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要看,更要知道怎么看

  

  就在今天,五一档正式启动。

  行业和市场,都已等待许久。

  虽然现在还不急着去给这2021年第二个大档期做复盘,但应该说,站在行业视角,无论从映前造势还是宣发动作,我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悬崖之上》。

  不仅仅是三轮点映加一场盛大的首映,向市场显露底气这么简单。很多人或许觉得,张艺谋+全演技派阵容+强类型片属性自有其先天优势,这话不假,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

  距离上一部大银幕的华语谍战经典《风声》,已经过去12年了。

  谍战,这是《悬崖之上》市场破冰的重点,更是难点。

  

  如何用宣发破冰,我们后边慢慢聊,今天要关注的,是这个破冰的结果。

  目前还不好肯定,《悬崖之上》就是五一档口碑最好的那个,但它的确是受众基本盘最大的那个。对多数观众而言,从父母、孩子(最好是13岁以上),到恋人、朋友,各种选择搭配,无不契合。

  事实上,能做到这一点,对一部谍战片,是非常不易的。

  目前来看,《悬崖之上》的票房前景还不错,借此我也很想聊两个话题——

  一是为什么好的谍战片如此难得一见;

  二是如何欣赏一部优质谍战片。

  而对尚未看片的人,权当观影指南了。

  优质谍战片为何如此稀少?

  导演高群书24号首映礼看完电影后,说了一句,风声之后,还有传奇。

  熟悉的观众能明白这话背后的那个老故事——

  12年前的《风声》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在谍战和类型片上的发展潜力,海报上那句风声之后,世间再无传奇也曾一度流行。

  

  的确,《风声》的好,哪怕是隔了12年重看,也依然不打折扣,甚至更加怀念。但这也反过来凸显了那个问题——

  谍战这个类型,就是难出经典。

  一是类型元素相对复杂。

  不同于爱情、喜剧、动作这样较为较为聚焦的类型,拍一部谍战片,天然要驾驭和考量的内容,细数一下还是非常庞杂的。

  就以《悬崖之上》为例——

  首先,历史和悬疑是电影的两个基础类型元素,相对应的,剧本和美术就成为重中之重。30年代充满异国情调的哈尔滨,敌我双方明暗之间的斗智斗勇,这些核心元素最终也都成为了电影的亮点。

  

  其次,动作和情感(包括了爱情、亲情、友情)是电影的另外两个核心元素,或者称之为加成元素。

  作为拿出来都足以独当一面的强类型,电影必须在有限的篇幅下做出强有力的效果,难度不小。

  应该说,《悬崖之上》这两点也都完成得不错。

  动作戏从火车搏斗、小巷追逐到雪夜飙车,小格局下极具张力的动作设计都可圈可点。

  情感戏作为升华的关键,拿捏得更是精巧。仔细品味,满是不动声色的隐忍、不计得失的牺牲,和超越生死的信任。

  

  最后,所有的类型元素,都是为了在最后烘托出强烈的英雄情怀。

  这或许可以被当做谍战片一个小小的优势。当前面的诸多类型被驾驭自如,特工这样一群无名英雄的魅力,自然就会被最大化地呈现出来。

  总之,复杂的类型元素,决定了一部谍战片,是对导演、编剧、演员和包括所有幕后工作人员在内的一整个创作团队的巨大考验。

  二是导演、编剧需要在创作上做出清晰且精妙的取舍。

  一个现象是,相比谍战片,谍战剧的数量明显更多。原因也简单——

  谍战题材因为其类型复杂,同时故事和情感厚度惊人,需要有足够的时长来完成铺垫和表达,所以从荧屏来到银幕,当时长受限,考验的就是导演和编剧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能力。

  这需要编剧在创作前期就完成一次文本上的取舍,导演在拍摄和后期剪辑中加以明确的强化。对类型元素的抓大放小,以及如何通过镜头语言提升叙事效果,最终以点睛之力拔高情感浓度。

  每个细节,都见功力。

  

  导演张艺谋与编剧全勇先

  《悬崖之上》在编和导的取舍上,同样完成得非常漂亮。这部分我们下面再展开讨论。

  三是谍战题材天然的距离感。

  前面提及了,谍战题材的优势在于,天生自带的英雄情结,但也要看到,当这个题材从小荧屏来到大银幕,对于当下看电影占主流的年轻观众,距离感或许是让很多创作者知难而退的重要因素。

  对历史的陌生、对年代戏的疏离,考验的是创作者能否让年轻一代,从一部谍战片中得到不输于其他主流类型片的观影快感。

  这可能也是很多人看完电影后,要向张艺谋脱帽致敬的原因。

  他旺盛的创作活力,主动与年轻观众拉近距离的意愿,以及迎难而上的勇气,都让人刮目相看。

  而对于《悬崖之上》,也正是因为攻克了这三大难题,才有了那句风声之后,还有传奇。

  

  如何欣赏一部优质谍战片?

  谍战片罕有精品,一旦出现,自然值得一看再看。

  对多数观众,如果把《悬崖之上》当做一部优质类型片来看,囫囵吞枣式地看个热闹,并无不可。但也难免会少了一些潜在的乐趣。

  那么,如何欣赏一部优质谍战片——

  一刷,捋清故事。

  电影的剧情不算复杂,一句话介绍,就是抗战时期,敌我特工之间的一次极小规模的过招。但好的类型片就是这样,用复杂的方式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且讲得精彩纷呈。

  这里重点要说到的,就是前面提及的,所谓创作上的取舍。

  四位特工执行的这个乌特拉行动,与其说是电影的主线,不如视为一个关键的麦格芬,由这个行动作为引线,牵出的是正反两边的十位主要人物。

  也就是说,张艺谋这次的目的,不是给观众讲一个完整的行动,而是借此呈现人物的状态和命运。在你来我往的斗智斗勇和适度留白背后,最终引导并打动观众的,还是极端环境下的人物。

  这取舍强就强在,这才是区别于剧集逻辑的电影思维。

  

  所以,第一遍看,既是进入故事,亦是进入人物。

  尤其考虑到,电影在正反两边各自设计了叛徒和卧底,这样的安排,对电影的悬疑感,特别是观众进入人物命运的代入感,都有很好的提升。

  二刷,享受表演。

  模糊的人物身份、极端的生存环境、极致的戏剧张力,以上这些剧本的先天条件,遇到一群好演员,就必然会带来一出难得的精彩群戏。

  很多看完点映的观众,津津乐道于张译电椅受刑与秦海璐的几次无声痛哭,这些都是电影的亮点时刻。

  不过,还有一些表演上容易忽视的闪光点,是二刷时需要特别关注的。这里的重点就是——

  冰冷残酷的现实环境,与真实人性的对撞瞬间。

  比如,张译重伤,决定大义赴死前的托孤;再比如,于和伟在面对倪大红质疑时的不动如山,和咖啡馆对下属以退为进的胆大心细。

  第一遍看,或许会被剧情带走注意力,在了解了整个故事之后,细品表演的层次,又是好电影带来的另一份乐趣。

  

  三刷,回味细节。

  电影只有120分钟的片长,考虑到如此多的出场人物,以及高密度的叙事效率,单场戏的内在张力,很多细节的好,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感受完整的。

  这其中,张艺谋在个人创作上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

  相比过去对空镜和大远景的迷恋,这次的精力完全放在了大特写、群像塑造和小范围群戏上。

  对那些动辄有四到五个人物的交叉对戏——比如开头的火车戏,和公馆里的饭桌戏——复杂的甚至是一人自带两个身份,每一个微表情背后,都是可以咂出味道的微妙心理。

  

  除此之外,一些精心设计的小细节同样值得仔细感受。

  比如特工之间如何完成接头暗号;比如结尾枪决戏一站一跪的对比;再比如从《梅兰芳游美记》这本书到电影《淘金记》这些时代文化符号的植入等等。

  别小看了这些细节——

  电影技法层面,它们都不是孤立于故事之外的单独存在,本身就是主线任务的重要一环;

  类型片创作层面,这些才是中国电影工业该有的生产模式。换言之,这是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基底下生长出来的,而非对好莱坞亦步亦趋的模仿。

  

  当然,另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回味,是电影的情感厚度。

  抛开谍战片自带的英雄光环,一部类型片是否能以情动人,人物接不接地气,人性是否大于神性,至关重要。

  《悬崖之上》中,特工这个往往充满神性的身份,都是有软肋、有牵绊的人。TA们是父亲、母亲,是丈夫、妻子也是恋人。有人看完电影觉得,如果张译不是因为想看孩子一眼,可能就不会被抓。这里有观众代入人物、替人物揪心的一面,也有创作者让人物从天空落回地面,最终变得立体的考量(甚至连雷佳音饰演的叛徒,叛变的过程也同样刻画得足够可信)。

  而正是因为人性立住了,神性那一面,才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行动开始前,秦海璐说的那句活着的,去找孩子;张译身处魔窟的一声老周;雪夜张译轻声对刘浩存说着,自己以前就住在那个小房子,还留下两个如今生死不明的孩子……

  等等细节背后,能牵引和脑补出多少过往峥嵘,乃至多少辛酸、坚忍与信仰,这其中的情感冲击,后劲儿是非常强的。

  

  结语

  现在回想,电影开头,四位特工空降在雪厚过膝的树林当中,瞬间就隐没其中;而在结尾,任务完成,两位特工远望着离去的车,久久站立。

  历史上,有多少这样包裹着牺牲、无畏的伟大,最终悄然无声地掩藏于大雪和水面之下,无人知晓,更无人怀念。

  电影中反复提及的一句台词是,天亮了,就好了,看到一句评论,总结得很好——

  黎明之前,英雄无声坚守;天亮之后,光影传颂传奇。

  无名英雄不该被忘记,这是电影的价值,也是超越谍战类型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