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李焕英」背后,我找到了国产电影的那个爆款密码

  引子

  正月十三,最后聊聊春节档。

  起这个标题,灵感来自过年期间微信群和朋友圈的段子(都是段子,「你好李莲英」),一来今天想聊的就是这两部,《你好,李焕英》和《刺杀小说家》;二来,它们之间还真的有一种,莫名的相似。

  好笑的是,一开始我构思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想聊一下,这两部瓜分了多数人心中春节档最佳的电影,有多不同的。

  本来嘛,奇幻大片和平民喜剧,差异摆在明面上,甚至于,它们的受众都是壁垒分明的:

  不喜欢“小说家”的,被“李焕英”感动得一塌糊涂;认为“李焕英”过誉的,则认为“小说家”被远远低估了。

  

  当然了,这很正常。

  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本来就该是各取所需,各有所爱,所有观众都能得到满足,哪怕是互为对立,哪怕是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对我来说,两部电影,我都很喜欢。而既然是正常现象,自然就不值得多聊了。

  那,我们就来聊点,“不正常”的吧…

  就从“李焕英”和“小说家”的各自表达聊起。

  (以下有剧透,不过要是现在都没看片,你点进来干嘛呢)

  1.

  母与女

  为什么《你好,李焕英》会成为一部50亿+?

  这话题大家最近肯定没少看,我就只谈一个个人观察吧:

  “李焕英”的成功,与其说撬动了多少平时不进影院的中老年,不如说是狠狠戳中了平时常进影院的年轻人。

  也就是说,相比被动进入电影院的父母一辈,真正让“李焕英”出圈成为大爆款的,还是年轻人。

  而很多抱着“让父母高兴高兴”的孩子,最后发现,看完电影“更高兴”的,其实是自己。

  

  这当然和电影本体息息相关:

  如果我们把“李焕英”视为一个产品,那么它对目标受众的精准打击,是现象级的。

  这个打击也是逐级递进、且环环相扣的:

  贾晓玲穿越回过去,为年轻的母亲安排相亲,希望她过得幸福——这里面,穿越梗不新鲜、和母亲做朋友也不新鲜,真正的杀招是,贾晓玲试图牺牲自己,让母亲过上全新的、比未来更幸福的生活。

  这简直是给现在的年轻人送上了一个超级慰藉的脑洞——生活中往往照顾自己还困难,不啃老就不错了,更别提为父母做点什么了。

  现在,这个心里的坑,电影帮你圆了。

  

  再往下,就是结尾的那个反转。

  贾晓玲理解了母亲,准备穿越回去之前才发现,母亲竟然是和自己一起穿越回来的,也就是那句,妈妈永远比你想象的更爱你——如果前面是满足现实的心理落差,这里,则是在满足的基础上,又罩上了一层更美妙的外壳。

  妈妈爱你,不管你过得怎么样,妈妈都会在背后默默地支持你、鼓励你,你只管过好自己的,爸妈不用你操心,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妈妈是你最温暖的后盾,你一直都是妈妈的“宝儿”。

  啊,这实在,太梦幻、太窝心,也太特么治愈了吧。

  

  说真的,这波组合拳,我自己就被打得丢盔卸甲,感动得跟个鬼似的。结果给我妈买了票,问觉得咋样,只淡淡回了,挺好的。

  末了补了句,旁边挺多人都看哭了。

  到这,原因说清楚了,咱们往回收收,不管年轻人还是中老年,“李焕英”成功的根基,就是俩字:

  亲情。

  2.

  父与女&子与父

  再来看《刺杀小说家》。

  电影主打的奇观,是现实和小说的两个世界,而两个男主各自的两条主线,也是亲情。

  一条是明面上,关宁的“父寻女”。

  女儿失踪六年,妻离子散,家不为家,但关宁就是不放弃,以致于相信,通过改写小说可以找回自己的孩子。

  

  另一条在暗处,路空文的“子寻父”。

  之所以在暗处,也是因为,这个寻找的行为更多是意义层面的。

  路空文的父亲被大佬李沐杀害,他之所以闭门不出,做起啃老的小说家,并且无论如何都要写完那本名为《弑神》的小说,原因也就在于,现实中他或许无法替父报仇,于是他决定在幻想的世界中,完成这个使命。

  

  这两条线合在一起,《刺杀小说家》的魅力才真正显露出来:

  如果你能代入进这个“守护亲人”的情感主线,那么最后红甲武士端着冒蓝火的加特林出场,就必然是一个超级燃点。

  同时,对那句“只要相信,就能实现”,也会有非常真切的同感。

  所以本质上,虽然类型完全不同,但“小说家”和“李焕英”的一部分创作思路,还是挺一致的。

  

  当然,从最后的票房表现也能看到,虽然都是亲情内核,但差别就在于:

  一个隐晦,一个直观;一个更作者,一个更大众。

  反正这两个,我都挺喜欢。尤其是《刺杀小说家》,如此中二可爱的亲情表达,不光新鲜,而且超燃。

  3.

  爱情&友情呢?

  应该这么说,春节档这几部对亲情的刻画,整体来说还是很能戳到点上的,而且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亲情的杀伤力也确实不可或缺。

  不过,这两年我的确有一个整体观感:

  大家觉不觉得,现在国产电影的亲情占比,有点过高了?

  为了佐证这个观察,我去翻了下过去两年的热门国产电影,大概有这样一个收获,近几年大卖的国产电影,多数集中在两个情绪:

  一个是爱国,一个是亲情。

  这么总结当然无法概括全部,不过从主打情感层面来看,爱国和亲情的占比,的确要比爱情和友情多得多。前者就不多说了,大爆款基本都是,来看看亲情的存在感:

  2020年,《送你一朵小红花》是父母对儿女,《温暖的抱抱》男主性格成因是原生家庭,《紧急救援》核心人物关系是父子,《一秒钟》是父亲对女儿的思念,《风平浪静》是扭曲的父子;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父亲对儿子的牺牲,《流浪地球》是父亲牺牲自己让儿子完成成长,《误杀》是父亲对家人的牺牲,《飞驰人生》是父子情,《银河补习班》也是父子情;

  

  这其中,高票房的核心卖点,无一例外,都是那个关键词:

  牺牲。

  或许这也因为,牺牲一直都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大标签吧,亲情的动人,往往就在于不求回报的牺牲,尤其是父母对儿女的。

  总结这些,我是在表达不满吗?想了想,我觉得也不是。

  电影诞生一百多年,亲情一直都是创作的核心情感源泉之一,这太普遍了,也太正常了。

  不正常的是什么呢?

  是亲情之外,对爱情和友情的动人刻画,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这个现象,甚至不单是发生在咱们国内,全世界看看,主流电影的现状,大都如此。

  

  这两年拿得出手的热门爱情电影,

  不过《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最好的我们》

  《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这几部

  我又想了想,要一点一点挖掘出背后的原因,大概是这么个逻辑:

  首先,肉眼可见的,我们的编剧越来越不会写那种“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感情”了。

  于是,什么感情不是后天产生的、创作难度也最低呢?当然就是亲情了。让两个陌生人相爱太难,但父母天生就爱儿女啊;

  其次,在这样一个一切追求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现实生活中获得爱情和友情的难度,是不是也在变得越来越困难呢?

  以过去两年我在社交媒体上的观察,这或许,就是事实。

  艺术来源于现实,现实反过来影响艺术,我们面对怎样的生活,那么就注定要面对怎样的艺术。

  再往下写,我可能就要变成一个情感大V了。

  结语

  目前来看,国产头部电影短时间内,仍将大量集中在爱国和亲情这两大杀手锏上。

  这不是电影的问题,身处这个时代,我们别无选择。

  以及,最后还是想站在情感大V的角度说一句:

  电影的感动,别沉溺太久。

  和你爸妈、爱人、朋友搞好关系,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