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战记》:东施效颦难出坑

  

  《明日战记》剧照

  如果这仅是古天乐接拍的众多商单之一,如果片方没有可劲兜售古天乐“十年磨一剑”,《明日战记》可能会像去年古仔的《真·三国无双》,烂了就烂了,很快没人再想起。可它非要扮演香港影坛的孤勇者,尝试开垦香港本土硬科幻的处女地,结果开了个寂寞。

  硬科幻拼两点,一是工业,二是创意。众所周知,香港电影之所以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并非在与好莱坞工业的硬碰硬中紧随其后,而是其深谙好莱坞工业不可复制,在与香港城市快车道相匹配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爱情、喜剧、动作、警匪、枪火等更加轻便且富于变化的类型片,在技术拼不过的地方,香港影人拼的是胆识、身体和创意,并摸索出了一套反哺好莱坞影坛的影话体系。正因为如此,香港电影在更加依仗“重工业”的科幻领域,基本都是绕着走的,偶有《机器侠》《未来警察》等低段位的小打小闹,也是茶余饭后的笑谈。

  先说《明日战记》的创意。片中末世、机甲、打怪、拯救等,无不是好莱坞科幻片的既视感,更糟糕的是,无论片中元素、机甲形象还是故事情节,都像是各种好莱坞科幻片废旧零件的回收再利用。稍微新鲜点的当属神秘外星植物,如果拍个《明日战记》前传,兴许可以尝试拍出《湮灭》的味道,可惜影片并不愿意在软科幻上伤脑筋,而是追求简单粗暴的机甲碰撞和打怪。加上外星植物和外星怪兽之间的关联交代缺失,使得外星植物和怪兽都成了简单粗暴的工具。

  至于让片方引以为豪的CG视效,只能说是自嗨。片中充斥的掉帧式视效,不时把观众拉回到电视台模拟信号年代,打怪时晃到没朋友的镜头,加上一暗解千愁的制作理念,哪哪都是对香港硬科幻升级之旅的降维打击。我能理解古天乐作为一个机甲迷和机甲手办藏家的情愫,然而硬科幻的工业投入很难化繁就简,如果一出发就想着如何偷工减料,出来的自然是豆腐渣工程。

  就算投入预算充足,目前的剧情也很难撑起其香港科幻工业脊梁的初心。在基因工程和气象工程都还在突飞猛进的未来,影片竟然节俭到只有五架飞机和几名战士。片中怪兽时隐时现,需要它出来带节奏时它现身,接着毫无逻辑地消失。片中的机甲更是为打架而打架,哪怕机器人连电磁炮都用上了,也只能当主角们的陪练。故事情节的脑洞出人意料,但剧情脉络却一览无遗,包括张家辉的黑脸一出,就知道他要在行动中使坏,起跑时约定的机甲科幻大赏终未兑现,最后又回到港片擅长的“抓内鬼”套路。

  谈及十年前后的大银幕,正是机甲片的一个小波峰,先是《铁甲钢拳》触碰家庭父子间的铁汉柔情,紧接着是《环太平洋》举全人类洪荒之力的巅峰对决,让机甲迷一度亢奋不已,作为机甲藏家古天乐萌生投拍机甲大片的想法,实属自然。可惜的是,“十年磨一剑”经过十年发育,依旧先天不足。

  十年前我们能学的科幻片还很多,比如雷斯利·斯科特执导的《普罗米修斯》,当时虽诟病良多,现在回望却是一部有技术含量、有哲学体量、有探索精神的硬科幻制作。绝大多数科幻片都流于表面,缺少科学幻想的创意与灵光,更缺少宏大的宇宙哲思,往往陷入形式大于内容的泥潭,只有少数如《普罗米修斯》《2001太空漫游》等,会去尝试朝圣人类的终极之问。相比机甲大片《环太平洋》等,《明日战记》连表面化的工作都从略,直接追求简单粗暴的爽感,属于科幻片里起评分最低的类属。在这种维度上我们再去玩东施效颦,出发点太低洼,很难出坑。

  古天乐要实现自己的机甲夙愿并非没有经验可循,就比如尼尔·布洛姆坎普执导《第九区》之前,先拍了《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和《临时雇员》两个短片,而他的《第九区》,也是在《约翰内斯堡的外星人》基础上的再创作。科幻片不必一味追求大场面大制作,在拍完科幻大片《极乐空间》之后,尼尔·布洛姆坎普又拍摄了更小体量的《超能查派》,功成名就后依旧不忘拿《合子异种》等短片练手。我不否认资本时代的科幻巨制可能平地惊雷,但工业和个人的积累免不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中间好的理念和创意不会凭空出现,其中最大的障碍当属山寨和仿制的自我消耗。

  在国产科幻片这块,我们过去总叹息“《流浪地球》打开的科幻之门,被《上海堡垒》无情地关上”,如今《明日战记》以诚意之名再次叩启,门是开了,里面却净是坑洼,不尽如人意。

  (原标题:热风冷眼 《明日战记》:东施效颦难出坑)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曾念群

  流程编辑:L019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