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一场寂静无声的心灵解放

  “如果我不够黑人,也不够白人,甚至不够男人,那么告诉我,托尼,我到底算什么?”

  ——《绿皮书》

  这是一段并不和平的南下旅程,一场寂静无声的心灵解放。

  故事梗概

  托尼是一个生活在纽约底层社区的意大利裔美国白人,对黑人也有着深深的歧视。托尼所在的夜总会因故需要停业几个月,他亟需一份新工作来维持一家四口这几个月的生计。

  谢利博士是一位出生在美国上流社会的黑人音乐家,他即将南下进行为期八个星期的巡回演出。可因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南部种族隔离问题依然非常严重,他需要一个擅长和人打交道以及解决问题的人同行。

  于是,为了高额的薪金,托尼强压心中对黑人的偏见,成为了谢利博士的司机兼保镖。一路上,两人在迥异的背景下艰难磨合。

  随着旅途的开展,托尼和谢利博士的内心都逐渐发生了改变,并最终和过去、自己以及和世界达成了和解,并发展出一段跨阶级、跨种族的友谊。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里两人在车里一同开怀大笑的场景令人动容。不关乎种族和阶层,两个人只是开心地吃着炸鸡,谢利博士将鸡骨头扔出窗外的时候像放飞一只鸟。

  亦是由此,两人开始逐渐改变对对方的看法。

  而两人最终解开心结,心灵相通是在那个滂沱的雨夜。托尼第一次剥开博士矜贵的外衣,看到了孤独、隐忍、挣扎的真正的他。托尼也意识到,谢利博士本质与自己一样,胸腔里流淌着热血,心中有爱有怨。

  影片中暴露出的种族歧视问题是电影最核心的意义。

  无论他在白人上流社会中拥有多高的声望,他依然会遭到“冷遇”。

  西装店拒绝他试衣:

  餐厅拒绝他进内用餐,哪怕他饭后就要在这家餐厅进行演奏。

  当谢利博士看到田里正在耕作的贫苦同胞,他的心里五味杂陈。他们有同样的肤色,流同样的血,却活在两个世界。他们之间也横亘着无法跨越的距离。

  那个忘情演奏的酒吧之夜,谢利博士最终和他的同胞和解,和自己的人生与命运和解。他尽情弹着自由的曲调,为酒吧里热情洋溢的客人,为他自己。

  “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

  这段特殊的旅行赋予了《我梦想有一天》更加现实的意义,当所有人都能穿越历史造就的差异与距离,接受彼此,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与和解。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