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麦娜丝》:很真实的一部电影,也有很多层寓意解读

  《同学麦娜丝》的整体结构非常松散,比前作更任性,几无主线,四枚中年屌丝的琐碎事讲到哪算哪,随意得很。故事中的真实与伪饰、闪光与平庸、希望与绝望都是混杂在一起的,分不太出来。

  生活可不就是这么说不清道不明。

  麦娜丝,minus,在片中至少有四层含义。第一层最浅显,故事里真的有一个老同学叫“麦娜丝”。第二层则是导演直接以啰啰嗦嗦的画外音形式参与了全片,成为了影片的一部分。第三层是片尾黑底白字的走字:“谨以此片纪念我的同学赖俊杰”,纪念的是一个英年早逝的高中同学。第四层与剧情有关,暂且不表。

  在拍《同学麦娜丝》前,黄信尧花了十年时间拍了部纪录片,叫《唬烂三小》,内容围绕着他的高中同学。黄信尧出身于台湾南部乡下,家境不咋地,又不爱念书,倾听的都是身边小人物们的心声。这帮同学普普通通地活到中年,闲来无事时会聚在红茶店里刁牌唬烂,年轻时做过的梦像肥皂泡似的一个个都破灭了,生活平庸且琐碎。黄信尧与拍摄对象们共度青春,采用的镜头语言是身在其中式的。

  就像他自己说的:“片中记录了芝麻蒜皮事,对观众而言几乎是无意义的,但我们之间似乎就是建立在这些芝麻蒜皮事上,点点滴滴的,成为彼此的出口和依靠。”《同学麦娜丝》作为一部故事长片,经过精心设计和着意编排,同样倾注了导演的那份款款深情。

  这四人,说不上谁是男一,谁是男二、男三、男四,四个角色的出场篇幅差不多。从金马奖提名来看,其中两位——纳豆、郑人硕——提名的都属“最佳男配角”,大概也确实没有主配角之分。

  四个角色分别是:

  电风,一个普通的保险业务员。性格耿直,在职场中屡屡受挫。好不容易买了间小房子,又因女友意外怀孕,在还没准备好的情况下急急步入家庭生活。

  罐头,欠了一屁股债,刚找了份户政所的工作,因缘际会与朝思暮想的校花麦娜丝重逢。但此时的女神已不再是那个完美的梦中人,梦醒了,他也正式长大。

  闭结,一个结巴,勤勤恳恳从事纸扎行业。因长期照顾卧病的阿嬷,错过了婚恋,最近开始光顾婚姻介绍所。他是其中最善良、最热情的人,导演对他的评价是:“和很多台湾百姓一样,憨直、重感情,却换来上天对他的无情。”

  添仔,四人里人生经历最为起伏跌宕的人。原本他每天都做着导演梦,总觉得自己某天会成为大艺术家,却因机缘巧合走上了政途。梦想与现实的反差,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人平日里各忙各的,在个人宇宙里过着平行生活,偶尔会约着到泡沫红茶店刁牌唬烂,凑钱买买彩票。随着各人境遇的变化,聚会的几场戏逐渐有了些变化,就像石头打在水面上一样泛起了涟漪,彼此间的友谊也备受考验。

  年轻人谈起未来,常常会说自己“就差一步”,梦想着有一天能飞黄腾达、衣锦还乡,只要肯努力,就一定会山鸡变凤凰。但年过四十的中年男人聚在一桌,终于在芝麻蒜皮和满地狼藉中领悟到——山鸡就只是山鸡而已。

  建议找个安静闲散的晚上来观看这部影片,听听导演讲故事,看看这四人四十更惑的人生故事。

  既然一个叫“普拉斯”,一个叫“麦娜丝”,一增一减,那就不得不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下了。

  可以明显看出导演在拍《同学麦娜丝》时,预算充裕多了。不仅升级了色彩和宽幅,镜头视野也大幅增加,充分展现了他非常熟悉的南部风情——泡沫红茶店,怀旧风三温暖,基督、佛教、道教三合一的教堂,烧毁的工厂,24小时漫画店,露天乡村婚礼,满当当的社畜工位,诡异的纸扎店,假模假样的选举办公室,私人按摩工作室……

  与镜头语言升级相对应的,是显然这部电影拍得不如《大佛普拉斯》。

  在大佛的故事中,黄信尧更为理智,情节处理丝丝入扣,结构非常巧妙,冷幽默也真的很好笑、很有梗。拍的时候他更多是以行车记录仪等“偷窥”角度旁观整个故事,抽身事外,不掺和具体的喜与悲。

  到了同学的故事里,关心则乱,黄信尧投入了太多的主观感受和个人情感,甚至直接参与推动情节。受过生活的鞭打,戴上了失意中年人的眼镜。就像罐头妈妈评价添仔一样,导演也自嘲“当导演就是没有工作的人”。努力挣扎想要摆脱原有的桎梏,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同学麦娜丝》讲的是人性屈服于欲望,命运天注定,凡人无能为力的绝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