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珍惜眼前,过去的人事物就留在过去吧

  爱情也是最容易被女性导演选取的作品题材。台湾小女子刘若英最近的作品,讲了一个21世纪北漂背景下的爱情故事。一对小男女,自火车偶遇,到苦乐相伴,从蜗居情浓,到各奔东西。再度相遇,失而复得的感觉是那么不真实,已经分道的两轨再无法同行,流泪千行终要各自转身砥砺前行。影院里各种纸巾和抽泣,小男女们沉浸在刘导所讲述的现实赤裸故事里,各自牵起了内心敏感的神经。这一段爱情,在一起是因为两人互相需要:一个父亲早逝,母亲远走;另一个母亲早逝,父亲独自养儿;亲情的缺失和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乡情,相似的经历,让两人走到了一起。可是随着腻歪时间的增加,这段感情悄悄起着变化。男主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对女主的期待有自卑,有自负,有抵触,就是不愿意积极正面沟通,用各种游戏麻痹时光。而女主,虽然有重情义敢担当的美德却缺乏引导和交流感情及需求的能力与技巧,还有着特立独行自我任性的毛病。说白了,两个自我心理均不成熟的孩子,再加上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压力,是完不成爱情的蜕变的,他们注定走不到婚姻。回顾一段前任感情的美好,其实是在哀悼自己已经逝去的青春,在回忆的时候,会固化和夸大当年的美好和痛苦,却不肯承认,如果再来一次,你还是会重蹈覆辙。同期还有一部电影,印度的起跑线。里面塑造的男主,却让我眼前一亮。他本是穷苦小裁缝,在招呼客户的时候认识了女主,女主家庭出身好,人美又时尚,小裁缝自从见到女主,便把自己发展成了能上九天揽月,能下五洋捉鳖的大圣,无所不能。他勤于手艺,善于经营,精于爱人,短短几年时间便抱得美人归,并且生下一个可爱的女儿。事业爱情双丰收。更为难得的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男主始终如新的保持着爱人的最高地位,爱人呼叫不能迟,爱人需求要满足,为了达成爱人的心愿,送女儿入名校,各种努力和改造自己,拼钱、拼人、拼办法,不遗余力。这样的好老公在男权至上的印度社会,无异是一股清流。

  故事缓缓展开,一连串的啼笑皆非之后,最终却回到男主的自我觉醒上来。当他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妥,已经突破了某种底线时,他和妻子之间开始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最终,他勇敢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并且成功的影响到他的妻子,让一家三口的生活重上轨道,正能量满满。到底,哪一种才是爱情呢?我觉得印度小夫妻的感情比蜗居男女的要成熟得多。追悼前任的电影,再潸然泪下也要明明白白,没有办法继续同行的,不是爱情。只是成长中的花絮。最近88岁原配和80岁小三的硝烟,在这个春季的互联网蔓延。网友们各种弹幕。人到暮年,回首从前,还这么看不开放不下,到底争的是男人?是财产?还是一口气?其实我深深的同情已经失智的男主,他的两房太太,都非等闲之辈。夹在中间几十年,对自己有多大的消耗只有他自己知道,当然,事情原本也是他招惹出来的。更加令人称奇的是,两位女主并不服老,她们还有欲望,很强的欲望。希望能满足自己,她们直到高龄,还活得很认真。某种意义上,两位女主都是有能力独自生活并照料好自己及家人的女强人,爱情于她们,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已。暮年争爱,争的原不是爱,而是同盟。这一点,我佩服我们伟大的领袖周总理,在他选择人生伴侣的时候,他想的很清楚,要找一个最坚定的战友。这一硬指标,适合任何择偶的朝代和环境。因为贫困而分开的,因为情绪而分开的,因为压力而分开的,因为金钱而分开的,那都不是爱情,有什么好遗憾的。在一起才是硬道理。为了在一起,不害怕别人怎么说;为了在一起,管住自己的坏习惯;为了在一起,互相成全彼此成长;为了在一起,所有的压力都不是压力;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所有的岁月都不存在侵蚀而只有欢喜,这才是难能可贵的爱情。

  它的确讲了一对年轻男女的一段感情经历,怀揣梦想去闯,却什么都没有,最终爱情败给了现实,两个人没有在一起,看似谁都没有错,但最后却彼此错过。大多数人会有共鸣,特别是经历过很多事的不再年轻的这些人,多少都会有点类似的经历,是那种辛酸又不堪的过往,为工作低声下气,活在最底层,挤很小的隔板间,为捡到一个烂沙发可以乐一晚上。它还讲了一个道理,我们总以自己的角度去揣测父母亲人爱人的想法,以为有钱了有房了就能给亲人爱人最好的生活,但怎知,在亲人爱人眼里,他们更在乎的不是你多有钱,房子有多大,他们在乎的是你现有的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一套再好的房子也给不了一个真正的家,这一点男主到最后也没有明白,我想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人也始终没有明白。它告诉我们生活的不易,年轻人刚入社会,面临各种压力,一切都得自己面对,给我本人最大的共鸣也在于此,它让我想到相似的经历,住拥挤狭小的楼梯间,吃萝卜白菜为一块钱的公交车费纠结,到处找工作碰壁.......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不会明白,经历过的人总能认同:生活不易,要好好珍惜。这部影片我也不认为是单纯的文艺片,它讲的东西很浅显却又很深奥,你可以一眼看穿但又回味无穷,它讲的东西很俗也很底层,从硬盘女神到隔壁床震,从男女主角大方谈谁睡谁等等,没有回避和遮掩,直接了当,再次产生共鸣。影片中老爷子的那封信起到了升华,原本看似重点的男女主的感情纠葛在这封信出现后,我认为变成了双主线,以2007年到2018年为时间轴,感情纠葛是一条线,而亲情又是一条线,从此点看来,电影名似乎按刘若英原著叫《过年,回家》才更贴切,因为看到最后也同时勾起了身在异乡的我想回家的愿望。影片的场景是在东北小镇与北京之间,而我认为影射了这一代北上广深等等各地漂泊的所有追梦的年轻人,大家的经历都差不多,只是有部分人可能成了男主那样的算是成功的人士,有部分人还依旧活在底层。从这点来讲,这部片适合人群应该是中青年。影片的画面精美、表达细腻,让人再次折服刘若英的才华,空中俯瞰的道路、雪地;分手后再次相遇时到释怀前的黑白画面设计;一张烂沙发的两次出现;搬家后的窗上那一株充满生机的小花的两次出现,都以无声的方式表现了复杂的感情。影片没有刻意的去划分好人坏人,在我看来,都是俗人,所以看着真实,超出我没有看之前对刘若英、文艺片这样的标签的想象,有惊喜。

  电影过去与现在就用彩色与黑白分界,太明显了,电影里周冬雨一笑我就有点跳戏,标准的周冬雨式傻笑,男主和女主的设定我都不太喜欢,一个毕业了一心留北京,天天在家里打游戏,回老家同学聚会要装逼,这样的人一下子就能成功么?还有一个一心为了留北京就各种找北京的男人,太现实了吧,一点都不青春,作为一个没在北京漂过的我没有任何共鸣,唯一可能有泪点的地方就是男主爸爸写给小晓的信,外面的外卖没有家里好吃,我也不愿意。可能大家的泪点都在这里,离家在外,谁都不容易吧。相比这种以刚工作的男女为题材的电影,我还是更喜欢校园类型的电影,因为自己工作了,喜欢回忆青春的故事,喜欢少男少女,喜欢简单,单纯,不喜欢看那些为了生存为了或者说为了活着摸爬滚打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的结局一般都太好了,而更多的人都不会获得什么成功,只是继续生存。

  电影里中年的井在雪地里拉着周的手狂奔到便利店,被同事看到后不得不松手的场景,就是这样的现实。妹妹问我,周坐着地铁要走,井为什么不上去呢?我说,你还不懂,有些东西不是你想要留就能留住的,哪怕周在那么多年后说你上了地铁我就跟你一辈子,那也是说说而已,因为这世间没有如果。隔断房里的激情相拥,因为窘迫放弃一个本就破烂的沙发,还剩最后一勺的面酱,和一个挽回不了的恋人,这是一个追梦北漂的生活。他曾年轻气盛,曾一心创业,想为爱的人买房子,却被拘留,因一时意气丢了工作,和人斗殴,地下室里抽着烟打着半条命。但最终他成功了,做出了游戏,有了买房的资本,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公司,有了家室,不用挤绿皮火车而坐在飞机商务舱。我想他也是快乐的,年少时候的爱情算什么呢,不过是午夜梦回放不下的一些故事而已。生活终究是要继续的,孩子的教育要抓,老婆的查岗要履行,除夕过年还得继续面对客户。曾经故事里的遗憾,只是一个好好的再见吧。田老爷子最后给周写的信说,你们在不在一起不重要,你们过的幸福才重要。珍惜眼前,过去的人事物,就留在过去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