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请给我一个大大的善意的拥抱

  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探索黑人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制度的喜剧片。

  剧情以风度翩翩的黑人钢琴家谢利雇佣粗暴的白人司机托尼、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为主线,展现了两人在矛盾和理解中,跨越种族和阶层逐渐建立友谊的过程。

  影片中,有冲突,有歧视,更多的是温情。导演通过细节的把握,将其对于种族、阶级、友情的思考表现得相当到位。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跨越种族、肤色、金钱、文化、仪态。

  01 精心设置的冲突

  该影片对于人物的设置实在巧妙。

  在那个黑人备受歧视和隔离的60年代,从小生活在上层阶级、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三个博士学位的黑人谢利显得尤为突兀。

  他善良、绅士、有洁癖,养尊处优。他的世界非黑即白,有着连捡一块普通的石头都需要给店主付钱的单纯。

  而“上等人”白人托尼(外号大嘴),为了生计奔波,没文化、说话粗鲁、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

  他的世界里,充满了圆滑、耍小聪明的市井气息。

  一个生活在上层阶级活得最像“白人”的风度翩翩的黑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活得最像“黑人”的粗暴滑头的白人,这一绝妙的组合构成了极大的冲突。

  不仅人物,剧情中的冲突也随处可见。

  最戏剧性的一幕,是在他们去往北卡罗来纳州的路上,车突然抛锚,托尼在修理时,谢利走下车,望着路边的田野。

  穿着粗服麻布劳动的黑人农民们,注意到了谢利,纷纷停下了手里的工作,满脸疑惑的看着这从未见过的场景。

  白人为黑人服务?前所未闻!可同样是黑皮肤的谢利,却西装革履,享受着白人的服务,有着高贵优雅的姿态。

  巨大的反差让早已习惯压迫的黑人农民惊讶无比,他们露出疑惑的眼神,刺痛了谢利,也深深的扎进了观众的心。

  谢利要求只用Stefan牌钢琴,音乐厅的人只提供破旧的钢琴,托尼就用暴力要求工作人员换成Stefan,但最后在黑人酒吧,谢利开心的用破钢琴弹了最喜欢的肖邦。

  托尼在车上放认为谢利会喜欢的“黑人的流行音乐”,然而谢利并不感兴趣;谢利不喜欢“黑人”爱吃的肯德基,却在托尼的诱惑下用手抓着吃的津津有味......

  这些冲突的设置充分说明了社会中的偏见,不过你看呀,白人也崇尚暴力解决问题,黑人也可以用才华征服白人,白人也爱吃炸鸡、听黑人音乐,黑人也热爱三重奏、弹肖邦。

  有偏见的不是文化,而是人!

  02 贯穿全片的歧视

  《绿皮书》被定义为一部喜剧,但其导演说,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幽默。

  幽默的喜剧包装下是其种族和阶级歧视的严肃内核。

  看《绿皮书》笑中带泪,看的过程很轻松,可又分明感受到一丝无奈。究其原因,歧视二字贯穿全剧。

  夜总会里上流社会对工作人员的轻视,给小费时眼里的高傲和自负;

  托尼用两个手指捏住黑人工人喝过水的杯子将其丢掉;

  西装店老板对司机白人托尼笑脸相迎,却对谢利百般冷眼甚至不允许他进入试衣间;

  谢利在舞台上的演奏赢得了满堂喝彩,下了台后这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大师却被拒绝使用剧场的厕所......

  所有种种无不将阶级歧视与种族歧视体现的淋漓尽致。

  最后一场演出更是将歧视推向极致,主办方无耻地给主要嘉宾谢利安排了一个狭小杂乱的换衣间,不允许谢利在大堂用餐,哪怕是谢利提出抗议罢演也无济于事。

  在他们的世界里,种族歧视根深蒂固,无法摆脱,哪怕是最上层的黑人,也无法得到他们真正的尊重和欣赏。

  就像谢利所说,“有钱的白人付钱让我弹钢琴,因为这使他们感到有教养,但我一离开那个舞台,不过又是一个黑鬼……”

  谢利最终的演出献给了一家大剧场附近的黑人小酒吧,他把酒吧里的钢琴上的威士忌放到地上,也暗示了他的人生追求。

  他宁愿放弃在北方三倍的出场费,选择来南方巡演,是为了通过展现自己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气质改变社会对黑人的偏见,消除歧视。

  03 洋溢其中的温情

  虽然大环境下的歧视难以改变,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剧中有着许多温情的片段。

  谢利和白人男人偷情被警察抓,托尼对他说“我理解这个世界很复杂”;

  肯尼迪总统指示警局放了两人,谢利说“他和他的兄弟正在努力改变这个国家”;

  在最后黑人酒吧里,谢利弹奏了因唱片公司要求无法总公开演奏的古典乐——肖邦的《冬风练习曲》,惊艳四座,谢利也终于露出了不同于其他地方演奏的真正的笑容;

  圣诞前夕车轮爆胎,却得到执勤的警察的帮助和祝福......

  最让我感动的,是谢利和托尼在旅途中在彼此帮助下的改变和成长。

  谢利指导托尼给妻子写浪漫的情书,并告诉托尼“暴力永远无法取胜,坚守尊严才会赢”。通过与谢利的相处,托尼不再对黑人抱有偏见,为了维护谢利的尊严带他拒绝了最后一场演出。

  真诚细腻的托尼渐渐打开了谢利的内心,谢利在经历种种歧视和不理解后,终于在雨中对托尼吼出了自己的孤独:“我不被自己的同胞所接受,我和他们也没有共同之处!所以如果我既不够白,也不够黑,也不够男人,托尼那你告诉我,我是谁?!”

  是托尼的坚定和维护让他感受到了世界美好的一面,他开始敞开心扉,哭诉自己的孤独,从今以后,他不再自己一个人面对。

  即便是凭他一己之力不能改变歧视,我们也愿意相信,一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又亲切热情的谢利,足以向世人展示黑人风采。

  影片的最后,托尼一家看到谢利来访,惊讶沉默片刻后毫不犹豫地表示接纳和欢迎。

  严肃不失温情,我觉得《绿皮书》做到了。

  正视历史和错误的同时,在绝望中又予人以希望,让人觉得一切经历都有了深刻的意义,因为这个世界如此值得。

  我认为导演想表达的观点是,我们有着生而为人的善良,心与心的沟通,足以跨越种族、肤色、阶级、仪态。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请大胆地迈出第一步,给对方一个大大的善意的拥抱。

  我回想起曾在校园里路过一个边痛哭边走着的女生,我却什么都没做。

  我想,如果重来一次,我一定会上前递上纸巾,无需多言,一个善意的接纳的微笑即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