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后来的我们》
看了《后来的我们》,突然有写点什么的冲动。
《后来的我们》,在我看来,是近几年来我看过的可以真正称之为“作品”的青春文艺片。我喜欢整部作品自然切换的镜头和两种冲击明显的色调,喜欢它不落俗套的故事情节,喜欢它演绎出的最纯粹的情怀。
在电影开始大约一个小时的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对于现在的叙述用黑白色,而对过去的叙述用彩色呢?当然,电影中给了答案:”如果伊恩找不到凯莉,那世界就不再有色彩了。”很明显,在伊恩和凯莉分开的几年里,伊恩的世界一直是黑白的——伊恩一直找不到凯莉。凯莉就在眼前,伊恩怎么就找不到她了呢?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伊恩找不到凯莉,不如说是伊恩不知道,在凯莉离开的那天,她就不再是那个不论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都愿意跟他走一辈子的人了。比起过去雪白得分明,太阳黄得灿烂,黑白灰让人感觉压抑。原来的世界,下雪都是暖的;后来的世界,晴天也阴郁沉闷。台词抛出的那刻,我就有种预感,伊恩终有一天会找到凯莉,让他的世界重新焕发色彩。确实如此,当方小晓按下Enter键,我就知道是时候了。电影的两个叙述时间,用不同的色调区分开,使得整个作品完整又不显混乱。有意义,又使逻辑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智慧。
所有情节的处理都来得恰到好处。正是这些恰到好处的切换,让整部电影呈献出更丰富的情感层次。不知道是不是我戴的有色眼镜过滤作用太强,那句被我们吹烂的“I miss you"的梗都那么有感觉。《后来的我们》线索很多,爱情、友情、亲情都是故事铺开的线索。所有的情感都是有遗憾的,爱情的遗憾是“你的快乐是别人给的”,亲情的遗憾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友情的遗憾是“走着走着就散了”,不论你是那类人,都逃不开这三样东西,所以我认为,网络上有人预测的“票房突破20亿”还是有可能的。
小晓和见清一开始就属于两种人。小晓虽然学历不高,但也许是因为在北京混的时间更长,所以她总是能看得比见清远,所以她的想法见清永远追不上。见清说的他看到小晓开着d红色跑车跑啊跑的,他却没能追上,是多么的无奈和遗憾。即使后来的见清有无数的假设:如果小晓没走,如果当时义无反顾的结婚······都被小晓否定了,唯一能让小晓留下跟见清过一辈子的理由就是:“如果当年你有勇气上地铁,我就跟你一辈子。”可见清这么一个孩子气的人,怎么可能立马做出决定呢。我觉得他们两个人最好的时候还是做朋友的时候吧,吵吵闹闹的。尤其是到后来,见清恳求小晓说“骂两句”的时候,我感受到这两个人命里注定只能是好朋友。当见清的儿子给他发来视频通话并要求他这边转转,那边转转的时候,我想,见清一定感到心酸。拥有带大沙发的大房子的见清,一定特别想念那个分手时还给他留了半碗面的小晓吧!最后两个人在车里的大特写,那种细腻到眼泪都一清二楚的镜头很打动人,眼泪里的遗憾我们都懂。都说分手后还能做朋友的人一定是爱得不够深,可反过来想想,爱得太深的人分手后一定还会是朋友,感情这种东西,真的不是说丢就能丢掉的。
爱情线友情线都是言尽于此,导演表现得很克制。其实就算只有爱情和友谊两个方向,故事就已经有很好的青春文艺片的结构了。然而,还是因为奶茶的细腻,她再加上亲情线,使得小晓和见清之间有了亲人一般的关系。小晓应该是把见清的父亲当做自己的父亲了吧。情亲线一开始很淡很淡(包括预告里也是),淡到我还以为回家过年那段只是男女主人公相识的一个推动情节而已,可是到最后,让我眼泪一下子出来的恰恰就是父亲每年给小晓留的一屉粘豆包。比起小晓,我们更像见清 ,自己活,活着活着觉得自己达到别人的期望,不遗余力的证明给别人看。却一不小心忘记了,我们在变得复杂,爱我们的人却希望我们简单些。父亲和儿子在小屋里的那段争执演得特别真实,仿佛这对父子就是隔壁家的一样。
写得挺混乱的 ,纯粹属于想到什么写什么。昨天看的晚场,回来后到刚才一直想自己有没有做过让自己遗憾的事,发现很多遗憾都过去了,完全无法补救。所以我今天想,数年以后,我一定不要像见清一样不耐烦的教父亲用遥控器,而是要超级耐心的教我爸用iphone18,教我妈用智能家务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