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的冬天不是大雪纷飞,而是雨一直在下暴雪将至的那一年。

  现在媒体和评论界挺有意思的,上映一部国产电影总要贴上一部韩国片的标签,貌似用上韩国电影的知名度就能蹭点票房的感觉。就像《嘉年华》不是中国版的熔炉一样,这部也不是中国版的杀人回忆。虽然这部是董越自编自导的处女作,模仿杀人记忆的评价,电影看不懂的还可以原谅,不然只能理解为对电影和导演的侮辱。这部我给8分,如果我是六零后我就给9分。

  在所有人都向右走的人群中,选择向左而立是刻骨铭心的孤独。

  今年的国产片品质非常高的电影不少,文艺气质很浓的作者电影比例也有所提高,可惜大多是较好不叫座。当然此类电影和战狼2那样的商业片在商业价值上没有什么可比性。可有个现象我还是十分不解,《冈仁波齐》那么晦涩的电影都会有将近一亿的票房,而上个月《相爱相亲》,《嘉年华》和这部更接地气,故事性更强的电影反倒无人问津,内地影迷的欣赏品味还真是难以琢磨。

  这部电影的时代印记非常强,如果现在电影消费的主力受众是60后,或者年纪更大的观众,这部绝对是既叫好又叫座,可惜这个年纪买票看电影的人应该不多。对于70后还能做到共鸣,80年可能稍稍有点模糊的记忆,而对于90后和00后,导演的着力点只剩下残念了。

  对于电影刻意加入时代符号的批评我不太认同。我觉得电影这方面的选择上非常慎重,基本是直奔主题,没有刻意做作的尴尬。97年对于当时的成年人来说,最深刻的记忆是香港回归吧。电影里和香港有关的只是江一燕非常想去香港,这对那一代内地人来说是一个多么崇高的理想,现在是无法理解。艾敬的《我的1997》应该是很多人的想法。我就是特意在那年的春天跑到香港,感受帝国主义统治下的花花世界末日的余晖。而对于许多当时三十几岁的人来说,那一年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刘欢的豪言壮语,从头再来。

   段奕宏的影帝头衔还是值的。我挺喜欢他演的戏,但是之前我不怎么认可他的演技。对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团长和西风烈时期,稍稍有点做作和用力过猛。但我感觉他是一位非常努力和敬业的演员,虽然不恰当我觉得他有些象刘德华。天赋略逊一筹,却凭着努力和坚韧一点点成熟起来。比起初出茅庐拈起兰花指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天生影帝,我更尊敬段奕宏这样的演员。上一次看他演的《烈日灼心》就觉得他进步不小,而这部江一燕从桥上跳下去的桥段,我觉得段奕宏已经是当之无愧的演技派了。

   江一燕我没看过她演戏,这是第一部,或者看过也没记住她是谁。我没有觉得她差的有多离谱,及格在我这是可以给的。几场和段奕宏的对手戏,她是明显处于下风的,但是绝对没有到了毁了整场戏的地步。而上面截图的桥段,江一燕绝对是没有发挥到位,对于煞费苦心精心设计这场戏的导演和编剧来说,也会有不小的遗憾吧。

  这部不是中国版的杀人记忆,甚至就不能简单的定义为犯罪片或者惊悚片。再次强调类型片理论只适用于商业片,而对于文艺气质很浓的作者电影来说毫无意义。文艺片作者是想通过电影表达的情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时代的巨变之下,一个小人物,试图留住曾经属于自己的光荣和自豪,并且一意孤行的追求自己人生的功德圆满。而最终从兴奋,压抑,困惑,茫然失措,焦虑,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就这些来说电影表达非常完整。至于案子怎么回事,凶手是谁,对于电影的主题来说无足轻重。

  和朋友聊天时,总觉得和第六代比起来,七零后这波出道晚,动静也小得多。我自己好像必看名单里只有张猛和宁浩,这回绝对要加上董越。对于年过不惑初次执导剧情长片来说,这部绝对是一部厚积薄发的成熟之作。在炼钢厂追凶的一场戏,从表演,到节奏,再到镜头控制,说具备大师的潜质绝对一点都不过分。只是有点担心这部惨不忍睹的票房,董越的下部戏会在猴年马月才上映。

  看到有人把这部和《白夜追凶》比较,那部我也看过了,挺喜欢,只喜欢剧本,还有的话对潘粤明表演有些刮目相看。至于那部的镜头绝对是晃的莫名其妙一塌糊涂,剪辑也是前后不搭驴唇不对马嘴。我也知道教科书讲过,剧集更看重剧本而不能用电影的标准来评价,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跟我给儿子拍生日录像一样不讲究吧。

  雨一直在下,收音机里一直播报着寒流来袭的降温警告。湖南冬天下雨太可怕了,我这个在冬天零下二十几度中长大的东北人,有一年元旦在长沙冻得睡不着觉,而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97年的冬天,是一生中最寒冷的冬天吧。十年之后当大雪纷纷落下的时候,主人公会觉得一切只不过是一夜之隔,自己还是姓余,多余的余。

  资源分享,娱乐资讯,深度评论关注微信公众号:lydys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