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俪到赵丽颖,大女主剧到底是一种虚伪,还是一种进步?

  “大女主剧”方兴未艾!

  伴随着《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热播,相关的剧评文章也纷纷出炉,针对这部剧,评论界一致认为这是继《甄嬛传》、《芈月传》的又一部“孙俪式”的“大女主剧”。纵观近年的电视剧市场,除了这部《那年花开》之外,《欢乐颂》、《楚乔传》、《锦绣未央》、《烈火如歌》、《秦时明月丽人心》都为“女性视角剧”的范畴,而且其中有不少剧为“大女主设定”,但是坊间评论却着眼于“女性意识觉醒得不彻底”,“大女主是伪女主”,“所谓大女主终究摆脱不了最后依附男人”这样的论调,对于此,笔者其实不以为然。

  不要总诟病“玛丽苏”,要看到女性观众的转变:

  的确,这类剧以“女性”视角诉说着一个个悲欢离合、乍暖还寒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些“玛丽苏梦幻式”的色彩,这类剧盛行的原因无外乎是都市女性逐渐关注自身,更关注当下作为女性的喜怒哀乐与人生境遇。从这一点上来看,女性观众群体将目光从以往的“男性”视角讲述的故事转移到对“女性”视角故事的关注,这何尝不是一种进步?

  当然,这类转变不是简单的转变一个叙述视角而已,但这也说明我们的编剧、导演、制片人正在逐渐关注这一需求上的演变,他们正在“不遗余力”的去做、去探索。仅从“孙俪式大女主剧”的角度来看,从《甄嬛传》仅着眼于“上层宫廷斗争”到《芈月传》更多关注“贵族女性励志”,再到《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平民女首富传奇”,我们其实可以“惊喜”的发现一种进步,那就是这类电视剧的人物角色“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转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部“大女主的成长史”。

  从“孙式大女主”到“赵式大女主”是一种进步:

  而且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孙俪式的大女主剧”演绎的毫无例外都是“古装剧”,在“古代背景”下,要想真正“摆脱男人、不依附男人”,追求那种现代女性标榜的女权独立意识,那就太超前也太超脱!除非是穿越剧,但在有心关怀下,以《步步惊心》为代表的穿越剧早早就宣告了它们在“穿越”探索上的失败。

  在今年,赵丽颖饰演的《楚乔传》演绎了一个从“奴隶到将军”的“女主”故事,在原著中“穿越”而来的楚乔在电视剧中被改编为“失忆”就让很多人诟病不已,但这并不妨碍这部剧至少成功的演绎出了一名坚强、倔强的“异度空间底层女性奋斗史”。而我们以往对赵丽颖的印象多是“花千骨”中热情天真的“小骨”,这样,相比“孙俪式大女主”,“赵丽颖式大女主”就少了些霸道无匹,多了些温柔可爱。

  而大女主电视剧从“孙俪式大女主”的单一,到“赵丽颖式的大女主”、“迪丽热巴式大女主”、“唐嫣式大女主”的百花齐放,多多少少能够看出这类剧至少一直是在被关注,在发展中的。

  《欢乐颂2》与国外的月亮并不适用为论据:

  很多剧评为了批判这种不彻底的“大女主”,都引用《欢乐颂2》为反面教材。诚然,在现代剧中,以“女性视角”让人诟病的电视剧,就是被寄以厚望的《欢乐颂2》,在承继《欢乐颂》的高口碑和大流量之后,《欢乐颂2》的匆忙上马,导致剧情与人物设定不能很好的契合“女性觉醒”的主题,最后沦为吵吵闹闹、婆婆妈妈的注水闹剧。但是要注意到的是,《欢乐颂》系列可从来没有自我标榜是“大女主”,而仅仅是以“女性视角”为出发点的白领都市剧而已,拿《欢乐颂2》来说事儿,显然是拿错了枪。

  一些剧评也列举日韩剧的“女性视角”电视剧,比如《玻璃芦苇》等反映女性遭受蹂躏和反抗,《荼蘼》等女性面对事业与爱情如何抉择的现实主义剧目,而中国电视剧要么就是《微微一笑很倾城》、《夏至未至》等小清新情调剧,要么就是《那时花开月正圆》这样“最终摆脱不了男人”的大女剧,最终得出“还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结论。

  但是我们应当着眼于更广阔的背景来讨论这个不应当称作“现象”的现象,欧美日韩的电视剧市场发展如今已成熟的很,各种细分小众的电视剧题材都会有需求、有市场,成熟的影视、动漫、娱乐产业也让他们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各种反应现实的女性视角剧目才层出不穷。

  而反观我们,近几年才因为“IP热”的掀起而拜托了剧本不充足的尴尬,乘着“大IP”的东风,各大卫视的电视剧才从被“综艺”打得萎靡不振开始起死回生,拭目以待,该来的终究会来,何必一哄而上的说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功利得很呢?总是揪着“大女主是伪女主”的小辫子不放,妄图打死打残是不是另外一种层面上的功利?

  结语:

  其实,制片方、投资人为了流量,安排各种“苏”甚至“狗血”的桥段放进“大女主”剧中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人家投资是要赚钱的,将“温情脉脉”放进剧中并不能说就拖累了“大女主”的张力,反而给“甄嬛、芈月、周莹”这类人物角色附上了血肉,装进了灵魂,一部大女主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女人如何在男权社会中混出来”的打拼史,要想真正阐述如日剧《我的危险妻子》、《愚行录》那样的直面现实的沉重主题,无论是时代背景也好,观众也好,还是主创也罢,我们还都需要一些时间。

  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式大女主剧”的有益探索以及为此付出诸多努力的演员及幕后英雄们正在前行。诸如丁黑这样的名导演如今拍摄《那年花开》正表明其已关注到“女性意识觉醒”的命题,怎么能片面的说他们是在堕落得迎合市场了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