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朝用“烧草原”的方式,能限制游牧民族吗?有更好的法子吗

  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工,也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在斗争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强弱胜负之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乃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古代中国的朝代更迭遵循着成王败寇的道理,对外遏制北方游牧民族亦是如此。在作战策略上,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除了“烧草原”这种老掉牙的方法外,他们还有许多更高明的手段,快来一起看看吧!

  

  纵观中国古代史,不难发现从战国末期到清朝,北方和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一直与中原地区冲突不断,唯一一个例外是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古代中原地区,农业乃立身之本,人们普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顺应时令春耕秋收。而在北方和西北地区,游牧业较发达,为了寻找水草丰美之地,人们经常迁徙放牧,居所不似农耕人民稳定,经常性的漂泊游荡。

  由此中原地区和北方地区就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原地区是稳定持续的农耕民族,擅长防守不擅进攻,北方地区是漂泊灵活的游牧民族,擅长进攻不擅防守。由于两个民族之间意识形态相左,经常产生矛盾冲突,而中原地区也几次想要统一北方的游牧民族,却总是以失败告终。所以才会有游牧民族忽必烈统一中原建立元朝一说。

  

  纵观古代历史,不难发现中原地区天然占有地理位置的优势,不管是人口的聚集程度,还是生活和制度的稳定程度都远胜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所以在大部分时间内,中原地区和游牧民族的冲突都是以中原地区的胜利结尾。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和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的整体实力都是变幻莫测的,需要依据具体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来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处在前所未有的大混乱局面,此时北方边境地区,游牧民族的地盘扩张得十分厉害。当时的游牧民族习惯于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安营扎寨,划归自己的领地,随着迁徙次数的不断增加,各地的部落慢慢集结成一支队伍。在游牧民族划归部落初期,中原地区的人们只是秉持着“远交近攻”的原则,解决当下邻国的燃眉之急。等到游牧民族发展壮大之后,才感受到了威胁。

  

  农耕文明的人们为了防止游牧健儿们继续南下扩张,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而且实施起来十分有效,那就是烧掉边境地区的草原,牛羊马儿们没了食物来源,战斗力自然直线下降。这个办法一直沿用到了往后的千百年间,用来对付游牧民族屡试不爽。

  直到明朝,元朝破灭蒙古族的游牧民族又被赶到了北方过起漂泊不定的生活,他们的心里自然是有落差,所以经常在边境线附近“疯狂试探”。明朝的大官们沿用烧草的妙招,在秋季是一用一个准。

  

  但是在其他时候,烧荒也存在着巨大的弊病:首先是激化双方矛盾,以暴制暴只会让暴力更猖狂更频繁,平白无故给边境战士们增加那么大的压力,实在是保不准哪一天就被攻破;其次是效果有限,草原广袤无边,烧荒一般都烧不干净,再加上万一风向不对劲,烧荒有可能会误伤我方土地、粮食等资源,损失的还是国家的钱。

  斟酌再三后,烧荒已经不是对抗游牧民族的首选了,首选应该是“软硬兼施”。硬性措施当然非烧荒莫属;软性措施就有很多了,比如釜底抽薪——高价买入骏马;名利双收——邀请草原大汗和贵族,以金钱美色诱之归降;贸易往来——边境地区开集市办对外贸易,赚钱的同时收一批马夫……此举一出,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战火才稍微平息。

  

  正如心理学领域中的“鲶鱼效应”,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外界刺激和压力时,才有机会释放出个人的无穷潜力。事在人为,只有不断激励自己,挖掘自身潜力,才能在社会中“如鱼得水”。

  举报/反馈