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连面都没露的十大牛人,虎啸龙吟里有出场机会吗

  毫不夸张的说,国人对三国的认识很多都是源于《三国演义》这本书,但是这本书毕竟是小说,并不能和史书相提并论。

  出于写作的需要,《三国演义》是“三分实七分虚”,有张冠李戴(比如三英战吕布),有虚构(比如周仓),更可恨的是,不少牛人在《三国演义》里竟然没有出场机会。

  如果说没有空间和场地也就算了。但有人统计,三国演义中共有1192位人物出场,而《三国志》、《后汉书》加起来也只介绍了882人左右。

  也就是说,罗贯中不仅虚构了300个角色,还把历史上一些有头有脸的风云人物的上场机会给无情地剥夺了。今天,大鹏就说说默默无闻的十大牛人(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医圣张仲景。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疫流行,长沙太守张仲景通过刻苦研读古代医书,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写出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世称为“医圣”。

  然而,罗贯中眼里只有华佗,连张仲景一个字都没提,难道罗贯中认为张仲景放着长沙太守不当,非要给人看病是不务正业?

  第二、戏志才。有人说志才是他的字,名不详,东汉颍川郡(今河南禹州)人。三国演义中并无此人,三国志中只有寥寥数语。

  “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第三、陈到。他是刘备最精锐的部队——白毦(ěr)军的统帅,但是,他不仅在《三国演义》中没被提及,在《三国志》中也没有独立立传,散见于别人的传记中。

  他从豫州开始就追随刘备,名位比赵云略低,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他多次冒死相救刘备的英雄事迹,在《三国演义》中基本上都被按到了赵云身上。

  第四、朱建平。《三国演义》里能人异士不少,像什么管辂啊、于吉啊,但是却没有提最能忽悠人的,三国第一铁嘴朱建平。

  早在曹操还活着的时候,朱建平在朝中做官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断人生死,曾在一个酒会上一口气说出了在场三十多个官员的吉凶祸福,后来都准了。

  第五、陈祗。蜀汉时期,后主刘禅的宠臣,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权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死后,被刘禅追谥为“忠侯”。

  蜀汉时期,见谥者12位(法正、诸葛亮、蒋琬、费祎、陈祗、夏侯霸、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赵云),除了陈祗,都被写进了《三国演义》。

  第六、贺齐。东吴名将,早年在平定山越的战争中立有大功,其促进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不下于诸葛亮七擒孟获,深受孙权器重,官至后将军,并领徐州牧。

  后来,他在与魏国的边境争斗中也屡立战功,还上演过合肥之战救主的好戏,更有曹休见他麾下军容齐整兵甲精良吓得屁滚尿流全线撤兵的佳话。

  第七、赵俨。魏国名臣,四朝元老,历任侍中、河东太守、大司农、征蜀将军、征西将军、骠骑将军、司空等职,死后谥号穆侯。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荆州,让赵俨任都督护军,监领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结果他们都上《三国演义》,赵俨却被选择性遗忘了。

  第八、阎行。据《魏略》记载,韩遂与马腾发生冲突时,阎行曾经试图用矛刺马超,矛折断了,又用用断矛击打马超脖子,几乎杀死马超。

  马超作为蜀汉五虎将之一,却在正面单中败于阎行之手,阎行的武力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后来,他在曹操消灭韩遂平定凉州时起了重大作用。

  第九、牵招。曹魏著名的守边将领,长期与另一位名将田豫(在《三国演义》中也只一笔带过),镇守曹魏北部边境,曾经长期抵御鲜卑族首领。

  陈寿评价他:“威风远振,治边之称,次于田豫,百姓追思之。”他为曹魏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十、士燮。如果说哪位被忽略的三国人物最大牌,毫无疑问是士燮。他是汉末交州(广东、广西、越南中北部)地区的实力派,三国时期的一方诸侯。

  这可不是大鹏给他贴金,在岭南及越南历史上,士燮威望极高,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但是这么大一个人物,居然也没有入了罗贯中的法眼。

  参考史料:《三国志》《后汉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