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有哪些“坏男人”,又有哪些“好男人”?

  《红楼梦》:好男人的一个共同特点。

  在《红楼梦》里,虽然是以女子为主角,但也描画了很多男子。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也有好坏之分。那些大观园优秀的女子身边,自然也存在很多男人,而这些男人自然也有好有坏。

  

  红楼里的坏男人,贾珍贾蓉可以算是代表人物。

  他们对女子的不尊重,尤其是贾蓉对待妻子秦可卿的冷淡与薄情,当太医来诊病的时候,首先问到的就是“会不会死”,这个态度就足以让所有人心生厌恶之情。

  但不能否认的是,红楼里也有很多优秀的好男人。而这些好男人身上,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红楼梦里的第一个好男人,应该算是甄士隐:

  因为爱女英莲的失踪,甄士隐夫妇的反应是这样的:

  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英莲就是后来的香菱,香菱的一生悲苦,可以说是从被拐卖开始的。而对甄士隐来说,失去爱女的揪心之痛,不是身为父母的人如何能感受得到?

  

  好好的一个中富之家,从此消亡败落,甄士隐最后甚至看破红尘出家而去。可以说,在他心里,都是因为对女儿的无限思念与疼爱之情,更是一个好男人对女子的怜惜之情。

  全书出现的以第二个好男人,当属待遇的父亲林如海。原著的描述是这样的: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林如海意欲令女学生守制读书,故又将他留下。

  

  按说,以林如海的身份地位,贾敏死后,大可以再娶。但林如海竟然就断绝了续弦的念头,一门心思抚养爱女黛玉成人。

  而黛玉因为母亲的去世需要守孝节哀,素禀虚弱的身体因为哀伤而更加虚羸,于是便有不再读书的意思。既然黛玉不再读书了,那么贾雨村自然就没有留在林家的理由。

  或许也是老天不绝贾雨村的进身之路,黛玉不读书的念头方起,就被父亲严词拒绝,不但要求黛玉继续“守制读书“,甚至还把殷殷厚望全部寄托在女儿身上。

  

  可以说,林如海前有对妻子的忠诚,后有对女儿重视,足可以当得起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名词。这两者加起来,再结合林如海自身的成就,难道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男人”吗?

  按照封建礼法,女子无才便是德,黛玉一个弱女子,根本无需请贾雨村这样曾经做过知府的进士来做老师的。

  刚好母亲去世,但林如海依旧能坚守妻子未完的抚养女儿之心愿,继续严加管教、不敢荒废学业,这份自律,足以成为整部红楼里教育子女的第一份。

  黛玉来到贾府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以父母当日的教育为准绳的。甚至还有:

  

  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这样的描述,难道不是一个父亲对女儿全方位的呵护与教导吗?对待黛玉读书这个问题上,林如海是一个“严父”;而对待黛玉的身体健康,林如海又是一个“慈母”,可谓身兼两个身份,也就成为红楼里的第一个好男人。

  无独有偶,即使在贾府这样的公卿世袭之家,也有好父亲、好男人的存在,比如贾母的丈夫贾代善。

  

  虽然,贾代善并没有真正在红楼梦里出现,但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仅有贾母的怜爱,贾敏在贾府的地位,能让金陵王家大小姐出身的王夫人都自叹不如?

  如果没有贾代善对女儿的精心培育,贾敏的才学能当得起林如海当朝探花的依恋?又如何能养育出黛玉这么优秀的女儿?

  即使是迂腐的贾政,对待两个儿子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贾珠的早逝,或许和贾政粗暴的教育方式有关,贾宝玉甚至也遭受了贾政的一顿毒打。

  

  但即使这么“心硬”的贾政,见到自己的爱女元春时,也是“眼含热泪,谆谆教诲”。

  贾政之所以对元春特别看重,或许也有元春成为贵妃的缘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元春成长的期间,贾政这个父亲必然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甚至可以说,贾政虽然养儿子不行,但养女儿、待女儿那是无懈可击的,也足以成为一个好男人了。

  

  可以说,《红楼梦》是虽然是赞美女性的文学作品,但在那种社会环境里,再好的女子,如果没有一个好男人养育或者照顾,自然也是难以成长起来的。而像林如海之类的知道疼爱怜惜女子的男人,基本都是我们眼里的“好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