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中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纣王为何要去女娲宫进香?

  

  种种迹象表明,纣王此举,显然是很不明智,很不理智的行为,仅仅一首歪诗,随手涂鸦,就枉送了商汤数百年基业,还搭上了他的一条命。整个过程也堪称惨烈,被各路神圣各种算计,家毁人亡,徒叹奈何。

  纣王进香女娲宫,涉及到三个主要人物,即是:纣王、女娲和商容。纣王是当时的人皇,女娲号称娲皇,她是殷商,是朝歌城,也是人皇帝辛的庇护神。从基本逻辑和道义上讲,无论如何,纣王都是不可能去直接忤逆、违背人皇佑护者女娲意志的,而他却偏偏这样做了。非但如此,他还亵渎圣明,说什么要把女娲“娶回长乐侍君王”。这等于是纣王赤裸裸地直接挑衅唯一称号上古正神的女娲娘娘,无异于是自寻死路,自己跟自己过意不去,英明神武的纣王出此昏招,实在叫人百思不得其解,莫名其妙。

  中间起桥梁作用,搭勾引线,给纣王埋雷的,竟然就是当朝宰相商容,殷商王朝的股肱重臣。

  我们仔细回顾下整个事件的过程:女娲寿诞,商容建议纣王,纣王降香女娲宫;风卷珠帘,纣王狂性大发,题诗亵渎女娲;女娲降罪,翻手云雨,要拿下纣王,断送商汤基业;与此同时,昊天封神。

  整个事件就非常清楚了,纣王殿前首辅大臣商容勾设陷井,勾引人皇帝辛去踩雷,获罪于娲皇和火云洞三圣皇,即是把主宰三界的天地人皇的老祖宗给得罪了个遍。纣王由此走上了他的不归路。

  

  到这里,事件的真相就浮出水面了。根据女娲、纣王和商容的角色定位,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纣王进香女娲宫涉及到的,是一场三角纷争,是另一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即是特定时代的神权与王权之争。人皇与人间道的实力在急剧膨胀,神仙道的影响力在快速衰退,女娲和火云洞三圣皇一系,正在考虑一个周全所有三教的新格局。而商容,则正是中间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沟通天地神人的大巫师角色定位使然。

  与纣王博弈的,不仅仅是女娲一系,同样,也包括这个当朝首辅,宰相,大祭司商容。

  纣王知不知道他所面临的这个即将改头换面的局面呢?长公子扶小苏认为,聪明绝顶的商纣王当然清楚。纣王进香女娲宫,他的所有种种看似怪异的举动,其实都是蓄谋已久的一种强烈宣誓,他在做给女娲看,也在做给面前的不服气的大活人商容看——所谓天道也好,人祸也好,种种征兆不详,北海已反,狼烟四起的时代终究要来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这应该就是作为最后一位人皇的帝辛的内心真实想法。逆天与否,都不重要了,他要誓死反抗,放手一搏。进香女娲宫,题诗,激怒女娲,打脸商容,正是纣王的终极态度与宣誓——主动让位是不可能的,人皇岂能改天子。

  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补天,是为创世纪的第一位神圣,也是许仲琳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唯一一位被称作是上古正神的顶格神圣。所以,女娲又被称作是娲皇。这个时候,女娲就同时具有神性和人性的双重特征,她即是神仙界的天道圣人,又是人间道乃至巫妖界的治世皇者。

  

  当时的洪荒世界中,与女娲类同的,比如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号称火云洞三圣皇。鸿钧老祖也是天道圣人,混元无极大罗金仙,鸿钧门下玄门三圣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也是先天圣人的标准,混元大罗金仙的圣人。区别就出来了,“三圣皇”、”娲皇“,他们既是圣人,又称个”皇“字,伏羲又明确被称作是”昊皇上帝“,结果很明显,他们具有掌管天界和人间道等所谓三教的终极力量。

  当然,另类的大拿,比如帝俊、东皇太一、共工、蚩尤、祝融等,大致也是如此,无非是大小的问题,主流与分支的问题,被认可度大小高低的问题。

  火云洞三圣皇,又称做是天地人皇,是历代人皇的老祖宗。后面所有的人皇至少都可以追踪到轩辕黄帝一脉。

  三皇五帝尧舜禹,夏后氏启,以致商汤,历代人皇跟女娲一样,也同时具有神性和人性的叠加光环,纣王所谓紫薇护体,就是这个意思。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中间桥梁,原形就是《山海经》中的”女娲之肠“,所谓的十祖巫。巫,即是大祭司,他具有沟通神人,与火云洞三圣皇、女娲或昊天上帝对接搭话的能力与职责。三皇系垂手而治,人皇具体治世,大祭司负责监督、汇报,怎么一套流程。

  具体就是:纣王以人皇的身份统治人间道,大祭司商容负责监察、检举与汇报,两位都直接对女娲系负责。

  神权与王权一直在不断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到商汤一朝,人道急剧膨胀,人皇实力逐渐坐大,神权和王权出现了裂痕,摩擦出了火花。这就是封神大战的真实背景。

  一)从量变到质变:商汤历代人皇与大祭司之间的较量——王权对神权的高压态势。

  如果熟读司马迁的《史记》,你就会发现,有商一朝,从始至终,王权都对神权不间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削弱措施。这也正是神权与王权的较量体现。

  1、太甲与伊尹。

  

  伊尹是殷商开国君主商汤的股肱大臣,位列三公之首的宰相之位,就如同后来的姜子牙跟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的关系。跟姜子牙相比,伊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为商汤的顾命大臣,伊尹接连辅佐了四位殷商后裔,诡异的是,前三位不是没有上位就挂掉,就是三四年的王位寿命。这也可见,作为宰相,大祭司,大巫师的伊尹权力之大,神权与王权的斗争之残酷。

  大祭司伊尹把第四位商王太甲扶上王位,三年后,就借故把太甲给撸掉了,”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首席大巫师雪藏人皇太甲,自己代立监国。后来太甲一番装疯卖傻,演了一出欲擒故纵的好戏,把伊尹干掉,这才重新把商汤的基业给搂了回来。

  因此,商汤一朝,从开始起,人皇就对宰相这样的大祭司角色很忌惮,难以信任,极力打压也是在所难免的。

  2、历经伊渉、巫贤、祖已、祖伊等几代宰相,大祭司,商汤人皇跟他们都保持着互相恭维,又相互猜忌的微妙关系。其中也有人皇被大祭司废黜的记录。

  3、帝乙”偶人射天“。

  

  到纣王帝辛的老爹帝乙的时候,王权与神权,人皇与大巫之间的矛盾已经白热化了。为了彻底消化掉大祭司、宰相这样的与王权直接对抗的硬骨头,给子孙后代打下更好的基础,帝乙开启了近乎裸奔的逆天模式——直接对抗天神。

  帝乙叫当时的大祭司扮演成”天神“,人皇自己跟这个”天神“赤手互搏,对大祭司大打出手,左右抡耳光,极尽羞辱之能事。然后,帝乙手刃大祭司,放血,把宰相的血放到皮革做的包包中,高高挂起,拿弓矢射,还美其名曰”射天“。

  帝乙此举,倒不一定是真心对抗上天的,他的主要意图,就是彻底打击大祭司这个角色的嚣张气焰。他就心说了:”你大祭司不是能耐大嘛,可以沟通天人嘛,整日里对本人皇指手画脚,显摆你多尊崇。不好意思,该打就得打。”嗯,大天地大,人间道,人皇说了算,就是自称能够沟通天人的大祭司也得给跪了。

  帝乙属于相当能干之人。他内整朝纲,外防强邻。狩猎黄河,在黄河与渭水的交界处,被天雷击杀。这个时候,天道之威,天罚的迹象已经初见端倪。

  (二)纣王、商容与女娲的博弈。

  一脉相承,纣王延续了父亲帝乙的老套路,对所谓的宰相、实际的大祭司商容,如同摆设。

  纣王继续整肃内部,疏远亲贵老臣,启用出身低微的新秀。

  

  纣王所为,无非是强化王权,以图商汤江山永固。对商容这样的角色的“闲置”,也是如此。

  在女娲和火云洞三圣皇看来,纣王此举,无异于是挑衅天威,违背天道。这样,纣王等于是同时得罪了宰相商容、亲贵比干、微子、箕子,以及代表天道的女娲。

  再加上商汤数百年来人皇王权对神权、对巫权的一以贯之地打压,纣王和殷商的“气运”衰败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了。

  这个时候,纣王、商容和女娲就联手上演了一出好戏——商容劝谏,纣王降香女娲宫。

  女娲娘娘三月十五寿诞,作为人皇的纣王怎么会不知道呢?装的,一切都是装的,装聋作哑。天道要他凉凉,女娲早就对朝歌城不满了。人皇也不傻,心知肚明,肚子里窝了一股火,生气。

  商容站出来了。他是殷商当朝宰相,是沟通天人的大祭司,此时此刻,他的境遇相当不好,宰相之位也形同虚设,似乎也嗅到了一些“天道”气息——女娲要对商汤子孙下手了。

  所以,商容才斗胆进言,提请人皇纣王去女娲宫进香。他也要做一番抗争,纣王听话,则他的大祭司威风依然,不听劝,不好意思,纣王大势将去。

  

  商容心里那点小九九,纣王都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好,你说去,咱就去,进香女娲宫。

  细思极恐的情节来到了。

  1、妖风卷珠帘,女娲现真容。

  《西游记》中,玉帝跟前有个卷帘大将,就是取经路上的沙和尚沙悟净。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凌霄殿的神仙们是不会直接见到玉帝尊容的,得隔着一道门帘。女娲宫也是如此陈设,礼数。

  一阵风刮来,吹开了珠帘,显露了女娲娘娘的仪态——从此钓出是非来。这也可见,这是女娲娘娘有意为之,试水人皇纣王。

  2、人皇抖威风,歪诗戏女娲。

  纣王借势顺手就题了那么一首歪诗。整篇都是说女娲的好话,给女娲娘娘点赞,结尾,笔锋一转,来了一句“娶回长乐侍君王”。

  纣王此举,真的是抑制不住他那颗挑动的心,色向胆边生吗?显然不经推敲。

  

  作为一代人皇,刚立七年的新君,纣王后宫佳丽三千,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姜王后、皇贵妃、杨贵妃,哪一个不是一等一的大美人!

  纣王如此题诗,是故意的。他并不是贪恋女娲娘娘的绝色美貌,而是有意泄愤,表达他对女娲和天道的某种不满情绪。当然,纣王想当然了,这个事情闹大了,不是好玩的。

  3、商容无奈何,借坡找驴下。

  纣王题诗,回绝更改。这就意味着,人皇也是在故意给商容难堪,当着众多文武的面,不给大祭司一点面子。商容颜面扫地,狼狈不堪,羞愤不已。这也正是纣王想要的效果——大祭司的神权时代过去了。大天地大,唯人皇一人为尊。老商容,一边凉快去,最好闭嘴,做个领薪水的木偶。

  商容灰头土脸,闹腾了一番。后面,各种表演,貌似忠良,实则阴险狠毒,逼着纣王往他的圈圈里钻。他哪里是在考虑什么商汤的千秋基业呀!不过是不甘心大祭司的昔日威风而已。

  当然,结果是很清楚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纣王进香女娲宫,题诗亵渎上古正神女娲娘娘,同时得罪了大祭司与一帮门阀权贵,又直接招致女娲的不满,被天道所抛弃。

  露台自焚,报玉而终。一代人皇黯然落幕。天之子的时代来临了。

  

  纣王进香女娲宫,歪诗一首招致毁家灭族之祸。他去拜谒女娲,既是大祭司商容的主意,也是他自己的一种意思表达。其中体现的,就是当时的神权与王权之争。作为人间道最后一位人皇,纣王原本是女娲和火云洞三皇圣一系,具有神性和人性的双重属性。从洪荒诸神林立的时代,一步步跨越到商汤时期,人道力量急剧膨胀,而作为大祭司的宰相商容,就成为一个非常尴尬的角色。在商汤历代人皇持续性打压之下,到纣王时期,商容这个大祭司基本上已经丧失了所谓沟通天人的神性色彩,被边缘化。商容劝谏纣王进香女娲宫,这是他可以拿得出手的唯一一种险中求胜的手段;纣王揣着明白当糊涂,明确表示了商容不可更改的大宿命——大祭司干预人皇的时代该做个了断了。女娲和火云洞三圣皇的解决方式就是,既然你人皇不需要上天派遣的大祭司做中间桥梁,那么,好办。

  人皇变天之子,从此,人间王者就是天子,代天行事,给足够的独立权,不过,代价就是——再不能称人皇,不具有可以和历代人皇并列的神性,进入轮回之中,即是所谓的封神选秀的第三个层次人道。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