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大的航海创举的见证,历史传闻,郑和航海资料竟被人销毁?

  永乐三年,明成祖朱棣下令让郑和下西洋,同时下令大将朱能、张辅挂帅,南征安南。这表明朱棣采取了海陆两路并过的方式,准备经营西洋。然而,在陆路上同明朝始终不能安排安南,最终只能止步。但在海路上,朱棣看到了下西洋所取得的效果,延续了明朝下西洋之举。

  郑和明朝前后八次下西洋,其中郑和带队七次,王景弘带队一次。直到正统年间,明英宗朱祁镇才在群臣的建议下中止明朝下西洋之举。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从永乐到宣德年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本应留下诸多档案资料,见证明朝下西洋的壮举。但后人发现,相应的史料却寥寥无几。一些史料记载,明朝下西洋的相关资料被毁了,而毁掉这些资料的是成化弘治年间的名臣刘大夏。例如明朝学者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刘大夏将这些资料烧毁,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则记载刘大夏将这些资料档案藏匿。万表的《灼艾余集》的记载更为详细,认为有人向明宪宗推荐玩物,并声称出使西洋可获得奇珍异宝,明宪宗下令项忠筹划下西洋,项忠找到刘大夏索取,刘大夏将资料藏了起来。

  郑和万表《灼艾余集》:成化间,朝廷好宝玩,中贵有迎合上意者,言宣德间尝遣王三保使西洋等番,所获无算。上命一中贵至兵部,查西洋水程。时项公忠为尚书,刘公大夏为车驾郎中,项使一都吏检旧案,刘先检得之,匿他处,都吏检之不得。

  不管明朝下西洋的资料是被烧还是被藏,总之与刘大夏有关。不过,一些史料认为,刘大夏藏的并不是明朝下西洋的资料,而是明朝征安南时的资料,而当时的兵部尚书是余子俊。

  那么郑和下西洋的资料究竟是不是刘大夏烧毁或藏匿的呢?

  郑和下西洋1.刘大夏藏的是明朝征安南的资料可能性更大。

  刘大夏于成化十一年任车驾郎中,成化十五年任职方郎中。车驾郎中主管兵部车驾清吏司的各种事务,即马政、驿传等。职方郎中掌管天下地图、城隍、镇戍、堡寨、烽候,及沿边少数民族内附等事。郑和下西洋和征安南之事都应属兵部事宜,从职责上来看,应归职方郎中所负责,与车驾郎中无关,只有职方郎中才有机会查看相关资料。

  郑和下西洋京东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32.7购买可见,刘大夏藏资料的时间应该是在成化十五年以后,兵部尚书项忠于成化十三年五月就被罢免,继任的正是余子俊。

  另外,郎中在当时为五品官,以职权来讲,刘大夏断不敢烧毁资料,否则会被治罪。事实上,史料并没有刘大夏当时被治罪的记录。

  明朝大臣根据《明史》的记载,后黎朝圣宗黎灏被老挝打败,当时是成化十四年底。专权宦官汪直向明宪宗建议出兵安南,明宪宗才让兵部尚书余子俊向刘大夏索取资料。刘大夏藏匿后又对余子俊说:“兵祸一开,西南的局势就完了。”余子俊才会中止索取相关资料。

  《明史》的这段记载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各方面都没有漏洞。对此,《明实录》也有相应的记载,认为刘大夏确实藏的是明初征讨安南的资料。而刘大夏烧毁或藏匿下西洋资料的各种记载,却在时间、人物等各方面都有漏洞,难以让人信服。

  《明实录》:太监汪直怙宠贪功,谋取交阯,有旨检永乐间征调故事。大夏匿之,事遂寝。

  明朝大臣2.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并非全部存放于一处。

  郑和数次下西洋的大本营是在南京,海船起锚地大多数是在苏州太仓刘家港,所用的海船是在南京的龙江宝船厂或福建建造。在下西洋之前的采办工作都是在南京执行,洪熙、宣德年间暂停下西洋期间和正统年后下西洋被停止,郑和和王景弘均留在南京整理航海资料。明朝在南京本身就有存放文档资料的地方。

  虽然不排除明朝会把这些与西洋有关的资料运送到北京,但南京大体上都会有备份,甚至连福建泉州、苏州等地都会存放一部分的资料。

  分散各处的相关资料,就算是刘大夏有心销毁或藏匿,他也没办法做到。

  影视中的明朝皇帝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不大可能会被毁,更不可能被刘大夏藏匿。

  郑和下西洋的资料不能留传后世的原因其实也不难解释,主要有几个原因:

  1.朝廷不重视

  后人虽夸耀郑和下西洋的功绩,但明朝自正统朝后就进入以文治国的时代,对于下西洋这种壮举就不会重视,反倒会认为浪费国家财力,否则也不会停止下西洋。

  朝廷不重视,对于下西洋的资料,朝廷官员自然也不会妥善保存。按照明代资料保存的规定,朝廷的档案资料应放存放于专门的库房中,并由专人保存,于定期对重要的资料进行印刷、抄录,以避免丢失。但朝廷的资料太多,负责保管的人员不足,对于一些朝廷不太重视的资料,常常疏于打理。再者,下西洋的资料大多都是专业性极强的资料,例如造船技术、外贸等,对于外行人来讲,即便想维护这些资料,也并非易事。

  影视中的明朝皇帝2.自然损坏

  虽然基于长期保存的原因,朝廷会对库房的建造、资料的纸质、印刷技术、防火等采取一定的措施,但古代的造纸技术和档案保存技术有限,仍无法避免资料受潮、蛀虫等原因受到损坏。一般的资料能保存十几年的时间就很不错了,朝廷官员又没有加以维护,这些资料自然慢慢的腐坏。

  3.天灾人祸

  自明朝于正统元年停止下西洋之后,经历数年的诸多天灾人祸,这些资料自然会慢慢消失,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明朝人从历史角度上讲,明朝下西洋的资料缺乏是件很正常的情况。古代资料保存技术有限,时间一长自然就会遗失,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只是一些史料记载是刘大夏烧毁或藏匿,才引起后人的注意,并认为刘大夏是个罪人,却忽略了一点,不管刘大夏是否烧毁或藏匿,明朝下西洋的资料都很难留传到现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