有勇气,这时候男生母亲在目睹这一惨状后尖叫了出来,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痛苦和残忍,透过母亲的反应更直观的表现出来。那样的不假思索,那样的自然而然,那样的冷漠无情,可想而知当时犹太人处境之难,更表现出战争带给人的震慑与恐惧。 第二个片段是片末那位德国军官威廉,当镜头从泼洒的液体缓慢移动到一双黑色皮鞋时,我的心也跟着慌乱起来,这样的移镜头带给人的效果是带出意外之物让观众有一种错愕之感,军官的出现让观众都跟着倒吸了一口气,但意外的是军官在询问男主的情况后并没有立刻杀他,反而让他弹奏起了钢琴,席皮尔曼那场痴醉于钢琴的全身心的弹奏让军官对他怜惜,或是他珍爱享受艺术之人,又或许是他尊重上帝,总之他是拯救男主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但军官最后的死亡也让人感慨,在战争中太难评定谁对谁错了,没有全恶也很难有全善。 电影色调几乎全是冷色调,除了有时候那几个援助过男主的家庭外,几乎全片都充斥着冷色,黑白灰交错,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更加压抑。男主角是我特别喜欢的男演员,之前看过他的《超脱》就惊讶于他的表演,不愧是影帝,在这部电影中情绪的转换和肢体的描绘都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