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大家都有规则外的路走,只有他的路被堵死了

  “子女成才”是美好婚姻的必要元素

  《父母爱情》的中间一段,主要在讲五个子女的成长故事,父母相对变成了配角。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婚姻故事,离不开子女,离开了就不完整了。哪怕两个人再相爱,离开了子女的成长,也成为不了中国式的圆满婚姻。

  江家五个孩子,最终都行在了正道上,便是一种“成才”。老大老二子承父业,当了兵,最终成为军官。老三江亚菲,很多人不喜欢她,觉得她说话没大没小,对长辈不尊重,其实却是最孝顺,一辈子陪在父母身边的一个。小女儿江亚宁大学毕业最后当了校长,小儿子江为民走了段弯路,最后也在父母支持下开始创业。

  

  《父母爱情》全篇,对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并未有太多展开,但我们仍可以感受到的是,彼此恩爱又三观正的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也许是孩子太多的缘故,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江家五子大多数时候是属于“放养”式的。但江德福和安杰这对父母,做到了“原则性问题的坚守”和“关键时刻的引导”。

  

  有人说,如果有三个孩子,老二就是最不受重视的那个。同样五个孩子,老三也是最不受重视的。就是江卫民这种状态。对江为民的印象有两个,一是小时候爱告状,二是长大后下乡说自己是江家的替罪羊。其他几个江家子女性格都可以很明显看出像父母,但是卫民却很奇怪。他的这种“奇怪”可能和成长环境有关。

  

  首先,他出生的顺序就决定了他不受宠爱。

  上面两个文武双全的哥哥,俩哥哥一直抱团玩耍,去上兵,也是哥哥们的共识,却把他一直排斥在外。龙凤胎里,亚菲是长女,性别决定了受宠,而下来的亚宁又是最小的,年龄占尽优势。他真的属于爹不疼,娘不爱,毫无存在感。

  其次,全家人若有若无地都在“漠视他欺负他”。

  他们家的宿舍也很有趣,哥哥们一起睡,妹妹们一起睡,他只能和姑姑睡。平时的“床谈文化”,他就已经被排斥了。

  

  肯定有人会说他成长环境不是挺好的吗?不全然是。卫民是三男,与长女江亚菲是龙凤胎,他们前面还有两个较年长的哥哥卫国和卫民。后面有一个妹妹亚宁,应该和卫民亚菲他们就差个一岁吧。大哥二哥是一起长大的,相处时间长,在后面三个弟弟妹妹出生之前已经有了很深厚的感情。

  

  在剧中也不难看出,大哥二哥的关系更为紧密,卫民也只是个小跟班。亚菲亚宁是年龄差不大的姐妹,从小到大的关系自然比和哥哥们的关系好一些。这种情况下,卫民就成了中间那个最尴尬的孩子,大哥二哥那里只能跟屁股后面儿,亚菲亚宁那里他也挤不进去(估计也不想挤吧)他心里肯定有种落差就是哥哥和姐妹都不需要自己,也许因为这样他才会喜欢告状,让自己有种舒坦和被需要的感觉。

  

  小时候的卫民还经常充当受气包。家里孩子惹事儿了,说错嘴了,妈妈和爸爸经常顺手打他。兄弟姐妹一起搞事情,他还要被同胎姐姐欺压一下。虽然在这些受气当中也有他自己添油加醋的锅,但是他心里就会觉得我不被需要还被欺负,什么都是我的错。

  

  长大之后因为没有赶上入伍的名额,就只能上山下乡,其实这方面有他自身的问题。父母亲在孩子们的将来问题上,都是一视同仁、尊重孩子的选择的。大哥二哥都是去当兵,老爸也同意了并想办法了。卫民到年纪的时候,爸爸妈妈也问了可是他头年不愿意当兵,等想去了又没机会了只能下乡。

  

  父母也说让他等个两年想办法把他调回来,结果他自作主张去乡下的工厂里开拖拉机了……后来爸妈回老家顺便去看他,他就来了句:没事,反正我是江家的替罪羊。我估摸着江昌义这个当时没暴露真实身份的“私生子”混得比自己好,心里更加怨气冲天了吧!

  

  大家都有规则外的路走,他的路被堵死了。所以别人好歹还偷到了桃酥吃,结果他是事故现场留下的第一个挨巴掌的人。

  少锻炼,少关注,少盟友,自然也就少志气少决心。所以第一个挨打的人是他——打的就是不争气的只剩下告密一条路的人。

  在几年过去,人越来越仿徨越来越懦弱,就更是长出一副受气包的样,让人看了就想打。

  后来失业和老婆赖在爸妈家,被亚菲痛怼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

  卫民这个角色其实很真实,就是生活中一些人的写照。因待遇的落差而导致性格的缺陷。

  

  卫民就算令人讨厌,也不会像江昌义那样令人发指。

  我觉得这个看起来最不起眼最没出息的卫民才是一部分普通人的影子,他好像并不是存在于那样一个父辈优秀的军人家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需要上山下乡的家庭中的一员。爱八卦,爱多嘴,爱告状,有时候莫名其妙被打一下,被人当枪使,转眼就忘了,远离父母去了农村,去就去吧,在那里也能发现个兴趣爱好,结交些朋友,求踏实,眼光浅,找个普通人家的姑娘,交往结婚生子。懒惰没啥大担当,和老婆闹一闹,混了个茶馆,养活个孩子,孝敬着父母,不去张扬,也张扬不起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