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后来我们不再并肩,后来我们依然走着

  昨天跟盆友一起去看《后来的我们》,知道是奶茶首次执导和小说改编,我也觉得有必要去看看,我喜欢奶茶的歌,也喜欢70年出生的她仍有娇嫩的容颜。一个人的自律都是写在外表上的,不容易。

  我也大约知道一点她的爱情故事,爱而不得,爱而失去。都是悲伤但又唯美的。许多情愫积累在心中,要以文字和音乐的形式宣泄。这部电影,应该是另一种表现形式。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旁边有些女生在抹眼泪,散场的时候,过道里还有男生在感叹:“井柏然演得真好。”

  可是我从头至尾,眼角半分也不潮,眼泪半滴也不掉。是我心如铁,再难被打动了吗? 也许,年龄到了36岁,与24岁柔软的心是有区别的。 这部电影,不像她们说的那么感人,也不像他们说的那么恶劣。 周冬雨长了一张清纯如水的脸,第一次看《山楂树》,一场生死绝恋,把我感动得几度哽咽。 但之后看她演的《麻雀》,那叫一个呆若木鸡呀!看得我常常出戏,恨不得抽她。 这次她的演技的确大有进步了,应当给她一个大大的赞。 同时我发现一个事实,无论是工作搭档,还是哥们闺蜜,恋人夫妻。气场和谐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可以意会但不能言传的东西。 周冬雨在《麻雀》中与丈夫唐山海,与初恋情人陈深,都没有擦出任何火花。编剧导演命令他们深爱她,但那份深爱观众感觉不到。

  奇怪的是,《山楂树》中与老三窦骁,此片中与井柏然扮演的林见清。与他俩一见面就一下找到感觉了,这就是情感的奇妙张力,人与人之间的磁场相吸。 窦骁与井柏然的身材,五官,三庭五眼都有着相似之处。 当然这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还是那种两性相吸的荷尔蒙与奇妙磁力。 周冬雨与这两人在一起,观众瞬间觉得平淡的五官其实是秀气,单薄的身材其实是小巧,眉如柳叶,眼如水杏,灵动又可爱起来。 因为这时,你是通过爱她的人的目光在看她。 老三给静秋的爱,是体贴入微,丝丝柔情。 见清给小晓的爱,是无限包容,浓情蜜意。 前者如清茶,后者如咖啡。都是藏于眼神之中,流出画面之外。观众可触碰,可抚摸,可品尝,可共鸣,可以感同身受的。 选角正确,没有乱点鸳鸯。这是此片成功的地方。 他们是老乡,同在北京打拼。

  看过《北京人在纽约》的都知道,王起明保不住婚姻。其实,《外地人在北京》也艰难,林见清要不起爱情。 歌手杨坤有过相似的北漂经历,居住在潮湿的地下室里,最惨时吃着三毛钱一斤的快餐面。不大可能买得起房子,只好攒钱买齐了所有的家电,向女朋友求婚,结果被甩了…… 杨坤抑郁,伤心欲绝,这就是那首《无所谓》的起因。那首歌被五千元的价格卖给别人唱,都唱不出感觉。只有当他自己来唱,却意外地一炮而红,声名鹊起,名与利扑面而来…… 这仿佛就是见清的故事呢! 小晓一开始很实际,就想嫁个有房子的北京人。所以,她选择土行孙形象的博士,已婚中年男人,对身边处处呵护自己的见清视而不见。 而见清,也清楚明白自己的角色。就是老乡,哥哥,朋友。 所以他们同居一室,夜夜听着隔壁欢爱的声音,也能秋毫不犯。起夜回来,睡意朦胧中睡到了一张床上,还能默默把小晓的手和脚推开,溜回到自己的地铺上。 这也许是因为他们还没相爱,也许是因为他爱得太深,却知道负担不起…… 几度波折之后,两个人终于在跨年之夜,天雷勾动地火,睡到了一起。但小晓心还未定,次日搬走,还问了一句让人崩溃的话:“我们还能不能回到朋友?“” 己经身心合一,你说还能否回到朋友?就当握了一次手,洗了一个澡? 但小晓的内心波动我是明白的,那时,她对婚姻有着明确的目的,爱情,是奢侈品,她消费不起。 从理性上来说,两个挣不到钱的穷光蛋,外地人,是不应该在一起的,分别去找一个北京人,别说富人,就找一普通居民,也能完成融入北京的第一步,让日子过得不那么艰难…… 可是爱情终归暂时打赢了理性。小晓兴高采烈地告诉见清:“我又恋爱了,这次,他没结婚,人不老,样子还挺帅,就是收入不大稳定,没有房子。” 见清一心一意为小晓着想,质问她:“你傻呀?你找个这样的,你来养他呀!” 当小晓吻过来,他才恍然大悟,她说的那个人,就是自己。 他俩在一起了,希望时间就停在那一刻。那时,他们眼中只有彼此,哪怕被放逐到天际,打入十八层地狱,只要和心上人在一起,也是甜蜜。 这种情况叫作相爱,也可以视作:“暂发型精神病”。 既然是暂发,就必会平息。 当他俩日日为衣食所累,租的房子不见天日,闷热潮湿。就着父亲给的辣酱吃快餐面,吃完这顿,尚不知下顿在哪里。租个车子回乡,却被同学嘲讽。这些生活残酷真相,必会日日消磨斗志,甚至是爱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